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位于中国西北及中亚地区,由成吉思汗赐予次子察合台封地而建立,建都于阿力麻里的虎牙思。该汗国前后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察合台汗国(1222-1347年)、西察合台汗国(1347-1369年)和东察合台汗国(1347-1513年)。其中,东察合台汗国是汗国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强大的一个阶段,其疆域扩展
到了吐鲁番、哈密、吐尔扈特等地,并且与明朝建立了朝贡关系。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1222年-1670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位于中国西北及中亚地区,肇基于成吉思汗赐予次子察合台封地,建都于阿力麻里的虎牙思(今新疆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国号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前后分为察合台汗国(1222-1347年)、西察合台汗国(1347-1369年)、东察合台汗国(1347-1570年)、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共历60余位君主。
国号
察合台汗国以该政权的创建者孛儿只斤·察合台命名,初期名义上为蒙元王朝西北地区的宗藩国,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随着政权跌宕,1347年汗国被分裂为东西两个延续政权,又因其政权所在地区,将西察合台称为“马维兰纳儿”,将东察合台汗国称为“蒙兀儿斯坦”,而在中国史籍则多以其不同时期的国都为名,先后称之为别失八里、亦力把里、土鲁番。1514年,东察合台汗国后嗣赛德汗于旧地创立了新政权,也被认为是察合台汗国的延续,其早期的首都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后迁往叶尔羌城(今莎车县),称为“叶尔羌汗国”。
政权更迭
察合台汗国
成立伊始
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帝国国土十分辽阔,成吉思汗将土地分封诸子,并要求各守封国。孛儿只斤·察合台受封的领域在蒙古帝国以西,毗邻金帐汗国、伊利汗国,从畏吾儿地向东,直至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和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布哈拉)止,约合350万平方公里。春夏两季,察合台住在阿力麻里和忽牙思,秋冬两季,他则迁移到篾鲁疾克。
1222年,察合台成立汗国,在建国后其制定了精密的札撒(蒙语,法令)。据传,前来汗国的旅者只要接近他的军队,在任何道路都不需要保镖,其境内妇女在顶着黄金器皿行走的时候也不用害怕。但部分札撒过于严苛,比如“禁止按照割喉方式杀羊”的条令就当地的穆斯林苦不堪言,由于与自己信仰相悖,很多穆斯林只能吃腐肉以遵守教条。察合台所在的天山南部和中亚河中地区,是当时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并且是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主要穿行地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广泛的经济规模。在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死后,察合台的宫阙成为了全人类的核心,很多人会不远万里跋涉来朝拜他。 1242年,察合台病逝,按照成吉思汗、窝阔台和察合台本人的遗嘱,察合台之妻耶速伦、汗国大臣哈巴失·阿迷的·木勒克拥立察合台之孙合剌旭烈兀即位。
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即位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贵由与察合台之子也速蒙哥交好,便认为有儿子不应该立孙子继位,便委任察合台之孙也速蒙哥执掌国政。
1251年,孛儿只斤·蒙哥即位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也速蒙哥反对蒙哥继位,蒙哥便以察合台先前遗嘱为由,命合剌旭烈兀回到封地复为君主,但合剌旭烈兀在回归途中遇害,蒙哥便推举合剌旭烈兀子木八剌沙即位,其因年幼,又令合剌的寡妻斡儿吉纳摄政并处死也速蒙哥。
史学家刘迎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中指出,此阶段西北诸王中特别是钦察汗国实力的增长,逐渐削弱了朝廷对今中亚地区和钦察草原的控制,但察合台在内的诸汗国依旧与蒙古帝国保持着藩属关系。
