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武帝时期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政治角度看,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通过张骞的出使,汉朝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为后来的外交和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经济角度看,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带动了经济发展。西域各国的珍宝、药材、香料等物品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瓷器、铁器等物品也传入西域,这种互通有无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双方的繁荣。
从文化角度看,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张骞将汉朝的文化带
到了西域,同时也将西域的文化带到了汉朝,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双方的文化生活,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联系。
总之,张骞出使西域是汉朝对外国策的一次重要实践,对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通往西域道路的历史事件。
基本信息
事件结果
增进了西汉王朝和西域诸国的交流互通;考察和开辟了著名的东西方交通孔道——丝绸之路 事件背景
各方势力
西汉
秦朝末年,在贫苦农民的起义之下,秦王朝一朝覆灭。在此背景下,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鉴于秦王朝覆灭的教训,西汉初期采取了轻徭薄赋、减轻刑法等措施,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在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政治上,随着汉文帝削弱诸侯势力,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达到空前统治。
匈奴
匈奴是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兴起的游牧民族,以蒙古高原为主要活动区,随畜牧而转移。商王朝时称猱粥,周王朝时叫猃狁,秦汉时称为匈奴。秦时,匈奴常常南下入侵秦朝边疆,为抵挡匈奴入侵,秦始皇修筑了长城。公元前209年,也就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前三年,冒顿杀父继位单于,在蒙古高原建立了较完整的奴隶制国家,开始了大规模掠夺其他民族的战争。向东,冒顿击溃了生活在今东北地区的强大东胡;向西攻打月氏,控制了楼兰、乌孙、呼揭等西域诸国;向北,征服了一些游牧民族,包括南西伯利亚的丁零在内;向南,趁秦汉朝代交替之际,控制河套地区。此时,匈奴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土地,其统治区域东自今朝鲜边界,横跨蒙古高原,向西南伸入帕米尔山脉东西的西域多地方,南到今晋北、陕北一带。拥有骑兵30余万,势力十分强大。 西域
西域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中国新疆境内的许多城邦之地。而广义的西域不仅是指中国新疆天山南北地区,也包括葱岭以西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即现在的中亚细亚、伊朗高原、小亚细亚等地。西汉中期,新疆地区有楼兰,于阗、莎车、疏勒、姑墨、龟兹、焉耆、危须、乌孙、大宛等三十六国。它们虽名为“国”,实际上很多都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世纪初的秦汉之际,强大起来的匈奴迫使河西走廊的月氏完全归附于它,制服了从楼兰(公元前77年易名鄯善,罗布泊之西)到乌孙的西域大多数国家,并在今天新疆中部地区的焉耆一带设置僮仆都尉,对西域进行游牧的奴隶统治。于是,西域地区成为匈奴的“右臂”,是匈奴向中原王朝进攻的根据地之一。 西汉匈奴矛盾
汉初-和亲
西汉初年,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抵抗匈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对匈奴作战的失利表明,经过秦末大动乱,社会经济正处在恢复时期的西汉王朝,还不能靠军事力量战胜匈奴侵扰,自此西汉王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把汉朝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并赠送大量财物。“和亲政策”在汉初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原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从刘邦奉行“和亲”政策开始,一直到景帝年间,匈奴仍然不断南犯,对西汉进行骚扰和掠夺。 汉武帝-反击
经过汉初七十年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到“因势变以主四夷”的汉武帝(前140-前87年)即位时,西汉已是国力强盛,国库充盈。加之中央集权达到空前统治,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恢复与发展,西汉改变以前屈辱的“和亲”政策,大举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在汉朝即将开始对匈奴进行反攻时,汉武帝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知,有一个叫大月氏的国家十分仇恨匈奴,匈奴的冒顿单于不仅杀了大月氏的国王,还把国王的头盖骨做成了饮具。于是汉武帝决定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以达“断匈奴右臂”的目的。但要和大月氏取得联系,必须经过匈奴,而且当时的西汉王朝对西域一带的情况并不了解,此次寻大月氏并非易事。于是汉武帝下诏征募出使西域使节,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人张骞“以郎应募”,和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西域匈奴矛盾
