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
果蝇(学名:drosophilid或drosophilid fly)是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的一类昆虫,该属已知的种数量约为1000种,其中包括黑腹果蝇、巴氏果蝇等物种。果蝇属于小型蝇类,成虫体长为1.5~4毫米。虫体多为黄褐色或黑色。头部具复眼。触角第三节为椭圆形或圆形,触角芒羽状分枝。口器舐吸式。雄蝇第一对胸足跗节的第一亚节基部有一梳状黑色鬃毛结构,叫做性梳。
基本信息
拉丁学名
drosophilid或drosophilid fly
科学分类
主要特征
果蝇分布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亚热带以及热带地区,例如非洲、欧州中南部、亚洲中南部、美洲中部、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等。旧大陆热带,特别是东洋区,被认为是果蝇的重要起源和分化中心。 果蝇作为一种实验生物,有很多例如: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将其作为模式物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黑腹果蝇。基于对这些模式物种的研究,推动了相应学科的方法和理论的发展。
果蝇主要危害水果蔬菜,成虫将卵产在果实皮下,卵孵化后,以幼虫就地取食汁液为害,幼虫先在果实表层为害,然后向果心蛀食,被害后的果实逐渐软化、变褐、腐烂。
形态特征
成虫
果蝇属于小型蝇类,体长1.5~4毫米。虫体多为黄褐色或黑色。头部有一对红色的复眼,两复眼内侧有三对眼缘刚毛,复眼间的后头中央微微隆起,形成一个三角区。额具1对前曲的眶鬃和1~2对后曲的眶鬃,单眼鬃和内、外顶鬃一般存在,后顶鬃平行或端部略会合。喙短曲,口器舐吸式。中胸盾片具纵行排列的正中刚毛2~10列;一般具肩鬃、沟前鬃各1对,背侧鬃、翅上鬃和翅后鬃各2对;背中鬃通常2对,有时1对或3~4对。小盾片背面裸,一般具小盾鬃2对,某些属的小盾基鬃退化。翅透明,有时具淡褐或褐色斑纹;前缘脉有2个缺刻,伸达R2+3或R4+5脉末端;亚前缘脉细弱、退化不全;第二基室与中室联合或有横脉隔开。足胫节常有端前鬃。雄性腹部第6+7气门位于第6背板的腹缘附近,雌性产卵器骨化较弱。
卵幼虫和蛹
卵小而椭圆,白色,背侧有2~10个丝状物或2个膜质突起。幼虫淡色,蛆型,头和口器均退化,头大部缩入胸内,主要部分为头咽骨,露于外面的仅为一尖细的头节和一对口钩,用其捣烂食物,然后吸取汁液;口钩内缘齿的数目可随龄期的不同而变化,一般1龄有1齿,2龄有2~3齿,3龄有9~12齿;体分12节,除头节外,胸部3节,腹部8节,每节的背腹面常有微小的钩形突,后端有2个肉质突起和成对的后气门。蛹为围蛹,圆筒形,前气门和后瘤突发达。 雌雄对比
对比项目 | 雌 | 雄 |
大小 | 雌性体型相对较大 | 雄性体型相对较小 |
条纹 | 雌体腹部背面有宽窄相近的5条黑色条纹 | 雄体腹背只有3条,上部两条窄,最后1条宽且延伸至腹部腹面,呈一明显黑斑。 |
形态 | 雌体腹部末端略尖,整体较宽厚 | 雄体腹部末端呈钝圆,整体相对窄小 |
性梳 | 雌蝇无性梳 | 雄蝇第一对胸足跗节的第一亚节基部有一梳状黑色鬃毛结构,叫做性梳 |
外生殖器 | 雌性外生殖器颜色较浅 | 雄蝇外生殖器颜色较深 |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果蝇分布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地区,例如非洲、欧州中南部、亚洲中南部、美洲中部、拉丁美洲以及大洋洲等。
栖息环境
果蝇多栖息在腐烂的水果及蔬菜上、垃圾堆里,自然界中的花丛中、腐草下、果园里、菜地间、林荫树上流出的汁液、森林中的腐烂树皮、朽株、落叶以及肉质的真菌上等。
生活习性
成虫常见于熟透的瓜果及腐败植物上,舐吸糖蜜物质以补充营养,并产卵于发酵烂果的表面。幼虫喜滋生于腐烂的果实、垃圾或醋缸等场所,多数以烂果中的酵母为食,少数有潜叶、潜茎的习性或捕食蜘蛛卵及介壳虫。
生长繁殖
生活史
果蝇的1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分为4个时期,为卵、幼虫、蛹、成虫。卵经22~24小时可孵化为幼虫,幼虫经两次蜕皮称为三龄幼虫,长约4毫米左右,幼虫上有一钩状口器,约4天左右可化为蛹,刚化为蛹颜色呈淡黄色,之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成虫果蝇自羽化后8小时可交配,2天后即可产卵,成虫果蝇在25摄氏度下一般可存活37天。果蝇的生活周期一般较短,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视种类和生态环境而异。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果蝇属中的一些种类,特别是黑腹果蝇。