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鱼
小黄鱼(学名:Larimichthys polyactis),别名为黄鱼、小黄瓜、厚鳞仔等,是一种西北太平洋特有的暖温性底层结群洄游鱼类。其成鱼体长通常在200毫米左右,最长可达400毫米,体重一般为200~300克,但其体长和体重逐渐呈现变小的趋势。小黄鱼体延长,侧扁,背腹缘呈弧形,尾柄细长。头大,具发达黏液腔。口大,端位,斜裂,两颌等长。牙细小、锐尖,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假鳃发达。鳃耙细长。头部及体前部被圆鳞,体后部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尾鳍均被小圆鳞。耳石大,鳔大。体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各鳍灰黄色。唇橘红色。 基本信息
分布区域
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
科学分类
主要特征
小黄鱼分布于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通常栖息于泥沙质或软泥质海区,水深在0~100米之间。喜欢较浑浊的环境。 小黄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中国比较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也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肉、头部、耳石、胆囊、鱼鳔均可入药,有明目、开胃、止痢、止血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种群划分
根据形态特征、洄游迁移路线、产卵场所和越冬场所、基因等资料,小黄鱼通常被划分为3~4个种群,但因划分标准不同,其种群划分一直存在争议。1959年中国学者张孝威等依据洄游迁移路线及产卵场、越冬场位置将小黄鱼划分为3个种群,即东海种群、黄海南端种群、黄渤海种群。1987年,中国学者林新濯依据形态特征将中国近海小黄鱼划分为4个种群,即东海种群、黄海南端种群、黄海种群(朝鲜西岸)和黄渤海种群。2019年中国学者袁威等人将黄、渤海小黄鱼划分为4个种群,即黄渤海北端种群、黄海中部种群、黄海南端的沿岸种群以及黄海南端远离海岸种群。 形态特征
小黄鱼成鱼的体长通常200毫米左右,最长可达400毫米,体重一般为200~300克,但其体长和体重逐渐呈现变小的趋势。其体延长,侧扁,背腹缘呈弧形,尾柄细长。头大,具发达黏液腔。吻钝尖,吻上具4孔。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圆凸。前鼻孔小,呈圆形;后鼻孔大,裂缝状。口大,端位,斜裂,两颌等长。上颌骨向后伸达眼后缘下方。牙细小、锐尖,上颌齿多行,外行牙较大,下颌齿2行,内行牙较大。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舌游离。假鳃发达。鳃耙细长。 头部和体前部被圆形鳞片,体后部被栉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尾鳍均被小圆鳞。侧线前部稍弯曲,后部平直,伸达尾鳍后端。体侧下部的鳞上都有一金黄色腺体。背鳍连续,鳍条部和鳍棘之间有一深凹。臀鳍基底短,具有2鳍棘,第二棘稍小于眼径。胸鳍尖长。腹鳍胸位。尾鳍尖长近楔形。耳石大,鳔大。鳔前部圆形,两侧不突出,鳔侧具26~32对侧肢,每一侧肢具背、腹分支,腹分支分上下两小枝,下小枝又分出前后2小枝,前后小枝不等长。体背侧黄褐色,腹侧金黄色。各鳍灰黄色。唇橘红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小黄鱼是西北太平洋特有的暖温性底层鱼类,分布于朝鲜、韩国、日本、中国,主要集中于北纬27°以北、东经125°30'以西的海域,以及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中国分布
小黄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渤海,是长江口的常见鱼类。 栖息环境
小黄鱼是一种暖温性底层鱼类,通常栖息于泥沙质或软泥质海区,水深在0~100米之间,喜欢较浑浊的环境。春季小黄鱼主要集中在16~17℃、盐度31~32的近岸或河口附近的底层海水中。
生活习性
食性