汗国中兴
1260年,忽必烈即位,命自己的属臣、察合台后人阿必失合、哈萨儿前往察合台汗国代替即位,但两人都在途中被与忽必烈争夺汗位的阿里不哥一派扣留,阿里不哥则派阿鲁忽(察合台第六子拜答里之子)前往掌管察合台汗国。阿鲁忽从斡儿吉纳手中夺去了权力,控制了察合台汗国全境,并转而与忽必烈、孛儿只斤·旭烈兀(伊利汗国创建者)结成同盟,而阿里不哥则与孛儿只斤·海都(窝阔台汗国创建者)结成了反对忽必烈继承汗位的同盟。 同年,阿里不哥出兵攻打阿鲁忽。阿鲁忽战败逃往撒麻耳干,阿里不哥占领了阿力麻里。为了报复阿鲁忽对自己的背叛,阿里不哥派兵在察合台汗国四处劫掠,到处屠杀曾归附过阿鲁忽的士兵,其残暴程度令随从者们哗然,纷纷弃之而去。阿鲁忽趁机派兵攻打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不敌,只好释放了被自己俘在阿力麻里的斡儿吉纳和汗国大臣马思忽惕伯,来换取阿鲁忽退兵,之后还政于阿鲁忽,不久便归降忽必烈。在忽必烈的支持下,阿鲁忽娶斡儿吉纳为妻以稳定汗国内部各宗族势力,并任命马思忽惕伯为财政大臣。马思忽惕伯的执政大大提高了察合台汗国的税收,阿鲁忽势力大增。忽必烈随即任命阿鲁忽统治从阿尔泰山到阿姆河的大片领土。
勒内·格鲁塞在他所著的《草原帝国》中指出,阿鲁忽在其执政期间令察合台汗国脱离了蒙古大汗的控制,称阿鲁忽为察合台家族尝试独立统治的第一人。
争端再起
1264年,阿鲁忽去世,斡儿吉纳立自己的儿子木八剌沙(哈剌旭烈兀之子)继位。忽必烈让八剌(察合台之子木阿秃干之孙,也孙笃哇之子)监国,但八剌用阴谋夺取了木八剌沙的汗位,成为察合台汗国的统治者。忽必烈顺势册封八剌为察合台汗,令其与自己左右夹击以牵制海都。八剌与海都在锡尔河畔大败海都,并占领了他的—部分领土。忙哥帖木儿(金帐汗国第五代汗)派兵增援海都,海都再次与八剌交战,结果八剌大败。战后,海都向八剌伸出了友谊之手。
1269年,海都、八剌在塔剌思草原会盟并决定:河中地区三分之二归八剌所有,三分之一归海都和忙哥帖木儿管辖;由八剌明春带领军队进攻伊利汗国阿八哈汗(伊利汗国第二代汗)。会上还决定诸王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忽必烈。塔剌思会盟后,八剌与海都结为“安达”(蒙语,义兄弟),但察合台汗国也从此开始走入了其他势力附庸的道路。
1270年,在海都的指挥下,八剌与钦察进军伊利汗国的呼罗珊地区(今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境内地区),阿八哈汗采用“诱敌深入”的策略,大获全胜。八剌在交战中被飞矢射中。海都在收到八剌的求救后,非但没有伸以援手,反而包围了八剌的营地,八剌于当晚被害。木八剌沙率众投靠了海都。八剌的四个儿子和阿鲁忽的两个儿子联合,想要摆脱海都的控制,皆失败。
1271年,海都推立聂古伯(察合台之孙,撒班之子)即位察合台汗,但聂古伯也企图摆脱海都的控制,海都便杀死了他又立不合帖木儿(木阿秃干玄孙,哈答迷之子)为察合台汗。不合帖木儿即位当年便死去,海都又立笃哇(八剌之子)为察合台汗,笃哇继位之初,积极参与海都的反忽必烈同盟,称为他忠实的臣属和助手。
摆脱附庸
1294年,忽必烈去世,铁穆耳即位元王朝君主。自此,海都应对策略反守为攻。1301年,双方会战于合刺哈塔,海都战败,受伤并死于撤退途中。在长达数年之久的征战中,笃哇在同盟中的地位仅次于海都,在窝阔台汗国,已经没有人能在威信和才干方面能够填补海都留下的空位,同样也没有人能够抵消笃哇对自己汗国的影响。于是,海都之子察八儿被笃哇推举为窝阔台汗,自此主仆易位,窝阔台汗国成为察合台汗国的附庸。
1303年,笃哇向铁穆耳示好,遣使至元朝廷“请命罢兵,通一家之好”,同时与之密谋瓜分窝阔台汗国的领土。
1304年,笃哇大掠窝阔台汗国西部土地。1306年,笃哇与察八儿会战于撒麻耳干和忽毡之间,铁穆耳越过阿尔泰山,率军夹击察八儿。察八儿被迫投降笃哇,笃哇遂占据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分领土。驰骋中亚、威胁元王朝边境40余年的窝-察同盟至此终了。 笃哇作为可汗的时期,察合台汗国疆域几近达到最辽阔时期,其领土包括了塔里木盆地周围诸绿洲和中亚河中地区,还包括了亚洲中部最大的草原准噶尔盆地和中亚草原。
迫临分裂
1306年,笃哇病逝,其子宽阁继位,只在位18个月。一部分蒙古宗王拥立察合台之子木阿图的后代塔里忽为君主。但不管祖源是多么亲近,在笃哇诸子都不会允许察合台的汗位落到入外家之手。1309年,笃哇的幼子怯别于一次宴会上刺杀了塔里忽,而笃哇的长子也先不花依照惯例,继承了汗位。1318年,怯别即位。
同胞之间刺杀上位,预伏了察合台汗国之后血腥的权力斗争,也成了其行将分裂的原因之一。
怯别统治期间迁都卡尔什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希),将察合台汗国统治中心由游牧地区迁往更适合农业和集权统治的河中地区。渴望显赫武功的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怯别的举措,而守旧贵族们指责统治者违弃祖先遗训,同样农业地区的封建贵族能获得与自己平起平坐的特权也令他们不满——这便是其分裂的另一个原因。
怯别过世后,汗位先后由怯别的弟弟燕只吉台、笃来帖木儿与答尔麻失里继承。