在西汉初期,西域诸国大都各自为阵,互不统一,以至于无法抗衡匈奴,处于匈奴奴隶主统治之下,成为匈奴的“右臂”。匈奴奴隶主通过设置僮仆都尉,向各族人民进行压迫和掠夺。西域诸国在表面上虽属匈奴,但是内心却不相亲附。汉武帝就是利用西域中月氏和乌孙两国与匈奴之间的矛盾,欲同他们联合夹击匈奴。
月氏
月氏是匈奴强盛之前生活在今天河西走廊东部的游牧民族。公元前2世纪,月氏与东胡从东西两方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迫于压力,匈奴单于头曼送其子冒顿为月氏人质,后冒顿逃回,杀父继位单于后攻打月氏,他的继任者老上单于还杀了月氏王,把他的头骨制成了酒杯。月氏被迫分散西迁,大部分逃到今天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氏。之后,大月氏又在匈奴和乌孙联合攻打下,再次被迫从伊犁地区迁徙到阿姆河流域,在这里大月氏击败大夏(巴克特里亚)建立政权。 乌孙
秦汉之际,乌孙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之间,与匈奴、月氏为邻。在月氏被匈奴攻打西迁过程中,发生了乌孙首领难兜靡被杀,乌孙国灭事件,其时难兜靡之子猎骄靡方生,为匈奴收养,整个部落沦为匈奴奴隶。昆莫长大后,统领乌孙人民攻打已迁移到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大月氏西逃后,乌孙人便在伊犁河上游定居下来,并在此建立乌孙国。后来匈奴单于因昆莫不肯再臣服于他,故派兵攻打乌孙,未能取胜,两国结下仇恨。 事件过程
初使西域-大月氏
出使途中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武帝任命张骞为持节使,以堂邑氏奴甘父为向导,率100多人的队伍从长安出发,经陇西(今甘肃临洮),渡黄河,翻祁连,进入河西走廊。这时河西走廊在匈奴休屠王与浑邪王统治下,因此,他们遭遇匈奴骑兵包围,全部被俘并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匈奴单于为了使张骞归顺,将匈奴女子嫁给他,并生了儿子。但是,张骞在匈奴长达十年的羁绊生涯中,始终不忘使命,时时想着伺机逃脱。在公元前129年趁匈奴戒备不严时,与堂邑父带领随行人员逃出王庭,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向西进发数十日,到盐泽(今罗布泊)。又沿塔里木盆地北缘西进,先后经过了尉犁(今新疆尉犁县)、龟兹(在今库车城东)、疏勒(今新疆喀什),再翻越葱岭,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中亚的大宛(今乌兹别克费尔干纳)。大宛国王对张骞以礼相待,并派向导和译员送张骞到达康居国(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康居国王又派人送张骞至大月氏。 此时,原从河西迁往伊犁河一带的大月氏,已再次西迁,占据了妫水(阿姆河)北岸地区的大夏故地(今阿富汗北部),并且因阿姆河流域一带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下来,已无意返乡复仇。张骞等人在大月氏、大夏考察滞留了一年多的时间,都未能说服大月氏与汉结盟,只好于公元前128年踏上归途。为避免匈奴拦截,张骞等人不再走天山南麓,改从昆仑山北麓,沿着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向东。先后经过莎车(今新疆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尧),进入青海羌地,再次被匈奴拘禁,做了一年苦力。公元前126年,匈奴军臣单于逝世,匈奴内部混乱,张骞乘机带上胡妻和随从甘父逃出,再度跋山涉水,终于在元朔三年(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有一百余人,13年后只剩下他和甘父两个人回来。
出使后续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未达到和大月氏联盟夹击匈奴的目的,但是,他的西行之举却成为中国随后向西扩展的开始。他们在西域的活动,使西域各国对西汉的实力和文明有了解;而且对西域沿途国家地理人情的直观体验,以及探听到的更西边的安息(古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等国的情况也让西汉朝廷拓宽了对西域以及更西方国家的认识。张骞出使归国后把这些见闻向朝廷报告,汉武帝大加赞赏,封张骞为大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汉武帝也多次“问骞大夏之属”,表现了对西域浓厚的兴趣和彻底反击匈奴的决心。
辅助作战:元朔六年(前123),张骞以随军校尉身份随卫青出征匈奴,张骞凭借丰富的沙漠行军经验“知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以及对匈奴军队活动特点的掌握,帮助汉军深入匈奴腹地数百里,迫使匈奴单于迁徙到沙漠以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后张骞因战功且“广博瞻望”,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 通西南夷:张骞了解到大夏商人会从身毒(今印度)转运蜀布,据此,张骞向汉武帝提出可从四川经西南夷到身毒(今印度),再由身毒到西域大夏的道路。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派张骞去四川通西南夷,张骞在蜀地犍为(今四川省宜宾市)坐镇指挥,发使五路,但五路使者在氐、莋等地遭遇昆明少数民族部落,使节进入境内就有财物被抢、人被杀害的危险。张骞通西南夷没有结果,回长安后被任卫尉,掌管宫廷警卫。 延误战机: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一方面派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取得重大胜利;一方面派李广同张骞出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分两路击匈奴。李广率四千骑按预定计划挺进,但张骞率骑万名按计划迟到两天,虽击退匈奴,却贻误战机,使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按军法当处死。张骞交钱赎死,被降为庶民。 再使西域-乌孙
