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背景
名称由来
据《白下琐言》载:“孝陵卫一名钟灵街。”因明孝陵的卫戍部队——孝陵卫曾驻守此地而得名。今孝陵卫镇、孝陵卫街、孝陵卫西桥等地名,均因“孝陵卫”而得名。
“卫”是明代军队编制的名称。明代各省辖区均分为数个防区,每区设卫戍守。卫下设所,有千户所和百户所之分。每卫有5600人左右,长官称指挥使。各卫听命于省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都司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卫所驻地均为军事重镇或要害之地。明孝陵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故设孝陵卫驻守此地以戍卫。
今孝陵卫附近还有小卫街、卫岗等地名,亦因曾驻守过护卫明孝陵的军队而得名。小卫街位于明孝陵下马坊东侧,明代曾驻少量军队守卫,故称小卫街,曾名孝卫街。卫岗,因此山岗上曾有驻军守卫孝陵,故名。
科研成果
孝陵卫僚望哨楼
明孝陵始建于洪武九年(1376年),洪武十四年初步建成,次年马皇后去世,就安葬于此。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葬皇太子朱标于孝陵之东。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与马皇后合葬孝陵,孝陵地宫正式启用。永乐三年(1405年),孝陵工程全部竣工。孝陵规模宏大,周长约22.5公里,四周建有围墙,今中山陵环陵公路原为墙基所在。为保卫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后的一个月内,即设孝陵卫和神宫监驻守。孝陵卫内并设“经历司”,这就是当时的军事警卫机构,是作为专业性保护“孝陵”的部队。其中,有5600名官兵一卫,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这些官兵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挑选出来的。其中又挑选了500名精兵。精兵的选择标准:能骑马扬鞭,飞速奔驰,还要骑马跨过一道壕,越过一堵墙,并在马上开弓射箭,三箭中两箭者才为合格。
这些精兵每五年进行调整考核一次,据史书记载,“不能胜任者,可令其男儿承替,无男儿承替者,应侍禄回乡养老。”和末位淘汰制一样,不能胜任的人,就可以令他们的儿子来继续帮着守陵。如果没儿子顶职的士兵,就可以领着俸禄回乡养老去了。这像领退休工资一样。据了解,当时其他一些兵种好像没有这样的福利。
孝陵卫的官兵共驻扎了267年,直到明朝灭亡。此后,孝陵不再有驻军把守,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乾隆南巡谒陵时,都觉得孝陵应当保护,特设守陵监两员,陵户四十,并拨出司香田若干。到清咸丰三年,孝陵地区又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场,孝陵和灵谷寺等地面的木结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时人有“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径泣铜驼”的诗句,描写了孝陵的荒芜情景。
清代,孝陵卫是南京各种名酒的酿造地。甘熙《白下琐言》载:“今所沽烧酒出孝陵卫,皆米酿成,有堆花之目,其地有酒行,清晨驮载入城,岁无虚日。”孝陵卫的剪绒亦是南京的著名特产。甘熙的《白下琐言》也对此业兴起的经过做了详细记载:道光庚子静斋叔父在常州奔牛镇及浙江石门斜桥等处,雇觅织工来者,捐资备办棉纱,于孝陵卫一带设机织布,令绒机失业男妇习之,价廉工省,日用必需,此业一开,补救不小,海百世之美利也。”另一种特产呼为陵园西瓜(俗称马陵瓜),因产于马皇后陵一带而得名。此瓜个小,呈椭圆形,青皮小籽,瓤红汁甜。对于生长于三大火炉之一的南京人而言,马陵瓜无疑是消暑的佳品。清人纪晓岚有诗赞道:’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如蜜,消得温暾顾渚茶。”
龙纹石雕
虽然孝陵卫在南京曾名扬一时,这一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但事实上,600年来孝陵卫这一称呼只是口口相传,并无正式的佐证依据。2002年,在南京孝陵卫小卫街宁杭公路拓宽过程中,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的文物工作者,发现了一块高为2.2米、宽近1米的石碑,碑额篆刻《奉指蠲(读juan,意为免除)免三则碑》。经文物考古专家辨识,确认这是一块立于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政府公文碑。