1334年后,在答儿麻失里的统治时期,察合台汗国武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在位期间不仅出兵阿富汗,远征印度,而且也大大促进了与中亚、西亚的贸易往来。由于答儿麻失里不再恪守蒙古祖先规矩,皈依伊斯兰教,引起许多贵族大臣的不满,最终笃来帖木儿之子不赞夺取汗位。次年,不赞被堂弟靖克失夺位。1338年,靖克失又被其弟也速帖木尔夺位。1324年,身为察合台汗国贵族、窝阔台后裔、察八儿之子的阿里夺得汗位。趋于分裂边缘的察合台汗国之后又经历了宽阇之孙马黑麻、不合帖木儿重孙和赞两位君主的统治。其中末位君王和赞暴虐无比,任情杀戮,终于巴鲁刺思部的埃米尔(贵族头衔,汗国中仅次于汗的职位)合札罕发动了反叛。
1345年,两军在哈儿伯平原交战,和赞获得了胜利。在获胜后,和赞至哈儿昔驻冬。1347年,合札罕得知了和赞驻地的情况后,率领前来,和赞没有防范,随即战败身亡。
合札罕虽然弑君,但仍未有称汗的打算。他在击败和赞之后,对和赞的家庭表现出了同情和仁慈。史学家刘迎胜认为,和赞纵然残暴且不为后人同情,但与察合台分裂后的诸多后嗣君王相比,称得上是最后一位真正享有权威的察合台汗王。
随着巴鲁刺思埃米尔合札罕、杜格拉特埃米尔播鲁只的势力壮大,察合台汗国结束了大一统时期,转而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政权。
西察合台汗国
巴鲁剌斯部掌权时期
1347年,为了便于牵制察合台系诸王势力,合札罕从势力较为庞大的窝阔台贵族中选择海都之孙、察八儿之子答失蛮(又译为答失蛮察、达尼斯乃赤)即位。此时的东察合台立笃哇之孙、埃米尔火者之子秃黑鲁·帖木儿为汗。1350年,合札罕为了让西察合台政权更为正统,便废黜答失蛮,立笃哇之孙、速儿合秃斡兀立之子拜延忽里即位。 1357年,合札罕被暗杀,其子米儿札·乌巴都剌继承父权,因其与拜延忽里之妻可敦有染,便暗杀了拜延忽里,于1358年拥立也速帖木尔之子帖木儿沙即位。米儿札的行为引起了巴鲁刺思部哈吉、速勒都思部巴颜的反对,起兵驱逐米儿扎,杀死帖木儿沙。
1360年,西察合台被秃黑鲁·帖木儿短暂统一。
1362年,秃黑鲁·帖木儿逝世,其子也里牙思和卓退回伊犁继承汗位。次年,合札罕之孙迷里忽辛拥立宽阇之孙、马黑麻之子阿的勒即位。此时,日后的帖木儿帝国创建者——跛子帖木儿正是迷里忽辛的政治、军事伙伴,随着跛子帖木儿的势力壮大,西察合台汗国的历史道路也趋于末尾。
帖木儿帝国附庸时期
1363年,迷里忽辛-帖木儿集团废黜了阿的勒,推立了笃哇后裔、燕只吉台之孙合不勒沙(又译为哈比勒沙,一说为喀普尔西阿特)为汗。
1369年,帖木儿战胜迷里忽辛,次年处死合不勒沙,自立为苏丹,西察合台汗国自此名存实亡。之后帖木儿又立昔兀儿海迷失、麻哈没的为其傀儡政权的“当政者”。1402年,麻哈没的亡,未立新汗,自此西察合台汗国灭亡。
东察合台汗国
汗国初期
1347年,杜格拉特部的埃米尔播鲁只,苦苦找寻到笃哇之孙、埃米尔火者之子秃黑鲁·帖木儿,并立其为汗。1358年,西察合台汗被杀、河中地区诸王林立的状态下,秃黑鲁·帖木儿趁此机会于1360年迅速统一了西察合台全境,并立其子也里牙思和卓为河中总督。
1362年,秃黑鲁·帖木儿逝世,其子也里牙思和卓退回东察合台汗国即位。而此时的杜格拉特部的埃米尔由忠君的播鲁只变为了其子——权臣哈马儿丁。也里牙思和卓死后,哈马儿丁起兵篡权,一天之内屠杀了秃黑鲁·帖木儿的十八个儿子,夺取了汗位。在哈马儿丁12年的统治生涯里,东察合台汗国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帖木儿帝国争夺河中地区控制权。
“别失八里”时期
1389年,哈马儿丁死后,杜格拉特部埃米尔、播鲁只之子忽歹达扶持黑的儿和卓即位。黑的儿和卓执政时期决意恢复察合台汗国昔日的版图,也因此将都城由阿力麻里迁至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又因为与帖木儿交战战败而逃往库车(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再次迁都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内)并承认了帖木儿帝国在河中地区的地位。之后通过和亲的办法与帖木儿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
黑的儿和卓之后,察合台后代中还有若干人称汗,但再也没有机会再涉足河中地区,自秃忽鲁帖木儿父子两代统一察合台汗国的努力失败后,察合台汗国的西部逐渐发展为帖木儿帝国,其东部则演变为明代西域各“地面”(明朝对其周围国土面积较小的国家的称谓),风光难再。
“亦力把里”时期
1418年,纳黑失只罕被侄子歪思所弑,歪思自立为王,建都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市),忽歹达被迫到麦加朝圣,并亡于麦地那,自此东察合台汗国彻底摆脱了杜格拉特部的干政。歪思汗多次与瓦剌交战,并将东察合台汗国的农业系统推向巅峰。
1429年,歪思汗病逝,其子羽奴思和也先不花二世为争夺汗位而兵戎相见。次子也先不花二世在各位宗王的扶持下登上汗位,史称也先不花二世,长子羽奴思则投靠了帖木儿帝国汗王兀鲁伯。也不花二世在位其间多次击退了羽奴思及兀鲁伯汗的进攻。