出使途中
匈奴受汉王朝多次打击退出河西走廊,但玉门关以西的西域各国还未归附汉朝,匈奴对汉的威胁尚未根除。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时,了解到西域的乌孙与匈奴关系不好,故向汉武帝提出出使乌孙,动员其迁回河西故地、与汉通婚结盟,这样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汉武帝封张骞为中郎将,二次出使西域。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率300多人的使团,每人两匹马,并有多位副使协助,带牛羊万余头,价值数千万的丝织品、金银与货币等礼品去乌孙国。他们从长安出发,过河西走廊,经天山南道,到达乌孙(今新疆伊犁)。但乌孙国已经一分为三分,乌孙昆莫年老,又不知汉朝情况远汉,故结盟未果,但张骞在乌孙驻留期间,又分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联络诸国。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乌孙王昆莫回赠礼品并派使者护送张骞回国,到了长安,乌孙使者见汉人众富厚,归其国报告汉朝富饶情况,乌孙开始重视汉朝,并请求与汉通婚。之后张骞派出的副使也带着各国使者一起回到长安,从此,西域各国与汉通使交好的局面由此开启。
出使后续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仍未达到和乌孙夹击匈奴的目的,但却促进了乌孙和西汉的联姻交流。汉武帝先后将宗室女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建立起友好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扩大到西域各国,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在汉匈对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匈奴势力。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乌孙与汉军合击匈奴,使其摆脱匈奴侵扰。
在了解到大宛贰师城盛产宝马后,汉武帝派使者携带丰厚财物去换大宛的宝马,遭到大宛的拒绝。之后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讨大宛,掠取三千多匹大宛马,与大宛订立盟约后撤军。归国途中,沿途小国纷纷派他们的子弟随军入朝进贡,拜见天子。后来,汉朝派十几批使者前往大宛西边的国家,在敦煌、酒泉设置郡都尉,沿途设有亭鄣,积聚粮食,以供给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使者。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轮台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天山以南地区,乌孙也归于汉代管辖,大宛便和汉朝成了邻国。
事件结果
增进了解
张骞于前 138 年和前 119 年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意在联合与匈奴有矛盾的大月氏与乌孙两个民族共同攻打匈奴,虽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军事目的都未能达到。但张骞却将自己在西域的见闻系统地向汉武帝做了报告,这个报告被司马迁收入《史记·大宛列传》中,这个报告第一次把西域的基本轮廓勾画出来,让西汉王朝了解到西域等地,如政治、经济、军事、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经济:西域诸国中定居农耕的国家有大宛、安息、大夏和身毒;以畜牧为主的国家有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等国。安息和大夏人都善于经商,安息和大宛特产葡萄酒,大宛特产汗血马、条枝有驼鸟等。
政治:西域诸国中被匈奴控制的有康居;敢于抵抗匈奴的有乌孙;和匈奴保持半独立地位的有大宛,是西域大国,有七十余城;远离匈奴的有大月氏、大夏、安息、条枝等国。大夏国民多,达百余万,是大月氏的属国。安息有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是西域强国家。条枝人众甚多,安息属之。
文化:安息人在干硬的兽皮上,横行写字。这个记载和西方国家在中国造纸术西传之前用羊皮纸写字的情况基本相符,而横行写字,则如实地反映了西方文字与汉字直行书写的区别。
军事:大宛士兵弓矛骑射皆通;乌孙控弦者数万,敢战;康居控弦者八九万;奄蔡控弦者十余万;大夏兵弱,畏战等等
通使往来
张骞再使乌孙,其回到长安带来了乌孙的使者,开启了西汉和乌孙的通使往来,由此扩大到西域诸国,为西汉在西域的经略打下基础。此外张骞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抒罙等国的副使也相继带来这些国家的使者,汉和中亚、细亚等地也建立通使往来。
军事作战