经文物专家考证认为,这块石碑是孝陵建陵600年来第一次发现的有关孝陵卫的文献记载,反映了明朝、清朝中央政府对孝陵守军的供奉、征免情况,因此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尤其对推动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明孝陵的保护和利用显得弥足珍贵。
历史沿革
据记载,孝陵卫得名于明代,当时曾在这里驻军保卫明孝陵,以此得名。
下马坊遗址公园石牌
孝陵卫对很多人来说,不过是个地名。这附近有两所高校,人文气息浓厚;位于紫金山脚下,自然环境不错。已经很少有人关注地名背后的涵义:600年前,这里是禁地,朱元璋为自己挑选出来的5600名精锐皇家士兵,驻扎于此,忠诚地守着他的陵墓。出了中山门,越过一个很陡的大坡,坡道向东延伸向远方,下面就是孝陵卫。因为地铁施工,这一带的马路看起来乱糟糟的,灰白色的建筑扬尘取代了古代兵马操练时的尘土飞扬。“以前守陵的士兵就住在这里。”中山陵园管理局退休职工刘维才熟知明孝陵掌故。在古代,为皇帝守陵的人,由与逝去的帝王有着密切关系的家族担当。守陵的职业世袭,朝廷定期发放俸禄。朱元璋挑中了老家凤阳的周、李两姓。李姓早已迁离分散,周姓却一直延续了下来,还有一位老人在。直到前几年环境整治,这位周姓老人终于也搬迁离开了家族戍守了600年的地方。
孝陵卫,守着明孝陵,也守着南京城。明代自然是重兵把守,到了清代,又成为清军江南大营的驻地,及至民国,一袭前朝惯例,将孝陵卫作为护卫首都南京的东大门,修筑工事,派驻精锐重兵把守。有趣的是,到了清代,这里还是遐迩闻名的酒乡。每到冬日,当地人用糯米和灵谷寺前霹雳沟的泉水酿成美酒,味醇力足,饮者易醉,时人称之为“迎风倒”。当时的孝陵卫酒坊林立,芳香飘溢。有竹枝词写道:“孝陵卫上满街香,几处行人在醉乡。”
士兵早就不在了,小酒坊到了民国前后,也在战乱中相继消失。但总有些结实的东西,耐得住岁月磨蚀。孝陵卫600年的历史,仍有迹可循,如今被浓缩在孝陵卫西侧的一个公园里。
2007年国庆,下马坊遗址公园向游客免费开放。中断多年的下马坊至大金门间的神道得以恢复,这才令人们想起:原来这里,才是明孝陵的起始。冲天式的牌坊伟岸高耸,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指示各级官员到此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尊崇。
更醒目的是牌坊前双面“五爪金龙”龙纹石雕,龙纹石雕整体呈卧碑状,断裂成三块,但威武的金龙雄姿犹存,四周云纹环绕,据说是明代神烈山碑亭的遗物。石雕对面,是明代的禁约碑、神烈山碑以及清代的康熙免税碑,逐个看过来,也是在读孝陵卫的兴衰。当年盔甲鲜明、待遇优渥的王牌部队到了清代,已经变为紫金山下的普通民户,因此才会引来康熙的“同情”,免除他们部分赋税。
还有从更远地方搬来的明清石雕石构件、观音阁大石壁、前湖边不知为哪位妃子墓驮碑的无头赑屃……民间征集来的石马、石柱,则与新建的梅花桩、大鼓、旗杆混搭在一起,重现600年前“孝陵卫”大营场景,几名外地游客看得津津有味。而住在附近的居民更喜欢的则是公园里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已经逝去的,就这样和正在发生的融为一体。
区域范围
行政村:孝陵卫村委会、钟灵街村委会、余粮村委会、沧波门村委会、小卫街村委会
街道企事业单位:南京中山元件厂、南京半导体器件总厂、紫金无线电厂、南京制动器厂、钟山服装厂、南京钟山环保厂、南京中山皮鞋厂、中建八局、江苏油田南京办事处、东郊宾馆
院区域范围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体育学院、南京九中震旦校区、南京九中弘光分校、孝陵卫中心小学、孝陵卫中学、南京高级技工学校
驻街部队:73688部队、73698部队、65411部队、73061部队、73698部队、武警边防后勤仓库、武警边防司训大队、武警边防教导大队、南京疗养院
孝陵卫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设在罗汉巷119号。街道下设8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近3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有少数回、满族。
街道基层党组织20个,党员360人。辖区内有省、市属工企业20多个,中、小学有5所,大专院校3所、科研单位3个,部队8个,1981年开始军地共建活动,1993至1995年连续被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镇。1992年进入南京市十强乡镇行列,1996年被玄武区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街道。
旅游信息
交通
公交:121路、142路、163路、179路、310路、314路、315路、36路、51路、55路、5路、805路、814路、游2路。
地铁:南京地铁2号线孝陵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