第五元素 《第五元素》(法语: Le Cinquième Élément )是1997年由 吕克·贝松 编剧、导演, 布鲁斯·威利斯 、 加里·奥德曼 、 米拉·乔沃维奇 等主演的法国科幻动作片,于1997年5月7日在法国首映。2022年6月26、29两日,为庆祝影片上映25周年,《第五元素》在全球超过800家影院重映。
基本信息
演职人员
导演
吕克·贝松( Luc Paul Maurice Besson )
主演
布鲁斯·威利斯(Walter Bruce Willis)
加里·奥德曼(Gary Leonard Oldman)
米拉·乔沃维奇(Milla Jovovic)
编剧
吕克·贝松
罗伯特 ·马克·卡门(Robert Mark Kamen) 摄影
蒂埃里·阿伯加斯特(Thierry Arbogast)
制作信息
发行信息
发行公司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美国)
Gaumont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BVI)(法国)
索尼电影娱乐公司(美国)
博伟国际(荷兰)
该片是20世纪90年代经典科幻电影之一,故事架空于现实之上,讲述了未来 世界人类为了抵抗恶魔与反派斗智斗勇抢夺四大元素神石,并使元素神石与第五元素成功结合拯救地球的故事。 《第五元素》上映后所获评价褒贬不一。影片获第50届 戛纳电影节 技术大奖以及第70届 奥斯卡奖 最佳音效剪辑提名,并获得第23届 法国凯撒奖 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制片设计三项大奖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配乐等五项提名。除此之外,扮演 莉露 的演员 米拉·乔沃维奇 在第18届 金酸莓奖 获得最差女配角提名。
影片剧情 1914年,有一种终极恶魔每隔五千年降临一次,它散播恐惧,制造混乱,直至毁灭 人类,而三百年后恶魔就会到来。蒙督沙瓦人到达 古埃及 ,取走了分别代表着水、木、土、火的神石与一具石棺,石棺中有第五元素,此五种元素的结合会产生抵抗恶魔的强大力量。离开时蒙督沙瓦人承诺恶魔降临地球之时,他们会带着神石和第五元素回归。 三百年后恶魔降临,人类无法战胜恶魔。神父 维托科尼利厄斯 ( 伊恩·霍尔姆 饰)作为蒙督沙瓦人在地球上的联络人,将打败恶魔的方法告诉了地球总统。 让·巴蒂斯特·伊曼纽尔·佐格 ( 加里·奥德曼 饰)受恶魔所托取得四大元素神石,他花钱雇佣孟加罗人埋伏前往地球的蒙督沙瓦人,蒙督沙瓦人的飞船因伏击而坠毁,地球军方在飞船残骸中找到一只手,通过克隆技术复原了一个橙发女子,名叫莉露( 米拉·乔沃维奇 饰)。她想尽办法逃出了实验室,并在逃亡 过程中坠进了 柯本 ( 布鲁斯·威利斯 饰)驾驶 的出租车 内。在柯本的帮助 下,莉露得以与神父维托科尼利厄斯碰面,神父询问装有元素石箱子的下落,却被告知箱子被偷。 为了防止元素神石落入恶魔手中,蒙督沙瓦人没有将神石放在被孟加罗人抢走的箱子里,而是将神石转交给了外星歌剧演唱家 迪娃 ( 麦温·勒·贝斯柯 饰)。本以为大功告成的佐格杀死了受他雇佣的孟加罗人。听闻神石下落后,神父决定帮助莉露前往迪娃的表演场所取得神石。另一边,地球方面派曾是柯本上级的 蒙罗将军 ( 布里翁·詹姆斯 饰)请柯本前往“失落天堂”取得神石。由于没有飞船船票,神父打晕了柯本并企图让自己的助手 大卫 ( 查理·科里德·米尔斯 饰)冒充柯本和迪娃一同“失落天堂”,但柯本在上船前及时赶到,与莉露两人登上了飞船。 见状,神父派助手大卫去古埃及神庙为四大元素神石与第五元素的结合做准备,自己则去往“失落天堂”增援。孟加罗人为替被佐格杀害的同胞报仇,攻击了正在举行演出的“失落天堂”。歌手迪娃被杀,柯本通过迪娃留下的提示,从她体内取得了四大元素神石并杀死了孟加罗人的首领。佐格为取得神石开枪打中莉露,还安装了定时炸弹。当佐格发现箱子里又是空空如也时,他回到游轮并解除炸弹,但一个孟加罗人启动了他们的炸弹,炸毁了游轮,与佐格同归于尽。
柯本、莉露、神父以及谈话节目主持人 鲁比·罗德 ( 克里斯·塔克 饰)乘太空船 去往古埃及神庙。恶魔即将摧毁地球之时,几人成功启动了神石。但莉露通过学习得知了人类自相残杀的历史和本性,没有振作起来对抗恶魔的意愿。柯本向莉露表露自己的心意,莉露精神焕发,与四大神石结合击中恶魔,地球与人类幸免于难。
主要角色 角色名称
演员
角色介绍
莉露
米拉·乔沃维奇
拯救地球的第五元素,和水、火、土、木四大元素结合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她一头橘发,对地球及人类文明一无所知,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学习能力超强,虽然蕴含着强大的能量却脆弱易碎,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无邪魅力。
柯本
布鲁斯·威利斯
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成为了出租车司机。精通武器的使用,身手矫健,一次开车时莉露从天而降落入了他的车中,之后一直协助莉露寻找四大元素神石,在这个过程中与莉露暗生情愫,并用“爱”激发第五元素的力量形成了拯救地球的终极武器。
