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龙门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寺遗存,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这个石刻
艺术宝库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品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龙门石窟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寺遗存,现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龙门原名伊阙,龙门之名始于隋朝。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十一月,隋炀帝来到洛阳,登临邙山俯瞰洛阳地势,观伊阙地势似龙门,决定建都洛阳。 隋唐时期都城以伊阙为南北坐标。伊阙地处国都之南,东西两山之间如天然大门,正对东都洛阳城皇城与外郭城的南正门,“龙”象征着封建皇权,故隋炀帝赐名龙门,伊阙改名龙门,并沿用至今。 文化背景
石窟的开凿始于印度,3世纪传入中国,5-8世纪盛行,晚至16世纪,目的是用以修行和顶礼膜拜,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与解脱,开窟造像寄托了功德主的美好理想和向往。
4世纪到6世纪初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底层人民生活陷入极端困苦。佛教现世受难,来生享福的理想盛行,并指出开窟造像、积累功德可以成佛,与苦难大众的现实精神需求相契合,佛教得到空前发展与广泛传播,佛教寺窟的开凿蔚然成风,皇室贵族甚至不惜动用国家财力从事石窟寺开凿,开窟造像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龙门位于北魏京都洛阳城西南,环境清幽,利于修行。伊阙关石灰岩石质软硬适中,适合开凿大型洞窟,精雕细刻佛像。北魏迁都洛阳后,佛教中心南移中原,推行国家佛教的北魏宣武帝,决定在洛阳西南伊阙山以灵岩寺石窟(云冈石窟)为原型,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两座大型石窟(宾阳中洞、宾阳南洞),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进汉文化改革和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功绩。 隋唐时期,龙门位于隋唐东都洛阳城的正南方,唐朝继续大规模在龙门山开窟造像,数量达到龙门石窟造像总数的三分之二,使中国石窟寺造型艺术达到了形神完美的艺术高峰,龙门成为北魏和唐朝盛期佛教开窟造像的圣地。 营造历程
龙门地区的石窟始凿于北魏,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至隋唐宋等朝代,龙门石窟的持续营造长达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其中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历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三帝,历时35年。第二次是在公元636年至746年间,前后历经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四帝,共计110年。这两次是开窟造像的高潮,历时近150年。 发展历程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现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位居中国四大石窟之首。 龙门石窟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发展历程
|
1951年 | 龙门森林古迹保护委员会成立 |
1953年 | 中央文化部拨款2.2亿元(旧币)对龙门石窟进行修葺 |
1961年 | 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白园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62年 | 仿照隋代赵州桥修建的当时全国第二大石拱桥——龙门大桥竣工通车 |
60年代至90年代 文物保护 | 龙门文物保管所成立保护组,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
80年代 景区建设 | 1982年,国务院宣布龙门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同年开始修缮白居易墓园 1983年,新修了窟区游览路、栈道等 1984年,龙门北入口阙形大门、南部漫水桥建成。逐步完成了龙门石窟景区的基本游览配套设施 |
2000年 综合治理 | 1997年至2000年,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外围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开始,取得理想成绩,同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2年3月 | 成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实现了景区内集中统一管理 |
2007年9月 | 成立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单一景区管理职能向区域综合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 |
2011年 东北服务区开工建设 | 东北服务区严格按照5A景区标准建设,于2011年开工,于2012年牡丹文化节前正式开放 |
2014年 西北服务区开工建设 | 西北服务区于2014年开始建设,于2017年元旦开放使用 |
