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整理: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黑人领袖之一,他对美国和全球的民权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和平抗议的方式,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并为黑人争取平等的权利。他的领导力和坚定的信念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领袖,并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
马丁·路德·金不仅是一位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演说家和组织者。他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一,他的演讲技巧和道德力量激励了数百万人参与到民权运动中。他还组织了多次非暴力的抗议活动,通过他的领导和坚定的信念,为黑人争取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
然而,马丁·路德·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反对。他的运动经常受到暴力镇压和政府的反对,他也遭受了许多威胁和攻击。他的信念和勇气,以及他对和平抗议的坚持,使他成为了民权运动的象征,并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总的来说,马丁·路德·金是一个具有卓越领导力和坚定信念的伟大领袖。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而且在于启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他的遗产将永远铭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非裔美国人,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牧师、社会活动家、黑人民权运动领袖。 基本信息
主要成就
领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8名
人物生平
求学生涯
1929年1月15日,马丁·路德·金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奥本街501号,一幢维多利亚式的小楼里,本名迈克尔,因父亲对德国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十分仰慕,在1934年将其改名为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异。13岁时进入布克·华盛顿中学。15岁进入莫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校长梅斯博士是一位布道家、神学家,公开反对种族压迫。受梅斯博士的影响,马丁·路德·金在17岁时选择了浸礼会牧师为终身职业。1947年,被任命为埃比尼泽浸礼会教堂助理牧师。 1948年春,马丁·路德·金从莫尔豪斯学院毕业,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秋,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克鲁泽神学院(Crozer Seminary)攻读神学,并于1951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及奖学金。在学习中,马丁·路德·金探究了圣雄甘地在社会改革方面的非暴力策略。 前期运动
1954年9月,马丁·路德·金接受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的聘请,担任该教堂的牧师。因热情工作、为黑人办事、建立各种委员会帮助黑人,马丁·路德·金当选为蒙哥马利市有色人种协进会执委。 1955年春,马丁·路德·金通过了波士顿大学神学院的论文答辩,获神学博士学位。12月5日,蒙哥马利市黑人领袖们开会建立了蒙哥马利改进协会,推选马丁·路德·金为主席,在蒙哥马利市发起了对公共汽车的抵制运动。
1957年1月,马丁·路德·金应邀参加了加纳独立庆典,回到了祖先的国土,从此,他十分关心非洲事务,并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保持密切联系。 在抵制运动期间,贝阿德·拉廷斯曾向马丁·路德·金建议建立南方的民权组织,团结各种抗议力量,推进南方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很同意贝阿德·拉廷斯的建议,经过一番筹备,1957年8月,马丁·路德·金邀请了115名南方的黑人领袖在蒙哥马利开会,建立了南方基督教领袖会,马丁·路德·金当选为主席。 1958年,马丁·路德·金因流浪罪被逮捕。