1462年,也先不花二世逝世,其子笃思忒·马黑麻继位,但马黑麻轻浮好战,在位7年便去世了。1469年,其子怯别·苏丹乌黑阑继位。1472年,怯别·苏丹乌黑阑被人暗杀,羽奴思成为东察合台汗国君主。
羽奴思在位其间趁帖木儿帝国内乱,将塔什干地区收为自己的殖民地,并于1484年正式划入自己汗国的势力范围。羽奴思在其统治末年放弃了游牧生活,计划在塔什干颐养天年。曾经追随他的家族大臣认为羽奴思背弃了祖宗的遗志,以之为耻,并带着羽奴思的次子阿黑麻离开了他。
羽奴思去世后,长子马哈木继位。1488年,帖木儿帝国开始与马哈木争夺塔什干地区,马哈木战胜后不久,被乌兹别克汗国的创建者默罕默德·昔班尼暗杀。自此东察合台汗国彻底失去了吐鲁番之外的全部统治区域。
“土鲁番”时期
在马哈木统治蒙兀儿斯坦地区的同时,此前分离出来的游牧政权也将阿黑麻拥立为伊犁及吐鲁番等地的统治者,两政权并存。
阿黑麻在位期间,多次与契丹王朝后裔、明朝哈密国忠顺王罕慎争夺哈密,在明王朝的军事威胁下,最终将其占领的哈密退还给罕慎。
阿黑麻去世后,其子满速儿继位,满速儿之后其子沙即汗位,沙汗之后其堂弟马速即位。其间终未收复东察合台旧地,委身于阿黑麻所统治的吐鲁番地区。
1570年,马速在与叶尔羌汗阿不都·克木(同属苏丹阿黑麻之后,马速的堂侄)的交战中战败被俘,从此吐鲁番地区归于察合台汗国最后一任王朝——叶尔羌王朝的统治之下。
叶尔羌汗国
在满速儿及其后人在吐鲁番地区延续察合台汗国统治的同时,阿黑麻之子、满速儿之弟赛德开始了叶尔羌王朝的建立。
收复故地
1514年,赛德汗在朵豁剌惕部埃米尔阿巴癿乞儿手中夺回了祖上统治的旧地,成为喀什葛尔地区的首领,与兄满速儿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赛德去世后,其子阿不都·拉失德继位。
1565年,拉失德病逝,阿不都·克木即位。1570年,阿不都·克木派遣四个弟弟琐非、马黑麻、阿都剌因和忽雷失·苏丹率军东征吐鲁番时期的东察合台汗国,西域重新统一。叶尔羌汗国疆域几乎重归了察合台先祖们统治时的盛况:东至明朝的嘉峪关;南抵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与乌思藏的拉达克、博洛尔相邻;西包帕米尔,与莫卧儿帝国相邻,以阿赖山与乌兹别克汗国为界;北以天山山脉与哈萨克、吉尔吉斯、瓦剌为界。 1592年,阿不都·克木去世,其弟马黑麻即位。马黑麻汗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加强,并不再遵守蒙古古老的传统:“谁年长,谁就被认为是汗和可汗。”他把弟弟阿都刺因远派到吐鲁番,计划让自己的直系血脉延续叶尔羌汗国的统治。随着汗王的权力提高,叶尔羌汗国在马黑麻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影响着广大的西域和中亚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乌什、库车、察力失和吐鲁番直至哈密城,以及和田、色勒库尔,直至拉拉矿(巴克达山的红宝石采矿场)这些领地都用马黑麻的所铸制的货币。
几度分合
1609年,马黑麻逝世,长子阿黑麻继位。由于阿黑麻的继位违背了蒙古古老传统“长者为汗”的原则,因此汗族成员经常为争夺汗位造成国内震荡。1610年,拉失德第十二子、马黑麻叔父阿都剌因在汗国东部自立为汗。1614年,拉失德汗之孙、羽奴思苏丹之子、阿黑麻之堂兄沙拉夫·丁占据喀什噶尔被推立为汗,并且按照蒙古古老的传统,沙拉夫·丁继承汗位比阿黑麻更为“合法”,阿黑麻汗立即派军镇压了这次反叛。但是不久,阿克苏总督拉失德汗的重孙、阿黑麻汗的女婿亦思干答儿苏丹又举起叛旗,阿黑麻亲率大军前往镇压。
1618年,阿黑麻于出猎时被叛乱的埃米尔所杀,并拥立忽来失(拉失德汗之孙、羽奴思之子)为汗,占据叶尔羌。此时,喀什噶尔的埃米尔们又拥立阿黑麻汗次子阿不都·拉提甫为汗,并进军消灭了忽来失苏丹政权。
1630年,拉提甫去世,埃米尔们立其侄苏丹阿黑麻即位,但按照传统,喀什噶尔的总督苏丹马合木更应该继承汗位,于是苏丹马合木两次出兵夺位,终于占领了叶尔羌,登上汗位。苏丹阿黑麻汗逃往阿克苏。
在叶尔羌地区汗位频繁更迭的同时,汗国东部则被阿都刺因汗稳定的统治着。1634年,阿都剌因去世,长子阿不都·拉哈继位。他出兵进攻阿克苏,阿黑麻只好前往叶尔羌,求助于马合木。不久,马合木谋杀阿不都·拉哈,阿黑麻重新被拥上汗位。
阿不都·拉哈汗出兵攻打阿黑麻,便很快攻下喀什噶尔。阿黑麻汗见大势已去,便投靠了河中地区的贾尼王朝,不久就死于战乱。而阿不都·拉哈汗则顺利重新统一了分裂已久的叶尔羌汗国。
统一叶尔羌汗国后,阿不都·拉哈移居喀什噶尔,任命他的长子尧勒巴斯为当地的总督。尧勒巴斯是一位极具野心的王子,他曾参与埃米尔们发动的政变,企图夺取父位。政变失败后,他表面上很敬顺自己的父亲。在1655年叶尔羌汗国与瓦剌的尼雅截击战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军事实力。自此以后,尧勒巴斯汗公开干预朝政。最终于1667年,阿不都·拉哈汗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以朝圣为由离开汗位,后死于国外。同年,尧勒巴斯登上汗位,阿都剌因第四子、阿不都·拉哈之弟伊思玛业勒被阿克苏地区的埃米尔拥立为汗。两位汗王在执政期间多次交战,并且也引来了瓦剌内部两派势力加入,其中僧格支持尧勒巴斯汗,厄勒丹支持伊思玛业勒汗,最终以尧勒巴斯汗-僧格一派赢得胜利而告终。