自18世纪以来,一直作为相对理想的动物遗传学研究材料。在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史上,摩尔根学派由于选用了果蝇作为动物试验材料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果蝇易于饲养,繁殖快,生活史短,具备动物遗传学研究材料所需要的条件;在饲养过程中,能自发地和不断地出现大量变种,从而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细胞染色体数目仅为8个,4对染色体(3对大型和1对小而圆点形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及着丝点位置等均易于区别,特别是幼虫唾腺细胞保留期间的多线染色体,其体积不仅比一般细胞染色体大百余倍,而且沿着其长度又带有大小深浅不同的横纹斑,把染色体的不同区域标记起来。鉴于果蝇的这些优点,极大地促进了细胞遗传学的飞速发展。 2000年3月果蝇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基本完成,在果蝇的基因组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大约有1360多个,其数量比线虫少,但功能更为复杂多样。在这些基因当中约一半与哺乳动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超过60%的人类疾病基因在果蝇的基因组中有直系同源物,其中人类的肿瘤、神经疾病、畸形综合征等有关基因与果蝇基因同源的可能性相当大。因此,以果蝇为模型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诸如帕金森病症、脆性X综合征症、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养殖技术
野外采集
取一个容量为500毫升的广口瓶和带有滴管的橡胶塞。在瓶内放入一些腐烂的水果,或者是甜酒糟,其量为瓶的1/3。滴管吸入少量乙醚后管口用凡士林或石蜡封好。将诱集瓶放在垃圾堆旁或水果市场一角,也可以放在厨房,甚至米酒坛子旁边都可以。注意瓶子不要将盖子塞住瓶口,以便瓶内的气味溢出和果蝇的进入。过一段时间发现有果蝇在瓶内,迅速将盖子塞住瓶口,然后挤压滴管胶头将适量乙醚注入瓶内。待其麻醉后取出,进而培养出果蝇的幼虫以供实验用(观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注意注入瓶内的乙醚不要过量,避免麻醉过深至死。 培养基成分选择
培养基各成分对果蝇寿命影响的研究表明:糖类是雌果蝇寿命的关键因子,缺少糖会使果蝇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高糖浓度下果蝇的体重相对于低糖浓度是下降的,与人类的糖尿病情况相似。从平均寿命和半致死时间来看,酵母粉是第二大制约因子,酵母粉为果蝇的生长提供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在果蝇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幼虫的发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麦加工料培养基饲喂果蝇的效果要极显著的优于玉米粉培养基,使用后可使果蝇的发育期缩短,繁殖力提高,体重增加。其中麦麸和全麦粉的饲养效果又显著优于标粉,这是由于用前二者配制的培养基比较疏松,透气性好。因而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使更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为果蝇生长繁殖提供较丰富的食源,特别为幼虫发育提供了较理想的场所。并且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E能显著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寿命延长的百分率与喂食果蝇的维生素E浓度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注意事项
防止培养基长霉
当外界温度不适应果蝇生长时(温度低于18摄氏度),培养基接种后的7天内,非常容易长霉。要避免长霉,应注意: 对培养果蝇用的器皿要严格消毒;
其培养基要营养全面;
接种时也要进行消毒。
果蝇防杂
果蝇复壮
若果蝇长期在较低的温度下保种,低温会使其生活力下降,许多性状出现退化,甚至变异,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每隔一定时期对果蝇进行复壮。
物种危害与防治
危害