2016年至2020年 三区融合发展 | 2016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要加快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的定位与要求,期间龙门园区积极探索“三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于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
2019年12月 | 龙门石窟研究院升格为市直属事业机构,职能更加明晰,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力度与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 |
2019年-2020年 | 2019年8月,龙门石窟5G引领智慧景区建设 2020年4月10日,“夜游龙门”参观旅游活动上线 2020年9月,启动与华为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图龙门”行动计划 |
2022年4月15日 | 龙门石窟研究院上线“云上龙门”小程序,实现龙门石窟数字化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门石窟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位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南北长达1公里,东山为香山,海拔371.8m,西山又名龙门山,海拔307.6m,伊水由南向北穿流而过,形成龙门峡谷。龙门石窟景区总面积为31.7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12°27'54”,北纬34°33'24”。 地形地貌
龙门石窟位于伊水两岸的香山与龙门山上,“两山夹一河”构成了龙门石窟景区的地形地貌。
气候
龙门石窟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其气候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水文
伊河,古称鸾水,发源于伏牛山北麓,栾川县陶湾乡三合村闷敦岭,流经嵩县、伊川县于龙门入郊区,再沿郊区和偃师交界线向东北至李楼乡西石坝入偃师县,在岳滩乡杨树村一带入洛河。全长268公里,流域总面积6100平方公里。其中,在郊区境内长17公里,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 地质
龙门石窟位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山的峭壁间,龙门峡谷的地质构造属于寒武纪中世石灰岩、下寒武世紫色夹灰绿色页岩和下、中奥陶世石灰岩。这一类石灰岩的石质细腻坚硬,由此可雕刻出不同于北魏迁都之前石窟造像的造型语言特征。 景区布局
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龙门石窟风景区,东北、西北服务区。
龙门石窟风景区主要由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组成。
洛阳龙门石窟风景资源类型表
|
人文景观类 | 遗址遗迹(8个) | 西、东山石窟群、魏唐碑刻、白园、唐奉先寺遗址、龙门二十品 |
建筑与设施(6个) | 香山寺、龙门大桥、广化寺、海洋馆、斗母庙、商业街 |
旅游购物类(1个) | 鲤鱼等 |
人文活动类(1个) | 武皇礼佛等 |
自然景观类 | 地文景观类(7个) | 伊阙、箩圈沟、万佛沟、吊桥沟、乾元沟、红石沟 |
水域风光类(6个) | 禹王池、伊水、香山泉、珍珠泉、牡丹泉、锣鼓洞 |
生物景观类(2个) | 侧柏林、百年乌柏 |
天象与气候景观(1个) | 关塞气色 |
东北、西北服务区负责为景区里的旅客提供服务。
主要景点
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位于伊河西岸的龙门山上,因位于龙门峡谷西部石壁而得名,全长一千米,始建于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之时。西山石窟群主要石窟大部分开凿于北魏和唐朝时期,北魏时期最著名的雕刻佛像大部分位于古阳洞窟、宾阳洞窟、莲花洞窟;唐朝时期最著名的雕刻佛像大部分位于奉先寺洞窟、万佛洞窟、药方洞窟。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皆为初唐完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续凿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
万佛洞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洞内南北两壁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洞口南侧有一尊菩萨像,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 奉先寺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因其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
奉先寺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大像龛坐西面东,东西进深约38.70米,南北宽约33.50米。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共一铺九尊大像,在菩萨与天王之间还各雕凿了一尊高约6米的侍女供养像,施双髻。 奉先寺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西山南端,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时间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北魏时期大型皇家洞窟。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 古阳洞由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而成,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为释迦牟尼,端坐在方台上,左侧为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侧为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窟内从四壁到窟顶密布大小佛龛一千多个。壁面上的这些龛像多为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王公贵族、高级将领、高级僧侣和洛阳地方官僚等发愿所造。龛形设计精美,纹样雕刻精美,造像内容丰富。中国书法史上魏碑体书法最具有代表性的“龙门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在该窟。 龙门二十品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 龙门二十品一览表