小黄鱼属于浮游动物食性兼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食性的鱼类,摄食种类较为广泛,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鱼虾等,成鱼常主要以底层甲壳动物及虾虎鱼科动物(Gobiidae)为食,幼鱼常以圆筛藻属生物(Coscinodiscus)、桡足类生物(Copepods)为主要食物。成鱼一年中有4个摄食时期,产卵前大量摄食,产卵期停止摄食,索饵初期较少摄食,越冬期以鱼虾为主。幼鱼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物转换较明显,体长9~20毫米之间,主要饵料为双刺纺锤镖溞(Acartia bifilosa),体长81毫米以上以小鱼等为主食。小黄鱼的摄食强度有体长组和周年变化,但整体是小型鱼比大型鱼摄食强度大。 栖息环境饵料种类的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摄食对象,例如在黄海北部,小黄鱼以玉筋鱼属(Ammodytes)、鳀属(Engrauli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浮游甲壳类生物为主,而在黄海南部,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 节律行为
小黄鱼有垂直移动现象,黎明时候下降,黄昏时候上升,白天常栖息于底层或者近底层。每年春季游到中国北部沿海各个河口区产卵,洄游特征为在越冬场和产卵场之间做周年往复移动,按照划分为3个种群的情况,具体洄游行为如下。 小黄鱼黄渤海种群于每年3月从越冬场出发,向西北洄游到各产卵场,5月进入海州湾、黄海北部沿岸和渤海各海湾进行产卵。产卵结束后分散索饵。秋季,大部分小黄鱼会沿着春季的洄游路线返回越冬场。在渤海生活的鱼群9~11月在中部索饵,11月后绕过成山头洄游到越冬场。
黄海南端种群主要产卵场在海州湾渔场、吕泗渔场。此种群的洄游主要是由越冬场向西到产卵场,再由产卵场往复移动于产卵越冬场之间,洄游距离不超过300海里,该种群部分南部群体与东海种群同时在春夏季进入东海北部,区分不明显。 东海种群的洄游路线是由越冬场东西向往返于越冬场和产卵场间。12月至翌年2月,在济州岛西南、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3月,中国海域以外的小黄鱼经由长江口外侧以南水域向近海作产卵洄游,3月下旬进入舟山渔场,与从东海中南部近海北上的群体汇合,部分就地产卵,部分于4月北上,与从黄海中部来的种群汇合产卵;5~6月,产卵后的小黄鱼及幼鱼集中在长江口渔场、舟山渔场和吕泗渔场禁渔线外侧索饵;7~9月进入大沙渔场索饵;10月后,大部分鱼游向中国海域以外,小部分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 生长繁殖
小黄鱼的生长存在3个明显的阶段,第1年为生长旺盛期,第2~6年为生长稳定期,变化不大,从第6年起,生长滞缓,进入衰老阶段。1龄以内的生长情况表现出不均匀的周期性,上半年生长缓慢或近乎停止,下半年趋于迅速生长。生长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性成熟后更加明显。其寿命有较为显著的地理变异现象,黄海南部种群发现最大的有23龄,黄渤海种群发现最大的为21龄,东海种群最小,已发现的最大为8龄。其性成熟年龄也相应提前,且此趋势持续加剧。
小黄鱼一般2龄性成熟,也有个别1龄即可性成熟,性成熟个体最小体长的雄鱼为130毫米,雌鱼为140毫米左右。处于生殖期的小黄鱼,鱼鳔会发出“咯咯”的声音,群体密集时,类似水沸声。鱼群产卵场的水深为10~25厘米,索饵场一般在70米以下的沿岸浅海区,越冬场为45~80米的海区。产卵的底层水温为12~14℃。绝对生殖怀卵量为1.2~31万粒,但在不同产卵场存在变化,例如1959~1960年,渤海湾体长组159~238毫米的小黄鱼的怀卵量为12980~66745粒,而辽东湾体长组159~226毫米的小黄鱼怀卵量为16802~59682万粒。卵圆形,浮性卵,彼此分离,卵膜透明,卵径1.28~1.66毫米,有1个油球,球径0.41~0.56毫米,卵黄均匀,无龟裂。水温14~16℃时,大约3天,仔鱼即可孵化,初孵仔鱼体长3.3~3.5毫米,卵黄囊呈椭圆形,油球位于卵黄囊后端下方,肛门在身体中部稍靠前的地方。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冬天捕到的小黄鱼应先在水泥池中进行一段时间的驯化和越冬,当气温回升时就可以进行营养强化,对亲鱼投喂优质饲料,保证其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准备人工繁殖。催产时要挑选腹部柔软、生殖孔红肿的鱼,此时轻压雄鱼腹部会有精液流出。产卵池水温控制在15℃时,人工催产后的小黄鱼一般次日晚上开始产卵,随后用筛绢网收集水中受精卵后将卵移入孵化池。培育苗种时应保持水质稳定,育苗室尽量保持安静,另外需正确把握饲料营养搭配、及时转换适口饵料,利于缩短出苗时间、降低成本。随鱼苗生长要进行分池,避免自相残杀,以提高成活率。