神父维托·科尼利厄斯
伊恩·霍姆
蒙督沙瓦人在地球上的联络人,整个事件的知情者,一直在暗中调查并寻找第五元素的下落,意外结识莉露之后,为了方便交流,帮助她学习人类历史及文字,并协助她寻找四大元素神石。
让·巴蒂斯特·伊曼纽尔·索克
加里·奥德曼
武器贩卖商,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受到外星力量的指使,阻止第五元素找到四大元素神石并使地球幸免于难,但是始终未能成功截获四大元素神石,最后在完成任务时因爆炸而死去。
影片制作
创作缘起 吕克·贝松在少年时代就萌生了有关《第五元素》的创意,在16岁时他为这部电影草拟了最初的剧本。1981年加拿大动画片《 嚎叫金属 》(Métal hurlant)给了他创作进一步剧本的灵感。直到1997年,《第五元素》被制作完成并上映时,吕克·贝松已经38岁了。片中柯本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成为电影的主角并非巧合。事实上,吕克·贝松的父母是潜水教练,吕克从小就打算继承家族传统。但是一次潜水时他受了伤,于是他决定从事电影相关职业,而他的父亲则为了赚钱让儿子接受电影教育,做了几年的出租车司机。
选角 为影片女主角莉露选角时,导演吕克·贝松面试了数百位女演员,最终选择由米拉·乔沃维奇出演。扮演男主角的布鲁斯·威利斯由于出演了电影《 低俗小说 》和《 12只猴子 》,已经是世界上炙手可热的明星,在影片制作超预算的基础上,制作方支付不起布鲁斯·威利斯的片酬。但是布鲁斯在读过剧本后,决定出演这部电影,并协调了最终片酬。
幕后
发明外星语 片中莉露所说的地球人听不懂的外星语由导演吕克·贝松所创造,掌握这门被发明出来的新语言对四国语言掌握者米拉·乔沃维奇并不是一件难事,这门语言包括约400个单词,到影片拍摄结束,她已经能和导演以这种新语言进行交流。
服装 片中服装由法国服装设计师 让·保罗·高缇耶 (Jean-Paul Gaultier)设计。电影中的一件夹克就需要花费5000美元。 高缇耶 为“失落天堂”场景中的临时演员设计了900套服装,在拍摄期间,他还每天亲自检查这些服装,以确保它们符合要求。
主题与亮点
主题 吕克·贝松利用数字技术展现未来世界美好图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科技是否会控制人类”的思考。《第五元素》表现了西方社会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某种忧虑,影片中充斥的是钢铁和机器,而人性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但贝松在片中利用反派人物佐格被樱桃核卡住喉咙的片段表达了自己的“以人为本”科技观念,即科技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于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最终且唯一目的。
导演在一次采访时表示《第五元素》并非一部主题宏大的电影,他希望观众能与片中的莉露的一句台词感同身受:“如果自己都不珍惜,那挽救生命又有什么意义?” 影片通过揭露人类自相残杀的现实映射出影片人道主义反战态度、珍视爱护生命的主题,蒙督沙瓦族人在取走元素石时对神父说“时间并不重要, 生命才重要” 。真正的生命是战胜邪恶的天敌, 是人性中的真善美,从女主角莉露身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她善良天真,会因为人类的自相残杀而落泪,美好的人性不应该在逐渐麻木机械的现实世界中丧失。
音乐 《第五元素》在配乐上将现代 电子音乐 与古典交响乐结合,将电影内容与配乐结合,是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配合片中出现的各种形象的人物,片中的音乐也杂糅了多种类型,不仅有拉丁风格、阿拉伯风格的音乐,还出现了流行乐队与管弦乐队相结合的效果,丰富了影片的层次与韵味。影片高潮外星歌唱家 狄娃 演唱的前半段曲子来源于意大利 《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 》歌剧当中的 《 香烛已燃起 》。是作曲家唐尼的成名之作。歌曲的后半段是 《 女神之曲 》中的配乐,音乐节奏鲜明、活泼,也使这一片段成为了影片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场景。
女性形象塑造 片中的莉露折射出了父权社会中对女性期望的典型形象类型。她是完美的象征,被塑造为充满矛盾、混融的生命体,她作为女人拥有柔弱纤细的身体外,还拥有强大的力量,作为拯救地球的“第五元素”而出现。为了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她勇敢且神秘,坚定地与孟加罗人进行战斗;她缺乏心机和防范意识和主体意志,这使得她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行动和去向,而是跟随神父和柯本的脚步亦步亦趋,并且由于莉露并不精通英语,几乎处于失语状态,这也妨碍了莉露作为女性主体意志的发挥。在拯救地球的最后关头,男主角柯本用“爱”振作了莉露的精神,使其作为强大武器的作用发挥出来,作为女性的莉露终究只是作为配合男性主体的客体而存在。
