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洪火秀,族名洪仁坤,是带领太平军起义的核心领袖与太平天国的第一任天王。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早年试图科举入仕,屡试不第后通过《劝世良言》得到启发,创建拜上帝教,不断吸引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随后攻入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疏于政事,使得太平天国内部分崩离析,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逐渐衰落,遭到清政府与列强的联合绞杀。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去世,太平天国随之覆灭。 尽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但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仍然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而对于洪秀全本人,史学家蒋廷黻曾评价他在定都南京后“真心实质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十日(1814年1月1日),洪秀全生于广东花县。洪秀全原名洪火秀,在其生母亡故后,父亲再婚,但继母无出,有两兄嫂与一姐。早年间,洪秀全一边在私塾教书一边备考科举。
道光十三年(1836年),洪秀全在广州应考期间,从两位洋人手中得到了基督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存在争议)。在得知此次府试失利后,洪秀全深受打击,以致病重,洪秀全从十三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到二十九岁最后一次府试都以失败告终。一日,他在梦中受到“天父”指引,醒后为了避讳天父“爷火华”的名字,正式更名“洪秀全”。
建立拜上帝教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第四次赶考失利后,洪秀全在亲戚李敬芳的推荐下开始读之前得到的《劝世良言》,在书中的指引下,洪秀全开始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梦境和想象结合在一起,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教义体系——拜上帝教(一说拜上帝会)。
此后洪秀全开始劝说更多的亲友信奉此教,逐渐吸引了洪仁玕、冯云山等人。 因拜上帝教与中国传统理念存在冲突,洪秀全带领几人在村里破除孔子牌位,也因此丢失私塾饭碗,并遭到村里的人抵制。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洪秀全带领冯云山几人离乡传教。 出游传教
洪秀全等人辗转至广西一带,在当地的客家人中教书、写作、传播教义等,几个月内接连吸引了百余教徒。后洪秀全因挂心家人返回家乡,冯云山留下继续传教,逐渐壮大了拜上帝教的规模。加入上帝教的客家人一面与汉族争端不断,一面受匪患烦扰,而洪秀全的救世之道恰好引发了客家人的共鸣,因此加入拜上帝教的人越来越多。
在家乡期间,洪秀全随传道士罗孝全研读了《圣经》,先后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完善了自己对教义的理解。洪秀全为了加快教义传播,着意将教义行诸文字。《原道救世训》等是他最早的文字教义宣传作品,使用了七言诗的格式,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洪秀全在广州的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但以对基督教的认识不足而被教士拒绝洗礼,于是洪秀全自行施洗。随后,洪秀全再到广西与冯云山等人会合。二人在紫荆山信徒卢六家创立了拜上帝教的总机关,并颁布了十款“天条”,信徒约两千余人。他们在传教之余主要的动作是捣毁神庙,破除当地民众对于中国古老神灵的崇拜,建立上帝教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规范。他们拿当地最有威势的甘王庙开刀,捣毁甘王像使拜上帝会名声大噪,但冯云山也因此被捕入狱,洪秀全前往营救,使冯云山重获自由。而教会则暂时由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等人负责。 金田起义
道光三十年(1850年),洪秀全发布教令,号召拜上帝教的会众到金田村团营,史称“金田团营”。金田团营共号召2万人左右,洪秀全颁布“圣库”制度,并实行男女别营,进行军事训练。 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团营的基础上发动金田起义,正式建立太平天国,称起义军为太平军,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出发,反抗清政府。洪秀全率领太平军辗转广西多地作战。
定都天京
