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家,五大名旦之一,豫剧主要流派“常派”创始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被誉为“爱国艺人”。 常香玉自幼学艺,13岁时就因演出《西厢》而闻名。1948年,在陕西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河南戏曲界工作。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率领香玉剧社以义演的形式筹得15亿元旧币,超额完成了捐献一架战斗机(即米格-15战斗机)的任务。1953年4月,常香玉率领豫剧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开展180多场慰问演出。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其代表性豫剧作品主要有《花木兰》《西厢记》《白蛇传》等。1995年,常香玉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7月,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称号。2009年,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3年9月15日,常香玉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南河渡镇董沟村一个贫寒家庭,原名张妙玲,为了逃脱成为童养媳的命运,不得不随义父姓,从此改姓换名常香玉。此后跟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还拜翟燕身、葛燕亭、周海水等人为师。次年年初,常香玉随父搭太乙新班习演,向王金枝、徐双槐求艺。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1935年11月,随父三赴河南郑州再搭周海水太乙班,不到两月便凭借文武不挡、生旦俱佳的出色技艺崭露头角,由垫戏改为中轴,成为太乙班的主演之一。 1936年,常香玉在河南开封主演《泗州城》,轰动一时,自此正式成为主演。1937年2月,常香玉在张福仙、王振南、史书明等人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1938年后,常香玉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从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
人才培养
1944年6月3日,常香玉与陈宪章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西安东大街正大豫饭庄秘密举行。1948年,常香玉与陈宪章在陕西西安创办香玉剧校(后改为香玉剧社),专门培养豫剧人才,管吃管住,不收学费,在校学生最多时达到40多人。1962年2月2日,常香玉在河南省文化局举行的收徒拜师大会上,正式收孙兰香、林秀兰等5人为徒。河南省成立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以后,常香玉又收山东菏泽豫剧团演员朱桂芹为徒。此后还收开封市豫剧团演员朱巧云为徒。 此外,常香玉还自筹资金提出《关于设立香玉杯艺术奖的报告》,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最终设立了地方戏曲艺术大奖“香玉杯”艺术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常香玉的稿费、演出收入、本人捐款及热爱戏曲艺术的单位和个人筹集。
爱国与公益
常香玉热心公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情怀。1939年,捐款修补南河渡洛河坝。1942年,在陕西西安响应河南同乡会倡议,设置粥棚救济河南灾民,并为河南同乡会在西安、宝鸡办了两所学校。
1951年,中国掀起抗美援朝热潮,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常香玉积极响应,决心通过义演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国家捐献一架战斗机。当年8月7日,常香玉便开始率领香玉剧社从西安出发开展全国巡回演出,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等地义演。时任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得知此事后,高度赞扬常香玉的爱国行为,特地委派西北局3名干部与香玉剧社同行,帮忙协调义演工作。1952年2月,常香玉将15亿元旧币汇给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委托他们代购一架战斗机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不久,一架命名为“常香玉号”(后改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战斗机就投用到朝鲜战场。该战斗机常年在北京航空博物馆展出。 1953年4月,常香玉又率领豫剧队到抗美援朝前线进行了180多场慰问演出。1998年初,常香玉以75岁高龄率弟子登台演出,将6万多元收入捐给“河南省送温暖工程”。2003年,拿出个人积蓄1万元捐助抗击“非典”疫情。
社会任职
任期 | 职务 |
1997年4月 | 河南省委振兴豫剧指导委员会委员 |
1991年12月 | 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
1991年5月 | 河南省文联顾问 |
1983年6月 | 河南省文化厅艺术顾问 |
1980年 | 河南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 |
1979年 | 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
1962年12月至1983年6月 | 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 |
1960年8月 | 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57年1月 | 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 |
1956年3月 | 河南豫剧院院长 |
— | 中华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
— | 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
逝世与悼念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郑州市因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1岁;6月3日,常香玉的追悼会在河南省郑州市殡仪馆举行,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送来花圈,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现场追忆常香玉的生平事迹,广大戏迷亦自发赶来为她送行。 主要作品