1668年,僧格为了控制叶尔羌,授意下厄尔喀伯克策动埃米尔造反,杀死了尧勒巴斯汗,推立其子阿不都·拉提夫为汗。然而尧勒巴斯汗的支持者与新汗一起杀死了叛乱的埃米尔。厄尔喀伯克得知后,迅速派人去阿克苏请伊思玛业勒汗向叶尔羌进军。阿不都·拉提夫汗逃往喀什噶尔。
1670年,伊思玛业勒进入叶尔羌城,宣布登基叶尔羌汗位,并派人处死了逃至喀什噶尔的尧勒巴斯汗的后嗣。
王朝终章
1678年,叶尔羌汗国的东部地区被迅速崛起的准葛尔汗国吞并。1680年,准葛尔汗国统治者噶尔丹派出12万骑兵,经阿克苏、乌什,直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俘虏伊思玛业勒汗及其家属送往伊犁,叶尔羌政权灭亡。此后,准葛尔汗国在叶尔羌汗国领地先后推立了阿都剌因之子巴拜的三位儿子:阿卜都·里什特、马哈麻特·额敏、马哈麻特·木明,以及马哈麻特·木明之子阿哈玛特作为其傀儡政权的代理人。
1700年,阿哈玛特苏丹去世,准葛尔汗国不再扶立察合台后嗣继承汗位,将叶尔羌汗国完全变为自身疆域的一部分。自此,在中亚等地区驰骋400余年的察合台血脉不复闻名,如同黄金家族建立的其他汗国一样,沉入西域茫茫大漠之中。
疆域变化
统一时期
察合台在继承封地后,先后征服了河中地区和突厥斯坦诸地,统治疆域包括了现中亚河中地区、新疆大部分地区乃至今阿富汗部分地区。在至答儿麻失里执政时期,武力昌盛,版图达到极盛。
西察合台汗国
西察合台统治时期,其版图在今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即以河中地区为中心的区域,也是阿拉伯人称之为“马维兰纳儿”的缘由。
东察合台汗国
初期,秃黑鲁·帖木儿统一全境,东察合台版图包括了哈实哈儿、塔什干、布哈拉与整个河中地区,出使西域归来的明使陈诚概述为:东连哈密,西至撒马儿罕,南至于阗,北与瓦刺相接。
中期,汗国统治者基本以亦力把里本部为其政权的主要统治疆域,外围包括塔里木盆地周围、帕米尔高原、西费尔干地区及吐鲁番盆地。
后期,苏丹满速儿即位后,东察合台汗国疆域为:东至哈密,西至曲先(今库车),北抵天山北部的瓦剌,南至西藏。
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在马黑麻汗时期统一,归并了吐鲁番地区,疆域囊括了东迄哈密、西到哈实哈儿(今新疆喀什)的广大地域。
随着瓦剌的崛起、准葛尔汗国的蚕食,至阿卜都·里什特即位时期,叶尔羌汗再无实权,叶尔羌汗国也沦为准葛尔疆土的一部分。
内政特点
初期
汗国初期带有浓厚的蒙古草原政权的二元特点,即“突厥-蒙古式政体”,其主要特征为:在政治观念上,表现为对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统治合法性的认同;在军事上,是从游牧部落传统的“十进制”军队制度发展而来的军队组织;在行政体制上,将整个由怯薛(蒙语,侍卫)制度中进化而来的军事—行政官僚组织,镶嵌入被征服定居社会中原有的文官体系中建构出新的“二元制”的统治阶层。 中期
与元王朝汉化、伊利汗国突厥化类似,渐习惯了定居生活的察合台汗王本身渐渐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热心参与者,由怯别汗开始,积极向统治地区当地权贵靠拢,而蒙古汗王与在定居生活的上层社会同质化的过程中,两者最终选择倒向了在中亚地区扎根更深的伊斯兰势力,由其统治者的称谓——苏丹便可直接体现。 后期
在叶尔羌时期,察合台后嗣建立的政权成为了历史上诸多的苏丹国之一。政教合一与统治者对农业发展的着重,加强了察合台-叶尔羌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但蒙古民族“立长大于立嗣”的长期传统又导致当权者惶惶不安,政权内部屡次陷入兄弟、叔侄争权的循环,这也是汗国几次分裂的主要起因,乃至最终覆灭的原由。
外交关系
与蒙古各汗国
蒙元王朝
“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是大蒙古国及以后元朝的定制,在其政权早期,察合台汗国君主不光是察合台领地的统治者,还是大蒙古国镇守西域边关的宗王。
窝阔台即位时,极为尊重察合台,尊之为皇兄。直至蒙哥时期一直视蒙元为宗主国。
忽必烈即位后,察合台汗国在窝阔台汗国的影响下多次与元王朝交战。
铁穆耳即位后不久,察合台汗国再度尊崇元王朝为宗主国。
伊利汗国
1269年,塔剌思草原会盟并决定:河中地区三分之二归八剌所有,三分之一归海都和忙哥帖木儿管辖;由八剌明春带领军队进攻伊利汗国。在两国交恶的短暂阶段,察合台汗国也先不花曾下命阻断中西陆路交通,察合台汗国扣留了大批往来于途的元朝和伊利汗国的使臣,足以见证三国往来之频繁、交流之密切。
窝阔台汗国
在四大汗国分封初期,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一直为同盟关系。