1959年初,马丁·路德·金对印度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和考察,坚定了他对非暴力抵抗的信仰。 1960年1月,马丁·路德·金辞去了蒙哥马利市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的职务,返回亚特兰大成为埃比尼泽浸信会牧师,并全力领导南方基督教领袖会。
1960年,黑人大学生们揭起了入座抗议的浪潮,这促进了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形成。马丁·路德·金支持学生运动,并对创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的青年分部表现出兴趣。 声望渐隆
1963年4月12日,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领导人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马丁·路德·金于当天被捕。他在狱中写作了《从伯明翰市监狱发出的信》。信中,他阐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初衷、期望和梦想,批驳了对民权运动的种种指责。1963年夏天,当沙特尔沃思牧师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肯尼迪时,他说:“没有伯明翰,我们今天不可能坐在这里。”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权的“华盛顿工作与自由游行”,此次示威运动中有超过二十五万的抗议者聚集在华盛顿特区。在林肯纪念馆的台阶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同年,马丁·路德·金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遇刺身亡
1966年,出版了《我们从这里往何处去?》一书,宣传以非暴力直接行动在北方消灭黑人贫穷的主张。
1967年,城市种族间暴力升级,美国联邦调查局主管埃德加·胡佛则趁机加强了破坏马丁·路德·金领导力的全面努力。加之马丁·路德·金对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公开批评,使得他与林登·约翰逊政府关系紧张。 1967年12月,马丁·路德·金发起了意在对抗经济问题的穷人运动,但这项活动并没有得到早期民权革新运动者的支持。
1968年4月3日,马丁·路德·金和几位南部基督教领袖联合会的领导者一起抵达田纳西州孟菲斯机场,准备于4月8日参加孟菲斯清洁工人的罢工游行;4月3日晚9点30分,马丁·路德·金在梅森教堂开始了名为“高山”的最后一次演讲;4月4日下午6点01分,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洛林汽车旅店二层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终年39岁。 主要成就
人物思想
早在莫尔豪斯学院期间,马丁·路德·金就接触到了亨利·戴维·梭罗的非暴力抵抗说。而在克鲁泽神学院期间,马丁·路德·金潜心学习和研究哲学、神学和美国奴隶制度史,他阅读和研究从柏拉图到洛克、马克斯、黑格尔、尼采等人和当代美国神学家的著作以及关于美国黑人争取自由的道路的主张。此后,他听了访问印度归来的霍华德大学校长莫迪凯·约翰逊关于甘地生平和其学说的演讲,马丁·路德·金很受鼓舞,认为甘地的非暴力消极抵抗不合作主义,正是他一直寻求的理论上的方法。1951年秋,马丁·路德·金进入波士顿大学神学院就读,求学期间,马丁·路德·金进一步研究哲学、神学、各主要宗教教义和宗教心理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著作,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把黑格尔的伟人是“世界精神”的代表的英雄史观纳入了自己的历史观。他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受到启发:发展是通过斗争实现的,世界历史的道路是走向普遍正义。他接受了黑格尔的合题论,即高一级的真理寓于调和正题同另一个与正题相矛盾的反题的合题之中。据此,马丁·路德·金认为对立的事物可以调和起来处于合题之中。这是他认为新教自由主义(人性善、理性的力量、爱的力量、非暴力主义)同尼布尔的新正教说(人性恶、非暴力和暴力并无根本的道德上的差别)的矛盾,可以调和起来处于合题之中。马丁·路德·金认为真正的和平主义,如甘地所说的,不是“不抵抗邪恶,而是以非暴力抵抗邪恶”。用金自己的话说:真正的和平主义是以爱的力量勇敢地面对邪恶,相信受暴力之害比对人施加暴力要好;诉诸压迫者的良知,爱的抵抗可以实现人的心灵的转变,并且使人向普通正义靠近一大步。这一思想使马丁·路德·金反对任何战争,他确信,基于爱的非暴力抵抗是美国黑人争取自由的道路,终身奉之不渝。 政治成就