后现代主义风格 该片充满后现代主义的拼贴,它融合了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喜剧片等类型电影特征,在此基础上影片还借鉴了法国喜剧电影来源于生活的平淡幽默及情感共鸣的手法,使得影片风格诙谐幽默的同时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除此之外《第五元素》中浩瀚无垠的宇宙、随处可见的华丽建筑、错综复杂的交通道路、饱和艳丽的色调都使影片展现出“新巴洛克”风格的特点。
音乐原声 《第五元素》音乐原声带《The Fifth Element》
表演者
艾瑞克·塞拉
流派
原声
发行时间
1997年5月20日
曲目
1. Little Light of Love - R.X.R.A.
2. Mondoshawan
3. Timecrash
4. Korben Dallas
5. Koolen
6. Akta
7. Leeloo
8. Five Millenia Later
9. Plavalaguna
10. Ruby Rap
11. Heat
12. Badaboom
13. Mangalores
14. Lucia Di Lammermoor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Inva Mulla Tchako
15. Diva Dance - Inva Mulla Tchako
16. Leeloominai
17. Bomb in the Hotel
18. Mina Hinoo
19. No Cash No Trash
20. Radiowaves
21. Human Nature
22. Pictures of War
23. Lakta Ligunai
24. Protect Life
25. Little Light of Love [End Titles Version] - R.X.R.A.
26. Aknot! Wot? [*]
制片与发行 《第五元素》作为第50届戛纳电影节的开幕片于1997年5月7日首映, 高蒙电影公司 在现场搭建了约9300平方米的放映区,来宾可以得到一块“第五元素”斯沃琪手表,并以手表作为门票入场观看电影。现场还有未来风格的芭蕾舞表演、让·保罗·高缇耶的时装演出以及烟火表演。高蒙电影公司为此次活动约花费100-300万美元。 影片预算为9000万美元,1997年发行时刷新了欧洲电影成本记录,是好莱坞以外制作费用最高的一部电影,也是制片公司之一高蒙电影公司历史上最昂贵的影片,同时《第五元素》也创下了法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在1997年的世界电影中票房收入排名第九。截至2022年11月3日,影片全球总票房共计2.63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约总票房的四分之一。《第五元素》刷新了法国电影的票房纪录,保持了16年后才被2011年上映的《 无法触碰 》打破。 2022年为了纪念《第五元素》上映满25周年,制片方索尼公司在2022年6月26日和29日两天,将其在超过800家影院进行重映,这次的重映不仅放映了正片,还放映了导演吕克·贝松的访谈以及影片的花絮镜头。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法国
1997年5月7日
法国
1997年5月7日(戛纳国际电影节)
比利时、瑞士
1997年5月8日
加拿大、卢森堡、美国
1997年5月9日
新西兰
1997年5月14日
澳大利亚、新加坡
1997年5月15日
巴西、巴拿马
1997年5月16日
阿根廷、中国香港
1997年5月22日
荷兰
1997年5月29日
芬兰、英国
1997年6月6日
韩国
1997年7月17日
丹麦
1997年8月1日
挪威
1997年8月8日
印度
1997年8月19日
瑞典
1997年8月22日
瑞士
1997年8月28日(德语地区)
德国
1997年8月28日
葡萄牙
1997年8月29日
日本
1997年9月13日
俄罗斯、斯洛文尼亚
1997年9月25日
希腊、意大利
1997年10月30日
中国澳门
1997年12月
中国
2015年4月17日(北京国际电影节)
美国
2017年5月14日(重映)
中国台湾
2017年6月17日(数字发行)(重映4K修复版本)
冰岛
2018年9月29日(雷克雅未克国际电影节)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020年8月24日(DVD首映)
主要奖项 获奖年份
提名/获奖名称
获奖/提名主体
结果
1997
第10届欧洲电影奖年度电影
帕特里斯·勒杜
提名
1998
第70届奥斯卡奖-最佳音效剪辑
马克·马基尼
提名