病害防治
诺卡氏菌病
症状:患病鱼离群独游,常将头浮出水面,嘴张开无法闭合,一些鱼的体表有出血痕迹。
防治:将水温降低到约15℃,患病个体会逐渐好转。
链球菌病
症状:患病个体会出现鼓眼、出血,甚至死亡。
防治:引发该病的原因可能是养殖密度高,应及时分苗。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小黄鱼的资源量发生急剧变化。自1950年以来,历经丰盛期、衰退期、恢复期再到稳定期,1960年代中期以前,小黄鱼资源量十分可观,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占据重要生态位。小黄鱼资源量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大幅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资源衰退成为兼捕鱼种。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黄鱼资源量出现了恢复迹象,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处于稳定期。进入21世纪,小黄鱼的渔获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1.1~1.6万吨之间。2013年左右,海洋渔业捕捞所得的小黄鱼主要为当龄鱼,甚至为幼鱼。体长呈现变小趋势,种群年龄结构从10岁(20世纪50年代)下降到1~5岁(20世纪80年代)和1~3岁(20世纪90年代)。这一物种的体长从20世纪70年代的200毫米下降到21世纪初的约10毫米。另外,其性早熟现象普遍,产卵呈现低龄化,其种质资源衰退问题突出。
致危因素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黄鱼种群资源被过度开发。主要威胁包括过量捕捞和产卵习性退化。尽管21世纪后渔获量有所增加,但渔业内部仍存在严重问题,包括种群基础薄弱、个体小型化、低龄化趋势和性成熟提前等。另外,来自近岸水域和河流的陆源污染已导致其生存水域水质富营养化,且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新兴污染物的浓度增加,也降低了小黄鱼的存活率。
保护级别
2016年,小黄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保护措施
截止到2022年,韩国和中国已在黄海联合开展了4届增殖放流活动,向黄海放流小黄鱼等水生生物苗种。
为保护小黄鱼资源,中国政府采取产卵场禁渔、伏季休渔等一系列措施,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1995年实施。另外,在80年代中国对底拖网和帆布张网的最小网目尺寸分别规定为54毫米和55毫米。固定年度禁渔期延长了15天(6月16日至8月31日)。 中国还在多地建立产卵场保护区,例如2017年,浙江设立舟山渔场产卵保护区、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等。中国学者积极开展人工繁殖和优良品种选育,2016年,学者楼宝等人成功突破全人工繁育关键技术。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小黄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铁、磷、钙和维生素A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另外,还可以做成干品或者咸干品食用。
经济价值
小黄鱼是中国比较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在传统渔业历史上曾与墨鱼(Sepiella)、带鱼(Trichiurus)、大黄鱼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也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药用价值
小黄鱼的肉可入药,味甘、性平,有明目、止痢、补肾的功效;小黄鱼鲞有健脾补虚、开胃、止痢的功效,主治病后体虚、食欲不振或痢疾等病症;其头部入药还可以治疗头晕、腰痛;其耳石入药,味甘、咸,性寒,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的功效;其鱼胆可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鱼鳔还可以补肝肾、养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