1955年12月2日,蒙哥马利市有色人种协进会秘书罗莎·帕克斯因拒绝遵从蒙哥马利公交车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不给白人让座,而被警察逮捕并遭到控告。12月5日,蒙哥马利市黑人领袖们开会建立了蒙哥马利改进协会,推选马丁·路德·金为主席,领导黑人在蒙哥马利市发起了对公共汽车的抵制运动。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于1956年11月宣布亚拉巴马州的种族隔离法律违反宪法,蒙哥马利市公车上的种族隔离规定也被废除。这次抗议运动,是黑人在美国南方第一次以非暴力直接行动进行的抗议斗争,突破了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局限于法庭斗争的传统斗争方式。它把黑人牧师作为民权运动领袖的作用提到新的高度,唤起了南方黑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963年4月2日,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发动了反对公共设施的种族隔离运动。市当局采取高压政策,把许多示威者投进监狱。州法院发出禁令,禁止金等人示威。金在记者招待会上痛斥禁令是“在维持法律和秩序的掩饰下的暴政”,率领群众游行,被捕人狱,金从监狱中寄出《从伯明翰市监狱发出的信》,义正词严地逐条驳斥各方面对伯明翰抗议运动的攻击,特别驳斥了对他们“不守法”的指斥。最终,伯明翰黑人的抗议运动经过两个月的反复较量,终于取得胜利。这是金领导的第二次成功的抗议运动。这是一次比蒙哥马利斗争影响大得多也深远得多的胜利,被认为是南方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转折点。在伯明翰胜利的影响下,约900座南方城市的黑人在1963年进行了非暴力直接行动,从纽约到加州有100万人举行了声援示威。结果南方261座城市取消了种族隔离。 伯明翰抗议运动后,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3年6月11日向全国发表了关于民权的电视讲话,并于8天后,向国会提交了他的民权法案。为了向国会施加压力,推动新民权法的通过马丁·路德·金与美国另外三大民权组织领袖和黑人工会领袖法默、威尔金斯、怀特利·扬和兰道夫决定于1963年8月28日在首都举行盛大游行和全国大会,最终有来自全国的25万黑人和同情黑人的白人在林肯纪念堂举行群众大会。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这是一次显示黑人争取自由的决心的大会,对新民权法的通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演讲成就
马丁·路德·金被誉为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出众的演讲才华使他具有非凡的个人魅力和组织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他不仅能鼓舞黑人民众进行斗争,而且还能争取白人民众的支持。综观他的各种演讲,可以发现其实每一次都是对各种语言修辞能力的综合运用。每一篇讲稿都可谓经过细密的设计:从生活中的现实体验切入,适时地运用历史和《圣经》典故,用排比勾勒出未来社会的美好面貌,辅以一系列蓬勃激烈的辞藻将演讲情感推至高潮,于热烈之中谢幕。 人物评价
历史学家泰勒·布兰奇:金像摩西那样的先知一样,跨越了被种族分隔的大地。最后他变成一根火柱,照耀着后人继续前行。他在精神上遏止了黑暗与黑暗对峙、仇恨与仇恨循环的可能性。 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我们怀念马丁·路德·金,不仅是为了纪念他的品格和领袖风范,还是为了记住尚未走完的行程。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①在华盛顿,马丁·路德·金挑战美国人,让他们实现民主承诺,让上帝的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公平的真实存在。②我一生敬仰的英雄是马丁·路德·金和约翰·肯尼迪,他们一直在和华莱士所主张的事情(指种族隔离)作斗争。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勒布朗·詹姆斯:①马丁·路德·金是那种付出自己生命为大家创造更好生活的人,帮助大家生活在一个自由世界,让我们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管我们的肤色如何,我们都可以自由外出。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的身高和体重如何,也不管你来自哪里,大家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共处。②马丁·路德·金有着广阔的视野,他为我们所有人挡住了一颗子弹。理论上,我们可以这么说。虽然现在还有人想把大家分成不同的类别,但是大家今天能一起站在这里,马丁·路德·金有很大的功劳。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瑞华:①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马丁·路德·金就是那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事实上,金代表的不仅仅是那个梦想,更是一场运动、一个年代以及一种精神。②金一生追求非暴力,最终却成了暴力的牺牲品,这不免令人悲哀。值得庆幸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他的梦想与信念,人类为此会永远纪念他。 轶事典故
