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是现代人的神话,因为现代的人不可能再相信从前的神话,一定要取得一种代替品,科幻小说便是现代的文学神话。” 关于科幻小说的定义,见仁见智。以上这段话,是台湾作家张系国对于科幻小说的理解。请注意,在大陆,有人称科幻小说为“科学神话”,为此选编了一系列以《科学神话》为书名的科幻小说选集;然而,张系国则称科幻小说是“现代的文学神话”。他所强调的是“文学”。他的诸多科幻小说,注重作品的文学性,人称他的作品“文以载道”。 我最早是从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张系国短篇小说选》中“认识”张系国的。他的小说选为什么会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呢?因为他原籍江西。 如今,张系国被重庆市列入“重庆名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1944年出生于重庆市。
当然,现在对张系国的通常的称谓是“台湾作家”,因为在1949年他随父母去了台湾。他196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中学,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台湾大学。
在关于美国华文留学生文学的研究论文中,也常常提到张系国及其作品,那是因为张系国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毕业之后,1966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系学习,两年半后,获博士学位。他的许多作品抒发了留美学生的浓浓乡思。
在科学界,则称张系国为电机专家、电脑专家、教授。他曾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及伊利诺大学,担任伊利诺理工学院电机系主任。后来又转攻电脑,在匹兹堡大学担任电脑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美国知识系统学院院长。 1993年圣诞节前夕,我从美国洛杉矶飞往匹兹堡,到匹兹堡大学看望在那里任教的挚友童恩正。遗憾的是,当时也在那里任教的张系国回台湾探亲,失之交臂,很是遗憾。张系国身材胖,性情孤僻,从小就喜欢读书,文学是他童年的伴侣。据说,他小时候喜欢读章回小说,如《东周列国志》、《水浒传》、《隋唐演义》、《七侠五义》等。那时,他常到租书店抱回一大堆书,独自关在房间里看。文学的养分就是在大量的阅读中,流进张系国的心田的。 张系国虽是工科学生,却深深迷恋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7980)的著作。进入台湾大学之后,他细读了萨特的小说《墙》、《理性的岁月》,剧本《蝇》、《无路可走》等等。1963年,19岁的张系国,出版了与他的专业毫不相干的第一本著作——《萨特的哲学思想》。
也就在这一年,张系国开始他的小说创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皮牧师正传》,充分显示了这位工科大学生的文学才华。 大学三年级时,20岁的张系国写出了短篇小说《亚当的肚脐眼》(后更名为《孔子之死》)。
到了美国留学之后,张系国写出长篇小说《昨日之怒》、《黄河之水》、《棋王》,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地》、《天城之旅》等。其中特别是短篇小说集《游子魂》组曲,上册《香蕉船》,下册《不朽者》,共12篇小说,具备12种不同的风格。 正当张系国在纯文学小说领域频结硕果之际,美国蓬勃发展的科幻小说创作,理所当然地引起这位有着浓厚科学修养的台湾旅美作家的关注。
1968年夏,台湾《中国时报》发表了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破冰”之作。张晓风被誉为“台湾十大散文家之一”,她的“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然而,这位才情并茂的女作家忽然一改往日的文风,在《中国时报》推出新作《潘渡娜》。“潘渡娜”,即“Pandora”的台湾译名,在大陆译做“潘多拉”。在希腊神话中,宙斯用水和土做成了一个女人,取名“Pandora”。张晓风在《潘渡娜》中,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人造人潘渡娜的悲剧一生。此前,虽然台湾也曾发表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幻想故事,而张晓风的《潘渡娜》被认定为台湾第一篇科学幻想小说(见黄海、叶李华、吕应钟共同整理的《台湾科幻50年年表》)。 1969年3月,张系国在《纯文学》发表他的第一篇科幻小说——《超人列传》。
《超人列传》一开头,便是令人忍俊不禁的斐人杰剃光头的场面,手持剃刀的不是理发师,而是男护士。原来,剃光头是为了进行一次大手术。“再过几小时,他就要离开这副皮囊了,他的躯壳就要被陈列在超人馆里,供人观赏,像博物馆中那些录制的标本一样。而他自己,他真正的自己,却仍然活着,生活在一架机器里——这无论如何是桩奇特的经验”! 故事就这样在调侃的语气中开始。经过手术,斐人杰变成这等模样:“圆柱形的胸筒,下面伸出两根细细的钢柱算是他的腿;两只手臂像百折叶的橡皮管,管口是两只钢爪;原来摆脑袋的部位,改装了一只半球形可自由转动的电视眼,顶上还伸出两根天线。”不言而喻,这是机器人的形象,但是却注入斐人杰的灵魂。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人脑移植到机器里头,于是就有了“没有肉体只有精神”的人——超人…… 作为电脑专家,张系国把关于机器人、超人的幻想写入自己的第一篇科幻小说《超人列传》。这篇作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超人列传》的创作,对张系国而言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创作了一系列科幻小说。 张系国是一位学贯中西、兼跨文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的作家。他,成了台湾科幻界的领军人物。
1972年,张系国以“醒石”为笔名,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开辟“科幻小说精选”专栏,译介世界各国科幻短篇优秀作品。
1978年,张系国以《星云组曲》为总题,在《联合报》副刊发表他的这一系列科幻小说。 1980年,张系国出版《星云组曲》。其后又出版三本短篇科幻小说集:《夜曲》、《金缕衣》、《玻璃世界》。
从1981年夏天开始,张系国致力于长篇科幻小说《城》三部曲的创作。《城》是描写索伦城的历史变迁,是“既悲壮又诙谐的科幻武侠小说”,前后写了10年:
1982年,张系国在《中国时报》推出长篇科幻小说《城》三部曲的第一卷《五玉碟》。
1984年,张系国推出《城》第二卷《龙城飞将》。
1992年,张系国完成了《城》第三卷《一羽毛》。
张系国的科幻小说,文字流畅清新,充满幽默感。他的作品,往往借科幻反映现实,针砭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张系国不仅致力于创作短篇、长篇科幻小说,而且自1984年起,与台湾《中国时报》合办年度科幻小说奖征文,前后共6届。1986年,《中国时报》举办第三届科幻小说征文,更名为“张系国科幻小说奖”,这一更名,充分显示了张系国在台湾科幻文坛的主帅地位。
1990年,张系国独力创办专业的科幻季刊《幻象》。1月2日举办创刊茶会。同时颁发科幻奖金。很荣幸,应张系国之邀,我担任《幻象》的编辑顾问——编辑部唯一的来自祖国大陆的编辑顾问。
《幻象》是—本内容丰富的刊物,注重培养科幻新人,大大推动了台湾的科幻小说创作。《幻象》自1990年元月创刊,3年间共发行8期。由于经费问题,后来不得不遗憾地停刊。然而,张系国依然不倦地为振兴台湾的科幻创作奔走呼号,自2000年起,张系国在台湾中央大学开设科幻文学课程,致力于培养台湾科幻人才。 2005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