豫剧作品
戏曲电影
上映时间 | 电影名称 | 饰演角色 | 合作导演 | 合作演员 |
1965年 | 人欢马叫 | 吴大娘 | | |
1956年 | 花木兰 | 花木兰 | | |
纪录片
出品时间 | 纪录片名称 | 导演 |
1980年 | 豫剧艺术家常香玉 | |
1977年 | 春天 | |
艺术特色
吐字准确,遵循原则
常香玉的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表演细腻大方。得益于她在设计唱腔的时候就遵循了“按字行腔”“以腔就字”的原则。拿到新的唱词时,她并不立即按照各种板腔的曲调去套,而是像练念白一样先念唱词,真正做到了“曲文念熟而后唱”,这样不仅帮助她熟悉和理解了唱词,也帮助她正了字音,锻炼了嘴上的功夫。 继承优秀传统,关照人物情感
常香玉经常说“离开了人物感情是不能唱戏的”,她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才智,博采众长,熟练地掌握了豫剧唱腔的传统规律。在设计新腔时也首先根据人物和唱词的需要,在豫剧板路中选择比较合适的板式作为新腔的基础。在选定为新腔基础的传统曲调不足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时,再借鉴、吸收其它姊妹艺术的长处来丰富自己的唱腔。 她在《花木兰》《拷红》《白蛇传》中演唱的三段慢板虽然使用了同样的板腔,花木兰、红娘、白素贞也同样都是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的正面人物,在性格上存在共性,但各自其实又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根据不同的处境和思想感情来确定合适的唱腔。在出演《花木兰》时,常香玉使用了较多雄壮和豪迈的调子来表现这位征战疆场、斩敌擒贼的女英雄。但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为了表达人物的具体感情,又可以变换使用各种调子,不受限制。在《拷红》中,常香玉则以绚丽多彩的唱腔和尖锐泼辣的念白,刻画了乐于助人、机智勇敢的丫鬟红娘。在《白蛇传》“杀出了金山寺怒如烈火”唱段中,常香玉为了表现白素贞对仇人法海的恨和亲人许仙的恨,先用豫东调唱出前两句“杀出了金山寺怒如烈火!啊!狠心的许郎啊!”,再用豫西调唱出后两句“喂呀!法海贼无故起风波。官人不该辜负我,害得素贞受折磨”,较好地表现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恨。 成就与荣誉
成就
常香玉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豫剧清唱演出形式,在豫剧表演中逐渐融合了祥符调的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的风格,广泛采撷了河南曲剧、越调、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和曲艺的声腔技巧,渐渐形成独特的“常派”表演艺术。该派别在演艺界收获了较高的艺术评价,认为它将豫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荣誉
时间 | 荣誉名称 | 授予单位 |
2019年 | 最美奋斗者 |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9个部门 |
2009年 |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 |
2004年 | 人民艺术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1995年 | 全国先进工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1994年 | 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 纽约华美协会 |
1989年 | 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唱片总公司 |
1987年 | 中国艺术节(中南)荣誉奖 | — |
1952年 |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 |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
人物关系
关系 | 姓名 | 人物简介 |
配偶 | | 豫剧编导,1917年生,河南郑州人,1944年6月3日结婚,曾任香玉剧校校长、香玉剧社副社长、河南豫剧院剧目组组长,育有5个子女 |
父亲 | 张福仙 | 曾是豫剧西府调艺人 |
儿子 | 陈嘉康 | 1948年6月出生 |
长女 | | 豫剧常派传承人,1945年出生于陕西省,河南郑州人 |
次女 | | 1946年7月出生,常系声腔艺术重要代表专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代表性传承人 |
幺女 | | 小名小五、五毛,曾任河南省常香玉基金会理事长 |
继孙女 | | 昵称小香玉,国家一级演员 |
评价
1959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河南省主要负责人时还特意提到:“常香玉是爱国艺人,抗美援朝捐献了一架飞机,支持了我们的新政权。”原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也赞誉常香玉为“豫剧界的一代宗师”,她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坚守“戏比天大”的信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戏曲音乐理论家常静之认为常香玉的演唱艺术已远远超过了戏曲声乐艺术范围,它是发展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体系中的珍贵财富,值得继续学习和总结她的唱腔艺术。 2007年,时任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撰拟,经由书画家王成喜书写了一副对联:“常香玉,玉洁冰清,德艺双馨,香玉常在,一代人民艺术家;梨园春,春色满园,声情并茂,青春永驻,万世中华戏曲魂。”史静栽在人物传记《常香玉》中则将常香玉称为“艺海里一颗晶莹的宝珠”,是中华文明宝库中永放光芒的一色稀有的珍品。 后世纪念
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由四孔窑洞、三间平房组成。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村董沟,院落总占地约600平方米,大门前修有盘曲石阶、石坡,栽有松柏等常绿树木,坡下有古井一口,村口有纪念碑。2016年1月,常香玉故居被列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常香玉红色艺术纪念馆是集爱国教育、党史学习、革命传统、戏曲研学、文化演艺、豫剧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的黄河与伊洛河的交汇处,于2022年9月29日正式揭幕,由百年古井、香玉剧社、红星广场等十个版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