马丁·路德·金一生受到无数次的恐吓,曾十次被人以各种各样方式监禁,三次入狱,三次被行刺,第一次被精神病人捅了一刀,第二次在教堂被扔进了炸弹。第三次则是1968年4月4日遇刺身亡。 亲属成员
家族
马丁·路德·金的家族发源于非洲裔美国人的浸信会。
祖父
亚当·丹尼尔·威廉姆斯,埃比尼泽浸信会的牧师和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亚特兰大分会的发起人。
父亲
老马丁·路德·金,继承父亲威廉姆斯成了埃比尼泽的牧师
母亲
马丁·路德·金的母亲是一名教师。
妻子
科雷塔·斯科特,马丁·路德·金在波士顿求学期间,经友人介绍,与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的科雷塔·斯科特相识,二人一见钟情,并于1953年6月18日结婚。2006年,科雷塔·斯科特去世。
子女
长子,马丁·路德·金三世。
次子,德克斯特·金。
长女,约兰达·金,于2007年去世。
次女,伯尼斯·金。
个人作品
时间 | 书名 |
1958年 | 《迈向自由》(Stride Toward Freedom) |
1963年 | 《从伯明翰市监狱发出的信》 |
1963年8月28日 |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
1964年 | 《为什么我们不能等待》 |
1966年 | 《我们从这里往何处去?》 |
1968年 | 《所有劳工都有尊严》(演讲集) |
(以上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亲共嫌疑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曾指责马丁·路德·金是一个危险的进行颠覆活动的共产党人,因为马丁·路德·金在1957年参加过美共培训班,且在一次演讲中,他声称自己“基本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此外,马丁·路德·金有两个朋友与左派组织有联系。
私生活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副局长马克·菲尔特在2007年出版的《特工人生——深喉回忆录》一书中记载了马丁·路德·金“在紧闭旅馆客房中行苟且之事”的“放浪形骸的性行为”。英国《每日邮报》则刊登文章称,美国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采访中披露,罗伯特·肯尼迪曾跟她说,FBI的记载显示,在1963年华盛顿大游行前,马丁·路德·金还计划举办一次性聚会。此外,报道中称,马丁·路德·金曾利用其成立的民权组织退税金召白人妓女。
和马丁·路德·金关系密切的人权牧师拉尔夫·阿伯内西在198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和墙壁一起轰然倒下》的自传,其中也提及马丁·路德·金的私生活。但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召妓”、“和白人妇女有性关系”以及“挪用组织经费召妓”等内容。阿伯内西在书中承认,马丁·路德·金有婚外性行为,但照他所言,即便婚外情的对象也没有白人妇女。
作家大卫·加罗是马丁·路德·金的崇拜者,他在1986年出版的《轴承十字架》一书中,对马丁·路德·金的“桃色传闻”提到更多、更详细,书中称马丁·路德·金“每天都有婚外性伙伴”。对于这本书,书评界普遍的评价是“写得很生动,但有关马丁·路德·金性生活的细节描述缺乏证据”。即便如此,书中也没有“召妓”和“性怪癖”一类描写。
剽窃
关于马丁·路德·金“毕业论文剽窃”的指控一直存在,其论文评审导师就曾指责他“引用过多”,但同时指出他并未刻意隐瞒,所有引文都标明出处,因此仍让论文过关。1991年波士顿大学专门调查委员会特意就马丁·路德·金的“毕业论文剽窃”传闻得出官方结论,维持当初导师的裁决,即这是一篇因引文过多而“有缺陷”的论文,但不涉及剽窃或不道德行为,因此学位有效。
《我有一个梦想》的剽窃指控,是说马丁·路德·金剽窃了黑人牧师凯里1952年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的讲话。但实际上两段讲话仅一处相同,即都套用和改写了塞缪尔·F·史密斯神父(1808-1895年)的爱国诗篇《亚美利加》中的排比句,包括“让自由之声响彻”和后面的“从某地到某地”,且两者所列举的地名各不相同。很显然,两篇演讲仅一处偶合,且系使用了相同典故所致。
排斥白人
尽管马丁·路德·金的理想一直是缔造一个种族融合的公正社会,但他所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却刻意的局限在黑人和南方内部,倒不是讲究“黑人权力”,他有一个很实际的理由,那就是避免南方的白人认为他是被北方的“坏白人”所操纵的,也避开联邦调查局对存在共产党渗透的怀疑。他这种考虑实际上造就了另一种“种族隔离”。