|
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 | 太和二十二年(498) | 90x40 | 古阳洞北壁 洞口上方 | 一佛二菩萨 | 完好 |
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 | 景明三年(502) | 137x50 | 古阳洞南壁 | 一佛二菩萨 | 完好 |
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 | 北魏 | 93x40 | 古阳洞北壁 | 一佛二菩萨 | 字残较重 |
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 | 北魏 | 88x39 | 古阳洞北壁 | 一佛二菩萨 | 被砸四分之三 |
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记 | 太和十九年(495) | 72x33 | 古阳洞北壁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云阳伯郑长猷为亡父等造像记 | 景明二年(501) | 50x30 | 古阳洞南壁 | 一弥勒二菩萨 | 基本完好 |
广川王祖母太妃候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 景明三年(502) | 60x40 | 古阳洞窟顶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邑主高树、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 | 景明三年(502) | 40x28 | 古阳洞北壁 | 一佛二菩萨 | 完好 |
广川王祖母太妃候为幼孙造像记 | 景明四年(503) | 2x82 | 古阳洞窟顶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 太和二十二年(498) | 76x42 | 古阳洞北壁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 | 北魏 | 20x45 | 古阳洞北壁 | 二佛二菩萨 | 完好 |
高太妃为亡孙保造像记 | 北魏 | 38x25 | 古阳洞窟顶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安定王元燮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记 | 正始四年(507) | 24x38 | 古阳洞南壁 |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 基本完好 |
张元祖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 | 太和二十年(496) | 11x32 | 古阳洞北壁 | 一佛二菩萨 | 完好 |
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像记 | 景明三年(502) | 17x39 | 古阳洞北壁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比丘法生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记 | 景明四年(503) | 37x34 | 古阳洞南壁 | 一佛二菩萨 | 完好 |
齐郡王元祐造像记 | 熙平二年(517) | 37x37 | 古阳洞南壁 | 一弥勒二菩萨 | 完好 |
司马解伯达造像记 | 北魏 | 12x35 | 古阳洞北壁 | 一弥勒二菩萨 | 残损严重 |
邑主马振拜和维那张子成三十四人为皇帝造像记 | 景明四年(503) | 58x34 | 古阳洞窟顶 | 一弥勒二菩萨 | 基本完好 |
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记 | 神龟三年(520) | 38x38 | 慈香窟正壁 |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 完好 |
药方洞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始建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和北齐,至唐初仍有雕刻。洞中刻有五尊佛像,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农村都能找到,药方既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又能治疗疑难杂症,药方洞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东山石窟
东山石窟位于伊河东岸的香山上,因位于龙门峡谷东部石壁而得名,主体石像大部分开凿于唐朝,主要风景点为擂鼓台、看经寺、四雁洞、二莲花洞等。 擂鼓台中洞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像高2.45米,结迦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是龙门东山石窟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窟外正面有砖石二层楼,门额上题有“看经寺”三字,窟内为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北、东、南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应为禅宗所主持开凿。 四雁洞
