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萧穆
真实地纪录我军战斗和训练,"围绕中心,记载大事,面向基层",展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战时,八一厂组织战地摄影队,先后有高庆生、文宗华、朱文富、李连祥、柴森等5位烈士,在战场拍摄中英勇牺牲。和平时期,主要拍摄军营生活。各个时期的纪录片反映了1949年后解放军的发展历史。自建 厂至1998年底,共拍摄新闻纪录片1050部(含355辑期刊片),有影响的纪录片有:①《八一运动大会》。1953年出品,与北影合作,记录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体育运动大会的各项竞赛。荣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三等奖。 ②《钢铁运输线》。1954年出品,记录志愿军后勤运输部队在朝鲜建立钢铁运输线的情景。获文化部1949-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③《战胜怒江天险》。1954年出品,记录解放军筑路队在怒江天险上架桥修路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奖一等奖。
④《在帕米尔高原上》。1955年9月出品,记录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帕米尔高原上团结少数民族捍卫祖国边疆的斗争。获文化部1949年-199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⑤《救死扶伤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⑥《向毛主席汇报》。1964年7出品,记录了北京部队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军事训练成绩的盛况。
⑦《钢铁长城》。1981年12月出品,影片纪录了我军在华北某地的一次军事演习,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检阅部队的盛况。 ⑧《叶剑英》。1983年7月出品,记录了叶剑英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和丰功伟绩。
⑨《国庆阅兵》。1984年10月出品,记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阅兵活动。获奖1984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获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奖。 ⑩《手》。1985年12月出品,影片以手为题材,激发人们用自己的手创造社会主义的未来。1986年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新闻纪录片奖;1987年第一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第一名。
⑾《情系巴山》。1989年4月出品,纪录退伍兵赵大明扎根大巴山创办巴中县柳林乡私立中学的事迹。获1989年-1990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0年获第十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等。 ⑿《跨越山纪的红星》。1989年12月出品,表现了将要跨越本世纪的一代新型军人,展示了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军队的风貌,1991年获中国系列纪录电影金桥奖。
⒀《雷锋是谁》。1990年2月出品,通过一系列生动事例,阐述了雷锋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获广电部1989年-1990年度优秀影片奖。
⒁《天界》。1992年6月出品,记录了海拔5380米的昆仑山神仙湾哨所边防军人坚守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世界最高哨所的生动事迹,获1993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新闻纪录片奖、第13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及第四届罗马"军队与人民"国际电影回顾展特别奖。
⒂《来自军营的报告》。1993年5月出品,获1995年第三届中国系列纪录电影金桥奖二等奖。
⒃《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片名,被列为全国十大重点片之一。获1995年度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1996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优秀军事教育影片奖一等奖等4项奖。 ⒄《挥师三江》。1999年4月出品,纪录了1998年夏季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爆发特大江水后,江泽民主席率领和指挥亿万军民与洪水搏斗,确保三江流域重要城市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情景。该片由八一厂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⒅《东方巨响》。1999年9月出品,该片纪录了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制造了原子弹、导弹及人造卫星的全过程,展示了新中国国防事业的辉煌成就。该片由解军总装备部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