遇刺之谜
①杀害马丁·路德·金的凶手的真实姓名是詹姆斯·厄尔·雷,他是个抢劫惯犯,曾被判入狱20年,1967年4月成功越狱。他于1968年4月4日早晨住进贝西太太的出租公寓,傍晚开枪把马丁·路德·金打死。对自己的犯罪事实,厄尔·雷供认不讳,他被判入狱99年。然而马丁·路德·金的家人对法院仓促判决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杀害马丁·路德·金的不仅仅是凶手一人。而詹姆斯·厄尔·雷在判决生效后三天便翻供,称自己是清白的,他是被中央情报局一个名叫劳尔的人陷害了,但法院却对他的翻供根本不理会。在接下来的29年监禁里,雷先后8次申述,但都被驳回。
使人不解的是詹姆斯·厄尔·雷在1967年的成功越狱。他曾在打劫杂货店后驾车逃跑时被甩出车外,偷打字机时将存折丢下,两次越狱都没有成功。可是他却在1967年成功越狱,并一下子过上富有而体面的生活。这让人们怀疑美国联邦调查局参与了此案。联邦调查局早在1950年代就对马丁·路德·金的行动有所注意,1964年还制定了“消灭金小姐”计划。在记者招待会上,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甚至指责马丁·路德·金是全国最大的骗子。在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和平奖前几天,FBI给马丁·路德金寄出了一封信件,信中FBI用侮辱性语言威逼马丁·路德·金自杀。
②1993年,孟菲斯一家餐馆的退休老板劳埃德·乔尔斯突然在电视上承认,他是马丁·路德·金案的主谋,说有人给他10万美元暗杀金。他不详细的描述了金遇刺当天,他挑一个射击角度好的房间,并且让一名警官刺杀金。
③1995年,一个名叫佩珀的美国人花了近20年时间,悄悄对金案进行调查。首次提出了暗杀阴谋,步及此案的有黑手党、联邦调查局、中情局以及军方人士。1999年,美国一个陪审团裁定,马丁·路德·金的死,是多种势力的惊天刺杀阴谋,不是由枪手单独策划。陪审员默菲说,他相信该剌杀案过于复杂,极难由一个人作案。据佩帕提供的证据,许多人都涉及这宗案子,包括中情局和军方的每个人都卷入此案。
④2001年1月,美国佛罗里达的牧师威尔逊向《纽约时报》记者透露,杀害马丁·路德·金的直接罪魁就是他已经去世的父亲亨利。亨利是一个三人小组的头目,而1968年枪杀马丁·路德·金的正是这个小组。威尔逊指出,虽然亨利并非种族主义者,但他觉得共产主义与马丁·路德·金有联系,因此必须杀掉马丁·路德·金。但威尔逊没有对自己的说法提供任何其他证据。
后世纪念
1968年4月8日,在争得科雷塔·斯科特·金同意后,民主党众议员小约翰·科尼尔斯提交议案,要求设立全国节日,以示美国政府对马丁·路德·金的敬意;4月9日,在马丁·路德·金的葬礼上,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宣布当天为全国纪念日。
1969年,为纪念马丁·路德·金,一辆被命名为“自由号”的列车会在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当天从南湾圣荷西驶抵旧金山市。
1983年11月,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法令,规定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并且定为法定假日。此后每年,美国各地都会举行游行和集会活动进行纪念。
2011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纪念馆正式对民众开放,该纪念馆位于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被安置在林肯纪念堂与杰斐逊纪念堂之间,该纪念馆是由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合作赞助,体现了人们对马丁·路德·金的崇敬与缅怀。其中,纪念墙翔实准确地记载着马丁·路德·金奋斗的足迹。主题纪念碑塑像高达30英尺(约9米),创意是马丁·路德·金的形象从一块巨大的石碑中浮现出来,并向世人走来,这寓意着一句金博士的名言“从绝望的大山中砍出一块希望的石头”。马丁·路德·金是第一位生前作为社会批评家的平民政治人物被在此加以纪念,这也是第一位非洲裔政治领袖的纪念物。
2013年8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前总统克林顿和卡特,以及马丁·路德·金的后人,与数万美国民众一起在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盛大集会,纪念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50周年。
2018年4月4日,是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50周年纪念日。当天,美国多地民众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