张骞出使西域,让汉了解到西域的地理风俗,为对匈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辅助作用。张骞再使乌孙,让乌孙和汉建立了往来,汉朝通过与乌孙的和亲政策成功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乌孙从西部极大地牵制住了匈奴的扩张。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乌联合对抗匈奴,基本瓦解了匈奴在西域的经营,对汉朝政府来说,自兹以后“边境少事矣”。这为其后设立的西域都护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为最终统一西域铺平了道路。
贸易文化交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西汉设置了酒泉郡,作为通向西域道路的保障。通向西域道路的畅通不仅有利于使者互访,也有利于西汉和西域互通有无。在朝廷的扶持下,西汉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汉的各种货物输送到西域,西域的各种货物也输送到中原。
影响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连接汉朝和西域的大动脉——丝绸之路。这条路使中西交通畅通,中国文明得以外传,西方文明也传入中国。让两方文明交汇,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西域文明传入
珍禽异兽:张骞通西域,引入了西域优良马种,比如乌孙马(伊犁马)、大宛的汗血马。这批良马改良了汉境原本形体矮小、品种不佳的马。使得养马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对战争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除马外,骆驼、狮子、犀牛、孔雀等珍禽异兽也纷纷进入中国,供人观赏。
植物新品种:在养马的过程中,汉朝人得知西域马好,在于以苜蓿为饲料,于是也广泛引种。以苜蓿为先导,西域瓜果、蔬菜等植物也大批传入中国,瓜果中最著名的是石榴。张骞还从大宛带回了葡萄,导致葡萄酒在中原内地的流行。此外还有胡麻(芝麻)、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荽(香菜)、胡蒜(大蒜)、酒杯藤、黄蓝等等。这些植物新品种的输入,丰富了汉代的物质经济生活,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农牧业、工艺制造及医疗等方面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其他物品:西域的音乐、杂技舞蹈以及宝石、药剂、香料之类;大秦的珊瑚、海西布、水银、琥珀,埃及的十色玻璃,中亚出产的玛瑙、水晶,南亚和印度出产的金刚石、玳瑁、珠贝、琉璃等这些外来物产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展示了在中国以外世界的部分内容。 地理知识:汉以前,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几乎仅限于中国本土。到了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外交使节和商人,先后跨入了中国本土以外的世界,他们在带回大量“殊方异物”的同时,也带回了许多关于异国风土人情的记录,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
中国文明传出
手工业品:汉王朝在大量引进域外文明的同时,中国文明也大量向外传播。比如,这条道路的重要货物——丝绸,20 世纪初以来,各国考古工作者在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在新疆境内的吐鲁番、库车、拜城、楼兰等地。中亚的肯科尔、萨马尔罕,西亚的叙利亚,北非的埃及的出土文物中都有汉代丝绸,另外在叶尼塞河畔、北高加索地区等也发现过汉代的丝绸。罗马人因喜欢中国的丝织品而把中国称为“塞里斯”(意为“丝国”)。除丝绸之外,中原的漆器、陶器、铁器、铜镜等手工业品也传入西域以及西欧各国。
技术:汉代的一些技术如冶铁、凿井、造纸等传入西域。安息帕提亚王国马尔基纳地区的首府木鹿,曾是中国优质钢铁的集散地,并以用中国优质钢铁制造的刀剑等兵器——“木鹿兵器”闻名于世。在罗马,中国的铁器与丝绸同享盛名。在沙雅发现200里长的汉代古渠,至今仍被人称为汉人渠;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伊克塞湖东岸乌孙赤谷城遗址郊外,也发现汉代灌溉渠道。斯文·赫定曾在楼兰遗址中发现大量的古纸,20世纪初在罗布泊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了东汉时期的纸。
其他物品:中原的桃、杏、梨、李子等果树,茶叶、干姜、乌梅、桂皮、肉桂等特产也都通过“丝绸之路”被广泛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内地的白术、黄连、无患子、大黄等药用植物在西域也为人们所喜爱。
评价
凿空之举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此举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被称为“凿空”,即探险、冒险之举。《汉书·西域传》中,班固承继司马迁的观点, “张骞始开西域” 肯定张骞出使西域的开创意义。《汉书·郑吉传》也认为汉和西域的相通 “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后世很多史家也持此观点,如《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汉世张骞始发西域之迹”。《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亦称赞张骞对于开拓西域的先导之功。
丝绸之路起点