1269年,塔剌思草原会盟后,察合台汗国从此臣属于窝阔台汗国。1301年,海都去世后,笃哇扶持察八儿为窝阔台君主,把窝阔台政权变为自己的附庸。1309年前后,察合台汗国与元王朝瓜分了窝阔台汗国,成为了两国的外交终点。
金帐汗国
1269年,塔剌思草原会盟后,两国结为同盟。
1301年,察合台汗国与金帐汗国在内的蒙古诸汗国间的约和,共同成为蒙元的附属藩国。
中原王朝(明、清)
黑的儿和卓为汗时,曾入贡到达明朝首都南京。此后明朝皇帝很重视与东察合台汗国的入贡,并着眼利用汗国的政治军事位置,使之牵制漠北草原上的北元政权。而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看来,对明朝的“入贡”则主要为了经济实惠,以换回优厚的“回赐”。由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支持,明朝的西域贸易也一直保持着繁盛,以反哺察合台地区的经济营收。
吐鲁番统治时期的阿黑麻曾与明朝争夺哈密,以将哈密还明朝忠顺为结束。之后东察合台汗国对明朝闭关绝贡,四年后才恢复。同样,1516年时,明朝因对满速儿汗的行为不满,再度闭关绝贡。汗国经济上也受到巨大损失,满速儿汗的统治地位也遭到动摇,直至嘉靖皇帝即位岁贡恢复往年。
阿不都·拉哈汗统治时期,正是明朝与清朝交替时期,他对清朝继续执行对明朝的政策,顺治皇帝特加赏赐,并降诏褒奖:“自此以后,着五年一次来贡。”叶尔羌汗国与清朝也由此建立了固定的朝贡关系。
经济发展
货币
蒙古征服以前,中亚地区很少使用纯银铸币,在察合台汗国统治其间的1240年至1250年,阿力麻里地区最早出现了银币的锻造记录,前苏联出土的古钱币也说明,阿力麻里是蒙古时代忽阐河以北草原城镇中银币的最早锻造地。
早期主要是仿制花刺子模的币形,钱币的正面为经文,背面印有最大斡耳朵,但只有打造地和年份,没有统治者的王名,主要有金币、铜币两种材质。其中,金币的成色比较低,含金量为60%-70%,主要是为了便于流通。铜币包括铜币和镀银铜币两种。中期钱币仍然没有统治者的姓名,印有有趣的印戳符号和其他的装饰花纹,主要以银币为主铜币为辅。晚期,主要指怯别的币制改革以后第一次印有统治者的姓名,有时间和打造地点,与早期、中期看上去迥然不同。货币统一了各地区的普遍价值尺度,也促成了察合台汗国完成政治统治一元化的进程。
土地
在叶尔羌汗国时期,汗国国有土地“塔哩雅沁地亩”收获的粮食,要有50%交给国家;私有土地,即清朝文献中的“原垦民田”,其所有者要向汗国统治者交纳收获量的十分之一;瓦各夫土地,即伊斯兰教寺院、墓地和学校所有的土地,主要是历代统治者所赐的公地,官员或地主的献地,由汗王设立木特斡里这一官职监护瓦各夫财产,并从中捞取许多外快。
农业和畜牧业
叶尔羌汗国的农业是粗放的,技术比较落后,畜牧业则占有更重要的经济地位。在其统治喀什噶尔地区之后,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但随着蒙古人向定居农业生活的过渡,畜牧业发生了相对的衰落。 工业
玉石是察合台汗国的主要输出商品。葡萄牙人鄂本笃详细记载了叶尔羌汗国内的玉矿地点、品位高低、矿权所有、租赁方式、开采方法、工人。
手工业
我国的西域史学家魏良弢在参比蒙古进入西域前喀喇汗王朝的情况和清统一天山南北后的情况,认为察合台汗国时期手工业生产还包括了棉纺织业(主要用于做衣帽)、毛纺织业(毯、毡、织品)、丝绸业(衣饰)、皮革业(靴鞋及其他用具)、锻造业(农具及日常用品)、木器业(工具及饮食用具)、兵器业(刀、枪、斧、剑、锁子甲、弓、箭等)、冶炼业(主要为铁、铜)、玻璃业及陶瓷业等。同时,在出土的察合台时期货币也可以佐证期间确有较为发达的手工业。
金融
在沙·马合木·札剌思所著的《编年史》中,也屡次提到了高利贷在其境内有发展的痕迹。在史官的记录中,称赞汗的公正时都提到他们能限制或制裁高利贷者,如阿不都·哈林汗和马黑麻汗。
商贸
在汗国境内,鄂本笃赞美叶尔羌城:商人来往就像河里的游动的鲫鱼,城内百货交汇,已然是一座著名的商贸之城。对于国际贸易,察合台汗国几乎是中原王朝与西方商贾的必经之路,同北部一些游牧汗国也有一定的贸易往来,多是畜产品与农产品及手工业品的交换。汗国设立关卡,对过境商队课以厘税,也是中央或地方的财政收入之一。 宗教发展
成吉思汗时期,统治者奉行宗教兼容的政策,各种宗教可以自由传播、不受限制,察合台汗国也是如此。
萨满教
征服初期的蒙古统治者仍然是萨满教徒。但在其在教义上,萨满教还没有发展到排他的程度,所以统治者也采用了一种普遍宽容的宗教政策。汗国统治者和蒙古游牧民在一个较长时期里保持了他们的游牧生活方式,较少接触定居民族的先进文化,所以萨满教信仰得以较长时间地维持下来。
伊斯兰教
14世纪中叶,秃黑鲁·帖木儿改宗伊斯兰教,并在蒙古部民中积极推行,甚至强迫16万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教活动得到秃黑鲁的政治扶持与财力援助。并在并在库车为“库车伊斯兰教社团”修建了一座大哈尼卡(伊斯兰教讲经堂)。在14世纪晚期,察合台后王黑的儿和卓发动了对吐鲁番地区的“圣战”,并强迫当地居民皈依伊斯兰教。
1473年,羽奴思汗发兵攻占哈密,强迫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不从者被掳卖为奴,或远卖至撒马尔罕。16世纪初,哈密地区最终被察合台汗国征服,至此,西域全境民众几乎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彻底完成了伊斯兰化改宗进程。