在萧朝贵等人的攻打之下,永安被顺利攻下。咸丰元年(1851年)十月,洪秀全带领家属入城,随即颁发诏令,史称“永安建制”。洪秀全实行模仿基督教的上帝教历法,自称天王,万岁无疆,同时分封金田起义的功臣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等人为王。在清军持续的进攻下,洪秀全在咸丰二年(1852年)策划突围,于四月分两股兵力突围而出,击溃了清军,转而前往桂林。太平军围攻桂林一月有余仍未攻下,毅然选择兵分水陆两路挥师北上,一路攻下兴安、全州。由于水战受挫,洪秀全由陆路入湘,于六月十二日占领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在此地重整士气,发布檄文招募兵员,将矛头指向清王朝,招募了大量湘勇。之后,太平军接连攻克武昌,南京。 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二十九日,洪秀全正式入主南京,定南京为太平天国都城,并改名天京。为拱卫天京与扩大成果,洪秀全一面派兵西征北伐,一面在太平天国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全新职官制度。 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深居天王府,逐渐疏于政务,将政务交由杨秀清等人处理。洪秀全与诸王逐渐奢侈腐化,在天京大兴土木、铺张排场。从上而下的腐败耗尽了太平天国的圣库钱财,加重了百姓负担,消磨了军队斗志,并酿成了内部争权夺利的变乱。 东王杨秀清凭借大权在握,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甚至命令洪秀全受四十大杖。东王杨秀清的行为引起其他几位王的不满,最终引发“天京事变”。 咸丰六年(1856年),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诛杀全家。在遭到翼王石达开的指责后,北王韦昌辉接连杀害了石达开妻女,迫使石达开逃亡安庆。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日渐衰落,洪秀全因无力管理朝政请回石达开总理朝政,但在洪秀全的猜忌与牵制下,咸丰七年(1857年),石达开出走天京,带走数万众太平军,极大地削弱了太平军的实力。
迫于清军的围困,洪秀全请回族弟洪仁玕入天京执政,封其为干王,同时大肆分封异姓王,导致太平天国王爵泛滥。 凄凉末路
自咸丰十年(1860年)起,太平军在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围攻下接连溃败。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围困南京城,洪秀全不肯随李秀成逃离天京,至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粮草几近断绝,洪秀全甚至以观音土来果腹,但依然不肯离开天京。同年四月,洪秀全于内外交困中病倒(另一说为服毒自尽),最终于四月二十七(6月1日)去世,宫女将遗体用黄绸布裹起埋于地下。五日后,其子洪天贵福继位。 同年六月十六(7月1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灭亡。
施政举措
建立圣库
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实行的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制度。圣库制度从金田团营时期到攻克南京前一直被较为严格地执行。洪秀全要求参加太平天国的会众都要上缴所有身外之物,由太平天国平均分配食物等生活用品,严禁私藏金宝,为此洪秀全多次发布天诏,“通军大小兵将,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带金宝,尽缴归天朝圣库。倘再私藏私带,一经查出,斩首示众”。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依然强调这一制度。这种严格的圣库制度,在进军阶段曾经起了积极作用。因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平等和平均的生活待遇,当他们参加拜上帝教或参加太平军后,能够享受这种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待遇,是有很高的积极性的。但到太平天国后期,圣库变为官员腐败的仓库,形同虚设。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咸丰三年(1853年)冬,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对土地分配政策、生产资料所有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生产、分配福利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均主义政策,一切剩余产品收归国库所有。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且废除封建买卖婚姻。《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从微末到巅峰所实施的政策的总结,具有纲领性意义,对繁杂的具体政策做了条理化的设计。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者第一次提出了有关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虽然体现了太平天国平均平等的进步思想,但归根结底仍远远脱离了实际生产水平。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都城之后,官僚机构逐渐庞大,天京人民的生活也实行粮食分配,而粮食来源仍然主要依靠攻打其他城市获得,这种仓储来源难以长期维持。 开创职官制度
太平天国前期职同官分典官、属官两大类,朝中官员品级以天王为最尊贵,然后是封侯、丞相、检点,再是指挥,将军。军队中品级以总制为顶层,然后是监军、军帅、师帅,再是旅帅,最下为卒长和两司马,后期从地方官制到中央官制进一步完善整合。太平天国职官制度是一套全新的体系,虽然后期职官体系膨胀,诸王权力斗争,但仍清晰不乱,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伟大智慧与创造力。 改革科举制度
太平天国实行的科举考试形式与朝廷举行的基本上一致,考试内容以上帝教教义代替了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考试体系较为完备,拥有完整的考官选拔等制度。考试资格不拘一格,不看门第出身。但太平天国并未找到合理的人才铨叙制度,且试题过于注重意识形态,最终没有发挥科举制度的作用,反而引来儒生们的强烈反对。 人物关系
父辈
父亲:洪镜扬母亲:王氏
同辈