张骞通西域被定义为是“丝绸之路”的时间起点。21世纪,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中心的推动下,中亚五国与中国达成了联合申遗协议,在丝绸之路申遗“概念文件”中通过史实和代表性学术专著,最终认定了丝绸之路在时空范畴的起点,即为公元前2世纪古代中国派张骞出使西域,最早系统地沟通和整合这一交通线路为稳定系列的重大、标志性历史事件。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汉代以前,中国与西域的交往就已经存在。例如商周时期的墓地中出土了产于新疆和田的玉石以及地中海地区的玻璃珠、玻璃管灯;在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山’字纹铜镜以及中国凤鸟纹样的刺绣;在秦代的秦始皇陵园中的修陵人乱葬坑发现一具属于欧罗巴人种的人骨。史料文献也证明中国与西域的交往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开始。如《穆天子传》就记载了周穆王西征至昆仑之丘见西王母之事,其中《穆天子传》关于西征相关地理的记述已为许多考古发掘证实。《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有关于西域地理的记载:“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此处的昆仑即在今新疆和田南山一带,而炎火之山即指位于今天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
大多学者也并不否认丝绸之路在张骞出使前就已经存在的事实,但是当以官方参与以及世界性概念或者系统性视角去看待丝绸之路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无法取代。如陕西省文物局编写的《走进博物馆:以物说史以物证史以物串史》认为,到张骞通西域后,商道才得到政府力量的维护,从而使这条早已存在的贯通欧亚的交通大道才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荣新江所著《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一书中,认为只有当张骞以官方身份出使西域,才使得以国家为单位的世界历史开始交流互动。所以当以世界性概念去看待丝绸之路时,张骞出使西域才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系统论述丝绸之路的学术著作“丝绸之路”系列《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历史沿革》中,认为张骞的“凿空”壮举考察和开辟了著名的东西方交通孔道——丝绸之路,揭开了东西交通的序幕。
张骞褒贬
正面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张骞“宽大信人”,肯定张骞作为大汉使臣的个人品行,以及由此展现出的国家威信。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也将张骞作为持节出使的典范;班固在《叙传》中则将孤身奉使的张骞取得的功勋与出兵大宛、兵败降敌而被杀的将军李广利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后汉书·班超传》肯定了张骞的才能及其对班超的巨大影响。《后汉书·西域传》认为张骞在西汉对西域的经略具有历史性贡献。《史记》载汉武帝曾命张骞探寻黄河的源头,故而后世文人墨客还常歌咏张骞寻找河源的努力,以及引入西域物产的功勋。
负面评价:《史记》说张骞两次出使都不能“得要领”,未能完成交给他的任务,通过微言对张骞进行了委婉的批评。此外还有人指责张骞逢君之恶、生事劳人。如《隋书·西域传》将张骞列为逢迎霸主的好事之臣。宋代蔡襄在《观天马图》中指责张骞向汉武帝进言以公主和亲乌孙,乃是用屈辱政策谋求两国之好。明代凌稚隆的《史记评林》认为正是由于张骞以大宛马蛊惑武帝,致使武帝西征大宛,劳民伤财。书中又引黄震言曰: “小人逢君之恶者,不可晓也。”将张骞视作迎合霸主、助纣为虐的邪佞小人。
相关典故
黄河之水天上来:据《荆楚岁时》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寻找黄河源头,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并赠其机石。张骞回长安后将机石献给汉武帝,报告自己在寻找黄河源头时到了银河遇见织女。从此,便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就出自这个典故。唐代诗人杜甫,在躲避安史之乱中,逃难到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下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也源自此。
遗迹场馆
研究书目
相关文物
《张骞出使西域图》:是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八幅佛教史迹画之一,作于初唐时期,创作依据源于史料记载,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史实的历史故事绘画,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相关历史的重要补充资料。
文艺影视
当代通过各种类型的演绎形式,舞台剧、话剧、纪录片、电影等再现了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大汉张骞》:2021年7月上映的电影,以张骞出使西域,不幸被匈奴拘禁十年为背景,增加大量被困十年的细节,包括张骞与妻子、张骞与堂邑父之间的感情,以及各方势力之间的争夺等等。再现了张骞不忘使节,不畏艰辛,完成使命的过程。
舞剧《张骞》:2023年,由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排演的舞剧《张骞》亮相“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该剧以舞蹈之美展现文化之美,通过张骞授节、守节、传节、使节四幕,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丝路故事。
《行者无疆》:是中国和法国艺术家合作的话剧,作品以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为灵感,结合多义、超现实的多媒体影像风格和音乐风格,赋予张骞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