四雁洞是一个盛唐时期的中型洞窟。四雁洞平面呈马蹄形,四壁向上卷入顶部,窟顶向西下斜至窟门口上方,门为圆拱形。窟内下部靠东壁,凿有一半圆形的基坛,在基坛的西部边沿下有三层叠褶,向上有又两级,原坛上可能置有造像。洞窟的窟顶是一个莲花藻井,莲花藻井的四周有四个飞天的四飞雁环绕,四雁洞之名来源于此。佛经中曾以五百雁来双喻五百罗汉的故事,雕刻四雁可能是用寓意的手法,以雁来比喻罗汉,在龙门石窟中仅此一处。
二莲花洞
二莲花洞由莲花南北洞组成,是一组经过统一规划、布局而开凿的中型双窟,形制基本相同,故称二莲花洞。二莲花洞约凿于武周至唐玄宗时期,南北二洞造像雕饰与布局相同,窟内顶部藻井覆莲图案,洞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中间主佛为阿弥陀佛,手施降魔印。南洞南北两壁弟子与苦萨之间,各有一身后期所补刻的凸面阴刻立佛像。
白园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
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 乐天堂依山傍水,面对青谷,是诗人作诗会友之处。
诗廊立石38块,由国内名家书写,行、草、篆、隶齐全,既可以欣赏白居易的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
日本书法廊是为中日书法交流而建,多为当代日本书法名家之作,于2000年3月建对外开放。
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区内有白居易墓、卧石碑、乌头门及中外仰慕白居易的客人及族裔的立石。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伊河东岸香山之上,自创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 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 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巡幸香山寺时留下《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矗立着这块石碑。 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1936年香山寺重新修建,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 解放后,香山寺进行多次修葺,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历时100天,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投资600万元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龙门文化
书法
陈抟十字卷碑
陈抟“十字卷碑”是宋代道教哲理大师陈抟所书的:“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字卷碑。碑高68厘米,横长200厘米。此卷碑有两种版式:一为横版式,一为竖版式。藏于龙门石窟的墨迹为横版式,竖版式藏于华山。碑面除上述十字,还刻有诗、文三段,皆为楷体。
伊阙佛龛之碑
伊阙佛龛之碑,因碑首有“伊阙佛龛之碑”六字篆书故名。碑高约3.65米,宽1.9 米。该碑上有屋檐覆盖,下游一龟趺座。其碑首呈横长方形,碑首的“晕”雕刻有蟠璃纹,正面有二龙缠绕,侧面有二龙首相并向下,以示其碑阴也为二龙缠绕。碑文镌刻的时间是在唐贞观十五年即公元641年,由唐代中书舍人岑本撰文,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因而又称“褚遂良碑”。此碑是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唐楷书法中,最大的碑刻。碑文约1800余字,用楷体书写,内容大致分为宣扬佛法,歌颂文德皇后的“盛德”,叙述开窟造像的情况。 奉先寺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全国石窟中唯一劈开山崖,依崖雕凿的大型群雕。
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为唐高宗时期所始建,因皇后武则天尤为崇尚佛教,在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武则天为该寺捐助脂粉钱两万贯,三年后奉先寺竣工。其坐一侧刻有《大卢舍那像龛记》。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是龙门东山石窟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洞窟内北、东、南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应为禅宗所主持开凿。 乾隆御碑亭
据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的一天,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了龙门香山寺,感怀而赋诗《香山寺二首》,并下令携刻在石碑上,并建筑一碑亭,名为“御碑亭”。 白园诗廊区
白园诗廊区依山而建,陈列了白居易诗歌的27首,精选中国当代书法名流楚图南、周而复、陈天然等,用楷、草、隶、行、篆书的字体写成。 艺术
石窟内所营造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就叫作石窟艺术。龙门石窟艺术主要有窟龛建筑、石刻造像、碑刻题记。窟龛建筑是指窟龛的形制、窟檐、龛楣、壁面上的仿木建筑、浮雕石塔等,是承载龙门石窟造像的艺术空间。
石窟艺术属佛教艺术,是我国古代艺术的主流,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巨大的影响,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佛教等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建筑装饰
龙门北魏石窟窟型有其独特的风格。窟底平面近乎马蹄形,窟顶接近圆形类乎穹窿顶。