妻子:赖莲英长兄:洪仁发(?-1864年),原安王,后改封信王。 次兄:洪仁达(?-1864年),原福王,后改封勇王。 族弟:洪仁玕(1822年-1864年11月23日),军师、干王。
姐姐:洪辛英
子女
嫡长子:洪天贵福(1849-1864),为赖莲英所生。洪秀全去世后继任为太平天国幼天王。 嫡次子:洪天曾,约生于1852-1853年太平军从广西永安向南京进军的途中,早夭,为赖莲英所生。
女儿:洪天娇
重要封王
杨秀清:(1823-1856),永安建制中受封东王,称九千岁。
萧朝贵:(?-1852),永安建制中受封西王,称八千岁。
韦昌辉:(1826-1856年),永安建制中受封北王,称六千岁。
石达开:(1831-1863),永安建制中受封翼王。
争议
洪秀全的死因
洪秀全的死因众说纷纭,一说为自杀说。清政府官方及清政府立场的文人记载一般认为洪秀全为服毒自杀,《清史稿》中记载洪秀全系服毒自杀身亡。“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群酋用上帝教殓法,绣缎裹尸,无棺槨,瘞伪宫内,秘不发丧。”而曾参与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国人呤唎的记载是洪秀全吞金自杀,“清方记载报导攻陷南京的情况如下:8月17日,围城军获悉天王吞金自杀。” 另一说为病死说,基本源于太平军一方的记载。如洪秀全表兄洪仁政在被俘后的供书中说:“嗣闻南京退出,伪天王先已在城病故,他的儿子幼天王添贵年将十六七岁,分兵出了南京。” 评价
在清政府眼中,洪秀全被认为是“逆首”“剧寇”,太平军也成为“贼寇匪逆”。
清末革命党则高度评价反抗清政府统治的洪秀全为“英雄”“先烈”,比如革命家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 随着史学研究的全面化,对洪秀全的评价逐渐趋于客观。近代史学家华强认为,洪秀全首先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行,向西方借鉴,向腐朽的清王朝反击,也向列强表达与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洪秀全也像历史上的许多农民领袖一样,“迅速走向封建化、腐化堕落、任人唯亲、沉迷宗教、我行我素,一个农民领袖和封建帝王的种种毛病在他身上几乎都能找到。” 史家方之光则认为,洪秀全把反对孔孟之道和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结合起来,正是这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封建精神,击中了清朝皇帝的命根子。洪秀全要保卫的道,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民性的精华。
近代史学者沈渭滨与夏林根则提出,洪秀全及其太平军,确曾激烈地反对孔孟,扫除木石偶像,焚烧宗教庙宇,闹得声势浩大。但是,并不是“决心同传统的封建文化即孔孟之道实行彻底决裂”。事实上,洪秀全只是从崇拜上帝的一神教出发去反对儒、释、道三教,在反对旧宗教的同时,他又成了新宗教的崇拜者和提倡者。 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指出,洪秀全是农民之子,受了很深的封建道德和经史的薰陶,又接触了从十八世纪后期传入西方文化。他大无畏地代表伟大的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意志,领导太平天国粉碎了资本主义侵略者想要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把中国夷为殖民地的狂妄企图,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辉煌的业绩。但是,洪秀全深受封建思想的严重影响。洪秀全在广西永安州时,就定下凡打江山有功的累代世袭的制度,且创制一套神天家庭的说法。封建主义加上神权主义,便形成了太平天国的特权主义,在农民政权中,造成了它的特权阶层。洪秀全作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领袖,如此伟大,到了作为专制独裁的君王堕落到为一家父子公孙江山打算的时候,又何其渺小。 后世纪念
故居
洪秀全故居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官禄村,于1961年在其旧址上复原而成的。洪秀全在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出生后不久,随全家迁居至该地定居。此后洪秀全在该地读书、教书、耕作并从事早期的反清活动。 故居中还有洪秀全高祖洪英纶夫妇的画像、洪仁玕故居遗址和民房墙基等遗物,同时复原了洪秀全青少年时期读书和教书的私塾“书房阁”。此外,故居中挂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三块牌匾“广东省花县洪秀全纪念馆”“洪秀全故居”“书房阁”。 景区
桂平紫荆山天王谷
天王谷为纪念太平天王洪秀全而命名,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里发源、壮大。此地为太平天国反帝反封革命运动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军服和马匹,乐园游客接待中心就是当年天王洪秀全军需的储备库。景区于2008年通过广西旅游规划专家评审、桂平市人民政府批准,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实施建园。于2012年列入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广西红色旅游景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纪念公园生态养生度假区。
艺术形象
年份 | 剧名 | 演员 |
1988 | | 吕良伟 |
1989 | 《洪秀全》 | |
1996 | 《太平天国》 | 林正盛 |
2000 | 《太平天国》 | |
纪录片 | | |
2009 | 《太平天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