基督教
景教:即基督教聂思托里派,其信仰在察合台汗国初期达到一个高峰,之后随着汗国内部权力斗争的加剧,伊斯兰教的迅速扩张挤占了景教原本就式微的范围,之后逐渐销声匿迹。
天主教:元初,罗马教廷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向东方传教,而察合台汗国是中西交通的关键之地,有些天主教徒便滞留其境内,建立了教会,并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于首府阿力麻里建造了一座十分华丽的大教堂。
佛教
察合台汗国初期,在别失八里和昌八剌一带,佛教十分盛行。在东察哈台建立之前,佛教也一度是察哈台的一大宗教势力,甚至导致库车地区的少数穆斯林难以立足,后在秃黑鲁·帖木儿的许可下,一支由50人组成的“库车伊斯兰教社团”毁坏各地的佛寺石窟,或将其改建为礼拜寺,焚毁佛经典籍,捣毁佛像及其他珍贵文物。许多不愿放弃信仰的僧侣被迫逃亡吐鲁番。
约1360年,阿力麻里的蒙古贵族乘机发动了抵抗伊斯兰教的叛乱,库车等地佛教徒闻讯后,亦积极组织各种抵抗活动。但是,叛乱很快就被秃黑鲁派部队镇压下去,察合台汗国境内的大部分佛教徒被驱逐到外地,流传了千余年的龟兹佛教文化从此中断,并遭到彻底毁灭。
道教
察合台汗国也有道教活动的痕迹。察合台留驻阿力麻里的汉人工匠张公对丘处机说道:“弟子所居营三坛四百余人。晨参暮礼,未尝懈怠。”他曾延请丘处机,让他的“坛众得以请教”。
语言文字
察合台语是14世纪以后,居住在今天山南北和中亚地区操突厥语言的部族和部落,广泛使用一种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影响下形成的书面语言,最先在察合台及后裔统治地区形成的,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兹别克五种民族语言文字的前身,从察合台汗国后期开始使用察合台语。
“察合台文”在帖木儿汗国时代被广泛使用,以察合台文创造的文学作品也日渐丰富,如《爱情篇》《先知传》《四卷诗》《五卷诗》《赖世德史》《编年史》《寻求真理之友》等作品,其行文方式、书写规范、使用规则直接影响着我国新疆地区,延续至今。
艺术影响
我国新疆地区民族歌舞艺术极具地域特色,自古就享有盛名,到叶尔羌时期到达一个新高度。赛德、拉失德等汗王均提倡诗歌、爱好写诗,这对于当时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氛围下创作了很多著名的史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著名史学作品有米儿咱·海答尔的《赖世德史》、赫尔克提的《劳动与爱情》等,而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十二木卡姆》套典,直到今天仍为维吾尔人民所喜爱。
《十二木卡姆》是融歌、乐、诗、舞为一体的艺术经典作品,其纳入木卡姆音乐、诗音乐和麦西来甫音乐;在唱词上收录纳瓦依、阿塔依等诗人的经典作品。这一大型古典套曲是吸收、融合与创造的文化模式运行最典型的实证,是我国新疆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财富之一。
社会习俗
察合台汗国统治下的多个民族,其生产、生活方式逐步稳定,形成了现代新疆地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活方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等特色节日,还有麦西来甫、阿肯弹唱、赶巴扎等特色活动。按照伊斯兰习俗,人们对婴儿命名、婚礼、葬礼都有严格的规定。
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影响到日后的新疆地区,尤其是南疆地区,直至今日。
君主年表
察合台汗国历代君主
|
察合台 | 1222-1242年 | 成吉思汗次子 | |
合剌旭烈兀 | 1242-1246年 | 察合台之孙,木阿秃干之子 | |
也速蒙哥 | 1246-1251年 | 察合台五子 | |
木八剌沙 | 1251-1260年 | 合剌旭烈兀之子 | 其间为其母斡儿吉纳摄政 |
阿鲁忽 | 1260-1265年 | 察合台之孙,拜答里之子 | |
木八剌沙 | 1265年 | 合剌旭烈兀之子 | 复位,与八剌共同执政,同年9月退位 |
八剌 | 1266-1270年 | 木阿秃干之孙,也孙笃哇之子 | |
聂古伯 | 1270-1271年 | 察合台之孙,撒班之子 | 被阔窝台汗国掌控 |
不合帖木儿 | 1272年 | 木阿秃干玄孙,哈答迷之子 | 被阔窝台汗国掌控 |
笃哇 | 1272-1306年 | 八剌之子 | 被阔窝台汗国掌控,后令阔窝台汗国成为其附庸 |
宽阇 | 1306-1308年 | 笃哇之子 | |
塔里忽 | 1308-1309年 | 木阿秃干玄孙,哈答迷之子 | |
也先不花 | 1039-1318年 | 笃哇之子 | |