龙门北魏时期在装饰题材方面取材广泛,在图案形式方面,根据石窟装饰的需要组成各种形式的适合形图案,有窟楣和龛楣的适合形,有窟藻井的适合形,还有头光和背光的适合形等。龙门北魏的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复杂细致,精密纤丽,清新娟秀,古雅大方,富有强烈浓郁的装饰美。 唐朝是龙门石窟艺术的鼎盛时期,在石窟装饰艺术方面比起北魏来有着天壤之别。窟楣装饰趋向简单化、程序化,仅在一部分窟门上方,对称的刻以相对飞舞的二飞天。龛只存尖拱形一种,而且作外形轮廓,而无任何纹饰雕刻。 雕刻造像
造像风格
龙门石窟的造像风格是指形成于洛阳龙门的一种佛教造像艺术风格。
中原风格
北魏迁都洛阳后,5世纪末至6世纪初期,中国石窟寺造型艺术发生了巨变,呈现出划时代的造像特征和艺术风格。这时期的龙门石窟造像受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出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瘦削型的佛像,这种新风格因形成于中原腹地北魏都城洛阳西南的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原风格”,是北魏皇家石窟寺造像艺术。 大唐风范
隋唐时代,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强盛,龙门寺窟造像艺术受雍容华贵、富丽健美社会时尚的熏染,造像格调清新,躯体丰腴,面相圆润,隆胸细腰,典雅端丽,达到形神完美的艺术高峰,被称为“大唐风范”。
造像题材
龙门石窟的造像题材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天龙八部护法像、佛传故事像、经变故事像、供养人像、石雕狮子像等。 造像题记
造像题记,又称碑刻题记,是出资开窟造像的供养人刻在所造佛窟龛周围,是造像窟龛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供养人姓名、籍贯、身份、造像的动机和愿望、造像题材、造像年代的发愿文。龙门石窟有2800多品造像记,约30万字,有纪年造像题记702品,是中国石窟寺最大的摩崖古碑林。
造像功德主的身份,有皇室贵族、显达官吏、寺院僧侣、平民百姓和外国人。
佛教造像宗派
净土宗(潜溪寺、宾阳北洞、万佛洞、净土堂等)、禅宗(看经寺、擂鼓台中洞)、华严宗(大卢舍那像龛)、法相宗(优填王造像)和密宗(擂鼓台北洞)的造像,还有三阶教的地藏菩萨造像,展示了龙门唐初、盛唐时期的佛教中心地位,为佛教宗派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诗词
龙门因其山水胜景,被誉为洛阳“八景”之首,“龙门山色”的胜景,使得历代寓居洛阳或游历此地的文人墨客,多在此留下赞美诗篇。 诗词文化
|
《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节选未知 《修香山寺记》(节选)白居易 《龙门游眺》(节选)唐·韦应物 《题龙门堰西涧》唐·白居易 《五凤楼晚望》(节选)唐·白居易 《游龙门香山泉》(节选)唐·韦应物 《“西方净土变”图 》题跋唐·白居易 《洛阳牡丹图》宋·欧阳修 《三龛》(节选)宋·张耒(lei三声) 《洛神赋》(节选)魏晋·曹植 《胡旋女》(节选)唐·白居易 《龙门八咏·阙口》唐·刘长卿 《卢舍那》(节选)当代·余光中 《道兴碑》北齐·道兴 《魏碑十美》清·康有为 《无题》(节选)宋·苏过 《龙门铭》(节选)北宋·宋真宗赵恒 《晚登龙门驿楼》唐·许浑 | 《题香山寺二首》之一清·乾隆 《菩提寺上方晚眺》唐·白居易 《龙门应制》(节选)唐·宋之问 《香山寺二绝》(一)唐·白居易 《龙门》宋·司马光 《香山上方》韩维 《修香山寺记》唐·白居易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香山寺二绝》(二)唐·白居易 《闲居自题》(节选)唐·白居易 《池上篇》(节选)唐·白居易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节选)唐·白居易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节选)唐·白居易 《吊白居易》唐·唐宣宗李忱 |
破坏与流失
破坏
破坏原因
龙门石窟的破环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点,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政治因素、旅游开发、毁佛灭法、文物非法偷盗)。自然因素对龙门石窟的破坏性影响是渐进的和无意的,人为因素对龙门石窟的破坏性影响是急速的和有意的。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龙门石窟的破坏性影响是渐进的和无意的。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正常的天气情况,如刮风、下雨、光照、温度变化、水土流失对石窟石质的侵烛和破坏,二是突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山体崩塌对石窟的大范围侵烛和破坏。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龙门石窟的破坏性影响是急速的和有意的。外国列强的侵略,景区管理不当的行为,毁佛灭法的产生,文物非法偷盗等都对龙门石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其中文物非法偷盗严重损害了龙门石窟的完整性,使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遭到破坏。
流失
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龙门、云冈等中国石雕,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外不法奸商对龙门石刻的觊觎和大肆盗窃。据专家考证,1907年-1918年是龙门石窟近现代被大规模破坏、盗凿的开始阶段;1918-1935年间,是龙门石窟有史以来遭劫难最为严重的时期。
1965年文化部文博研究所同龙门文物保管所联合调查统计显示,西山石窟被盗痕迹多达780余处,石窟专家王振国在《龙门流散雕像集》中撰写的《龙门石窟破坏残迹调查》核查得出破坏最严重的96个窟龛,盗走佛、菩萨等主像262尊,毁坏造像1063尊、龛楣8处、浮雕说法图10幅、本生故事图2幅、本行故事图1幅、礼佛供养人16幅、碑刻题记15品、香炉2个、佛塔2座、兽头13个、金翅鸟1躯。