果蝇主要危害樱桃果实,成虫将卵产在樱桃果皮下,卵孵化后,以幼虫就地取食汁液为害,幼虫先在果实表层为害,然后向果心蛀食,被害后的果实逐渐软化、变褐、腐烂。幼虫发育成老熟幼虫后咬破果皮脱果,脱果孔约1毫米大小。1粒果实上往往有多头果蝇为害,幼虫脱果后表皮上留有多个虫眼。经调查,受害果实多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受害率一般在35%以上,个别品种达到80%以上。果蝇除危害甜樱桃外,还危害其它成熟的水果和部分蔬菜,如成熟的油桃、桃、李、杏、葡萄、西红柿及腐烂后的苹果、梨、辣椒等。
防治
生物防治
可以采用烟驱成虫的方法,即在成虫产卵期间,将苦蒿、艾叶晾至半干,在轻微风的天气傍晚,于果园上风处堆积生火熏烟后,再以鲜山苍子或按树枝叶覆盖,使其产生浓烟,驱赶成虫效果很好,但大风或无风日效果较差。可保护捕食性天敌,如蜘蛛类和蚂蚁,果蝇幼虫出果后和跌落地面化蛹前,常被蚂蚁取食,也可引进寄生性天敌。 物理防治
利用果蝇成虫的趋化性,诱杀成虫。于6月上中旬果实开始着色时,将香瓜、菜瓜从中剖开或抽果皮等,在糖醋药液中浸泡数小时后,悬挂在树冠中,每株2~4处。也可将腐烂瓜果堆在树下,淋透糖醋液进行诱杀。还可将牛皮纸剪成20厘米宽、长适量的纸块浸入糖醋液中,1小时后捞出晒至半干,涂上凡士林,以图钉钉于树干上,诱黏成虫。 化学防治
在樱桃园实施糖酒醋液诱杀的同时,树上喷施5%天然除虫菊素1000~1500倍液1次,10天后重喷1次。每株树重点喷施内膛部分。除此之外在果园周边、地面、地埂的杂草丛生处,喷施1次20%灭蝇胺8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2000~4000倍液、50%敌敌畏500倍液。隔10天再喷1次。也可使用芹菜的乙醇提取物,其对果蝇的驱避效率和熏蒸效率均可达100%,且随着试液浓度的增大驱避效果增强。 农业防治
主要是清洁果园及净化周边环境。5月底至6月初,杨梅果实着色前,将园内及周边植物残体及枯叶、灌木、杂草等清除干净,阻断成虫迁飞取食的食物链,减少成虫基数。摘除受害果实,清理落地残果,营造不利于果蝇栖息的生态环境;可采用套袋法,即在6月上旬末,果实着色后,用聚丙烯袋套在果实上,可完全避免果蝇为害,效果相对较好。
相关知识
分类研究历史
中国果蝇最早的分布记录来自台湾。其后,德国昆虫学家依据存放于欧洲一些博物馆的台湾产果蝇标本,描述了一些物种。Peng发表在Annot.Zool.Japon.上的论文“On some species of Drosophila from China”,是目前可以查到的有关中国大陆果蝇分类的最早文献。 后在教育科研工作者谈家桢先生的推动下,1985年至1994年的约10年间,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所,与日本北海道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东京都立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对中国果蝇系统分类和进化遗传学研究,对中国果蝇区系进行了联合调查。调查范围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南至海南,所采集标本经整理,包括果蝇697物种,其中已知种378种。在378个已知种当中,162种为与日本共有种,75种为特有物种,均超过当时日本的已知属(270种)及特有物种数(65种)这378种主要涉及: 在此期间,中日学者及其它国家学者发表了一系列果蝇分类学论文;此后数年,仍有一系列主要基于此次合作研究而产生的论文发表出来。
2000年至今是中国果蝇分类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又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区系调查和分类学方面,主要集中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和广西,华中地区的湖南,华东的福建以及华南的广东、海南。系统分类研究涉及: 物种对比
对比项目 | 果蝇属 | 蝇属 |
体型 | 成虫体型较小,多在1.5~4毫米 | 成虫体型较大,多在2~12毫米 |
颜色 | 多为淡黄至黄褐色 | 多为灰色、灰黑或具金属光泽 |
幼虫差异 | 幼虫淡色,蛆型,头和口器均退化,头的大部缩入胸内,主要部分为头咽骨,露于外面的仅为一尖细的头节和一对口钩,用其捣烂食物,然后吸取汁液。体分12节,除头节外,胸部3节,腹部8节,每节的背腹面常有微小的钩形突,后端有2个肉质突起和成对的后气门 | 幼虫蛆状,共有3个龄期,第1龄前气门阙如,后气门有1裂(很少2裂),口咽骨片简单,第2、3龄出现前气门,后气门分别有2裂、3裂(很少3裂);前气门指状突最多可达14个,后气门的气门板上有气门裂、环和钮,无气门杆;口钩腹面无齿,适于粪食、腐食、植食和肉食 |
图片对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