第50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
蒂埃里·阿博加斯特
获奖
第24届土星奖
最佳科幻电影
《第五元素》
提名
最佳女配角
米拉·乔沃维奇
提名
最佳服装
让·保罗·高缇耶
提名
最佳特效
卡伦·古莱卡斯
马克·斯泰特森
提名
第23届法国凯撒奖
最佳导演
吕克·贝松
获奖
最佳摄影
蒂埃里·阿伯加斯特
获奖
最佳制片设计
丹·威尔
获奖
最佳影片
吕克·贝松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让·保罗·高缇耶
提名
最佳声效
丹尼尔·布里索
提名
最佳剪辑
西尔维·兰德拉
提名
最佳配乐
艾瑞克·塞拉
提名
第3届法国电影卢米埃尔奖最佳导演
吕克·贝松
获奖
第7届MTV电影奖最佳打斗场面
米拉·乔沃维奇
提名
第18届金酸梅奖最差女配角
米拉·乔沃维奇
提名
影响与评价
影响 20世纪90年代,在好莱坞电影的刺激下,法国电影产量和票房下降。在市场刺激下,吕克·贝松进行了电影的商业化探索。《第五元素》正是对这种刺激的有力回应。《 这个杀手不太冷 》《第五元素》两部影片使吕克·贝松成为电影界家喻户晓的导演,“吕克·贝松电影”成了法式商业片的标签。他的影片在法国成为票房的中流砥柱。《第五元素》在全世界的收益也使高蒙电影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番。 《第五元素》上映至今,其服装设计在流行文化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影片中的服装由设计师高缇耶掌舵,成为了许多设计师系列的灵感来源。莉露的绷带服装一直是设计师们的一个特别丰富的灵感来源:1998年,亚历山大·麦昆发布了一个成衣系列,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白色的绑带设计,与莉露绷带服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绷带以及其他类似第五元素的设计在 帕姆霍格 (Pam Hogg)的2012年秋冬成衣系列中再次出现。受莉露绷带造型的启发甚至出现在T台之外:比如在 泰勒·斯威夫特 2015年的 “Bad Blood”MV和 Doja Cat 2022年的“Get Into It (Yuh)”MV中出现类似造型。莉露的橙色短发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也掀起了自己的潮流,电影《 罗拉快跑 》和电视剧《 双面女间谍 》中的女主角都留着火红的短发。
评价 《第五元素》以其宏大精美的电影场景、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和绮丽多姿的影片风格在当年刷新了法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并保持此记录整整16年。吕克·贝松电影在坚守法国艺术性的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商业票房,这种艺术与商业的有效平衡使其不仅观众缘良好,兼有导演的个性表达,提供了票房和艺术性兼得的影片范例。
截至2022年9月24日,《第五元素》在影评网站 烂番茄 所收集的68篇专业影评中,得到了71%的好评率。在Metacritic上该片则是获得了8.7/10的评分。 尽管《第五元素》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不少影评人却直言该片情节不够连贯,视觉单调。英国电影月刊《 帝国杂志 》上的影评人 亚当·史密斯 (Adam Smith)为该片打了四颗星(满分五颗星),并表示这是一部与以前的任何电影都不同的电影,无视类型陈规,电影的缺点在于概念上的超载,喜剧色彩有点太浓,失去了对故事的把握。《 好莱坞报道 》上的一篇影评表示吕克·贝松联合高蒙公司制作了一部混乱的美式大片,《第五元素》在视觉上单调,在听觉上过于强烈,是错误元素和一些相当愚蠢的元素的叠加。 美国影评人 罗杰·埃伯特 (Roger Ebert)称这部电影显得十分笨拙,并且荒唐到当他了解到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导演在青少年时期创作的并不感到吃惊。 《 纽约时报 》的影评人 珍妮特·马斯林 (Janet Maslin)称《第五元素》证明了贝松的远大抱负和技术专长使他成为法国知名度最高的年轻导演之一,同时也让他成为法国最糟糕的噩梦,并直言该片不重视情节的连贯,重视空洞的兴奋而非理性。
衍生产品
同名游戏 在《第五元素》上映后,视频游戏开发商动视公司制作了同名电子游戏,玩家作为主角柯本和莉露重演电影的故事,与挡住去路的邪恶爪牙战斗,每一关结束后,玩家会看到到原版电影短片。
同名小说 基于电影内容改编的同名小说《第五元素》是一部科幻题材小说,作者为 泰瑞·比森 (Terry Bisson)、 吕克·贝松 以及 罗伯特·马克·卡门 (Robert Mark Ka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