2022年4月15日,龙门石窟研究院上线“云上龙门”小程序,实现龙门石窟数字化,流失海外与海外回归的文物信息尽收其中。
开发与保护
历程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宣布龙门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对景区内进行修缮,逐步完成了龙门石窟景区的基本游览配套设施。
1997年至2000年,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外围大规模环境综合治理开始,取得理想成绩,同年11月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3月,成立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区龙门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龙门石窟研究院),实现了景区内集中统一管理。
2007年9月,成立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实现了单一景区管理职能向区域综合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
2011年,东北服务区严格按照5A景区标准建设,于2011年开工,于2012年牡丹文化节前正式开放。
2014年,西北服务区开始建设,于2017年元旦开放使用。
2016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要加快园区、景区、社区“三区”融合发展的定位与要求,期间龙门园区积极探索“三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于2020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12月,龙门石窟研究院升格为市直属事业机构,职能更加明晰,龙门石窟文物保护力度与研究力量进一步加强。
2019年8月,龙门石窟进行5G引领智慧景区建设,2020年4月10日,“夜游龙门”参观旅游活动上线,2020年9月,启动与华为公司联合实施的“河图龙门”行动计划。 2022年4月15日,龙门石窟研究院上线“云上龙门”小程序,实现龙门石窟数字化。
问题
龙门石窟景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自然因素
自然风化使石窟表面产生损伤,导致石体崩塌,地下水侵蚀,在山体内部形成石灰岩浆,进一步形成溶洞,如果遇到山体震动,佛像会受到致命的损坏难以修复,而受到流水影响的洞穴会产生大量青苔,破坏石壁碑刻。
人为因素
开发不当
龙门石窟景区以及个别单位开发建设了大量与景区格格不入的建筑、工厂及设施,影响了景区原有风貌与环境,对景区原有环境造成破坏。
保护不力
龙门石窟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半开放式的游览方式使刻划、触摸文物现象屡见不鲜,景区游客超载,不利于文物保护。
缺乏人才
龙门石窟景区建设阶段,由于缺乏人才,使石窟研究保护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发展。
措施
针对自然因素造成的问题,龙门石窟研究院对景区加强日常维护,做好基础保护工作,在保护区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对石窟环境、石窟病害、森林防火、防洪、石窟安全等 10 个方面进行监测,进行国内国际合作,整合保护力量,提高保护能力。
针对人为因素,龙门石窟研究院在开发不当方面进行了环境整治,拆除了不当建筑、工厂,退耕还林,彻底解决了环境问题;针对保护问题,建立了石窟全天候监测系统,检测不文明行为,对景区每日游览人数实行限量预约制,尽最大的努力保护文物 ;针对人才问题,一方面提高现有人才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多管齐下,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价值与影响
龙门石窟传承着优秀的中华文化,代表了中国古代石刻造像艺术的最高峰,被世界称为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以大量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影响了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寺窟造像艺术,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既是研究历史的佐证,又是不同时代、不同书体的真迹,为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宗教、地理、姓氏、民俗、书法艺术、医药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文化、艺术价值。直接影响了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寺窟造像艺术,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重要事件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白园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龙门石窟成为河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1月,龙门石窟景区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2002年8月25日,龙门石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2022年10月,“龙门石窟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项目”入选 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2023年,龙门石窟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2023年度全球推荐旅游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