怯别 | 1318-1327年 | 笃哇之子,也先不花之弟 | |
燕只吉台 | 1327-1330年 | 笃哇之子,怯别之弟 | |
笃来帖木儿 | 约1331 | 笃哇之子,怯别之弟 | |
答儿麻失里 | 1331-1334 | 笃哇之子,笃来帖木儿之弟 | 信仰伊斯兰教后更名为阿拉丁 |
不赞 | 1334-1335年 | 笃来帖木儿之子 | |
靖克失 | 1335-1338年 | 笃哇之孙,也不干之子 | |
也速帖木尔 | 1338-1342年 | 笃哇之孙,也不干之子,靖克失之弟 | |
阿里 | 1342年 | 窝阔台后裔,察八儿之子 | |
马黑麻 | 1342-1343年 | 宽阇之孙 | |
和赞 | 1343-1347年 | 不合帖木儿重孙 | |
西察合台汗国历代君主
|
答失蛮 | 1347年—1348年 | 窝阔台后裔,窝阔台五子合失之孙 | 实际掌权为合札罕 |
拜延忽里 | 1348年—1358年 | 笃哇之孙,速儿合秃斡兀立之子 | 实际掌权为合札罕 |
帖木儿沙 | 1358年 | 也速帖木尔之子 | 实际掌权为合札罕之子米儿札·乌巴都剌 |
阿的勒 | 1363年 | 马黑麻之子 | 实际掌权为合札罕之孙迷里忽辛与跛子帖木儿 |
合不勒沙 | 1363年—1370年 | 燕只吉台之孙 | 被帖木儿处死,此后西察合台汗国成为附属帖木儿帝国的傀儡政权 |
昔兀儿海迷失 | 1370年—1384年 | 答失蛮之子 | |
麻哈没的 | 1384年—1402年 | 昔兀儿海迷失之子 | |
东察合台汗国历代君主
|
秃黑鲁·帖木儿 | 1347-1363年 | 笃哇之孙,埃米尔火者之子 | 由杜格拉特部播鲁只推立,1360年统一察合台汗国 |
也里牙思和卓 | 1363-1365年 | 秃黑鲁·帖木儿之子 | |
哈马儿丁 | 1365-1389年 | 非察合台后嗣,播鲁只之弟 | 篡权自立,被帖木尔帝国推翻 |
“别失八里”时期 |
黑的儿和卓 | 1389-1399年 | 秃黑鲁·帖木儿之子,也里牙思和卓之弟 | 实际掌权为播鲁只之子忽歹达 |
沙迷查干 | 1403-1408年 | 黑的儿和卓之子 | 实际掌权为忽歹达 |
马哈麻 | 1408-1415年 | 黑的儿和卓之子,沙迷查干之弟 | 实际掌权为忽歹达 |
失儿·马黑麻 | 1415年 | 马哈麻长子 | 被忽歹达废黜 |
纳黑失之罕 | 1415-1418年 | 黑的儿和卓之子 | 实际掌权为忽歹达 |
“亦力把里”时期 |
歪思 | 1418-1437年 | 马哈麻之孙,失儿·阿里乌黑阑之子 | |
也先不花二世 | 1437-1462年 | 歪思之子 | |
笃思忒·马黑麻 | 1462-1468年 | 也先不花二世之子 | |
怯别·苏丹乌黑阑 | 1469-1472年 | 笃思忒·马黑麻笃思忒马黑麻之子 | |
羽奴思 | 1472-1486年 | 歪思之子,也先不花二世之兄 | |
苏丹马哈木 | 1486-1508年 | 羽奴思长子 | 亡于乌兹别克汗国入侵 |
“土鲁番”时期 |
苏丹阿黑麻 | 1487-1503年 | 羽奴思之子,苏丹马哈木之弟 | 吐鲁番地区统治者 |
苏丹满速儿 | 1504-1545年 | 苏丹阿黑麻之子 | 吐鲁番地区统治者 |
沙 | 1544-1565年 | 苏丹满速儿之子 | 吐鲁番地区统治者 |
马速 | 1565-1570年 | 苏丹阿黑麻之孙,沙堂弟 | 吐鲁番地区统治者 |
叶尔羌汗国历代君主
|
赛德 | 1514-1533年 | 羽奴思之孙,苏丹阿黑麻之子 | |
拉失德 | 1533-1560年 | 赛德之子 | |
阿不都·克木 | 1560-1592年 | 拉失德次子 | |
马黑麻 | 1592年—1610年 | 拉失德第五子 | |
阿黑麻 | 1610-1619年 | 马黑麻长子 | |
忽来失苏丹 | 1619年 | 拉失德汗之孙,羽奴思苏丹之子 | |
阿布杜·拉提甫 | 1619-1631年 | 阿黑麻汗之子 | |
苏丹阿黑麻 | 1631-1632年 | 阿黑麻汗之孙,帖木儿之子 | |
苏丹马合木 | 1632-1635年 | 苏丹阿黑麻之弟 | |
苏丹阿黑麻 | 1635-1639年 | | 复位 |
阿都剌因 | 1610-1634年 | 拉失德第十二子 | 自立,叶尔羌东部统治者 |
阿不都·拉哈 | 1635-1667年 | 阿都剌因长子 | 叶尔羌东部统治者,于1639年击败苏丹阿黑麻统一叶尔羌汗国 |
尧勒巴斯 | 1667-1668年 | 阿不都·拉哈之子 | |
阿不都·拉提夫 | 1668-1670年 | 尧勒巴斯之子 | |
伊思玛业勒 | 1667-1680年 | 阿都剌因第四子,阿不都·拉哈之弟 | 1670年击败阿不都·拉提夫政权 |
阿卜都·里什特 | 1678-1682年 | 阿都剌因之孙,巴拜长子 | 吐鲁番地区统治者,1680年随准葛尔部击败伊思玛业勒政权,此后叶尔羌汗国成为准葛尔汗国掌控下的傀儡政权 |
马哈麻特·额敏 | 1682-1692年 | 巴拜次子 | |
马哈麻特·木明 | 1694-1700年 | 巴拜第三子 | |
苏丹阿哈玛特 | 1700年 | 马哈麻特·木明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