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兰(学名:Pleione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是兰科、独蒜兰属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顶端具1花;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蒴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灌木林缘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上或苔藓覆盖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产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中文名

独蒜兰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拼音

d sun ln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树兰族、贝母兰亚族

总门

轮藻总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拉丁学名

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

亚纲

百合亚纲(Liliidae)

天门冬目

超目

天门冬超目

兰科(Orchidaceae)

亚科

兰亚科

独蒜兰属

独蒜兰

命名者及年代

(Franch.) Rolfe

分布区域

西藏,陕西,甘肃,安徽,河南,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形态特征

独蒜兰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通常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2-6.5厘米。

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7-20厘米,下半部包藏在3枚膜质的圆筒状鞘内,顶端具1(-2)花;花苞片线状长圆形,长(2-)3-4厘米,明显长于花梗和子房,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1-2.5厘米;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中萼片近倒披针形,长3.5-5厘米,宽7-9毫米,先端急尖或钝;侧萼片稍斜歪,狭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常略宽。

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上部边缘撕裂状,基部楔形并多少贴生于蕊柱上,通常具4-5条褶片;褶片啮蚀状,高可达1-1.5毫米,向基部渐狭直至消失;中央褶片常较短而宽,有时不存在;蕊柱长2.7-4厘米,多少弧曲,两侧具翅;翅自中部以下甚狭,向上渐宽,在顶端围绕蕊柱,宽达6-7毫米,有不规则齿缺。

蒴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独蒜兰

分布范围

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或灌木林缘腐植质丰富的土壤上或苔藓覆盖的岩石上,海拔900-3600米。产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

保护现状

独蒜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同时也被收录于自2017年10月4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即需要管制交易情况以避免影响到其存续。

物种发现

2022年4月消息,大田县一名摄影爱好者上山采风时,在一处森林山涧的石壁上惊喜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独蒜兰。[2]

生长习性

喜凉爽、通风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冬季不休眠,越冬最低温度-10℃以上,宜栽于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蕨根,水苔或腐殖土中。独蒜兰原产温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喜欢四季分明的气候。夏季气温最好不要高于25摄氏度。偶尔有几天30℃高温也可以忍受。冬季休眠期,温度要求接近冰点。也就是理想的1到5℃。这个温度和一般冰箱的冷藏室是基本一致的。独蒜兰低温休眠一段时间后,自己会萌发新芽。独蒜兰盆栽种植季节是很灵活的。在中国哈尔滨,可以春夏季在室外种植,冬季放冰箱里休眠。如果在广州种植,可以冬春季室外种植,夏季放冰箱里休眠。反季节种植一定要了解当地气温。提前控制浇水,逐步断水。如果断水早了,则浪费适宜的生长期。如果晚了,则植物遭遇高温。往往不能正常进入休眠而猝死。

生长繁殖

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独蒜兰属植物和荷兰郁金香十分相像,是每年更新的伪球茎。因此需要充足的肥料才能长成可以次年开花的伪球茎。新生伪球茎长在老球上面,以及基盘侧面(芽)。季节末,休眠前,应按大小分级。小的可能要两三年后才能开花。上一年长成的老伪球茎不会再长叶片,但是它会在上面,和侧面产生伪球。侧面仔伪球开始象芽,然后肥大成伪球茎。由于胚发育不全,只能在无菌条件下种植种植培养基中,独蒜兰的繁殖以假鳞茎自然分株为主。繁殖宜在秋后地上部分倒苗,假鳞茎休眠时进行。刚移栽的植株应控制浇水,以防假鳞茎腐烂。生长季节应施以薄肥。

独蒜兰

栽培技术

选地

在中国长江流域,尤其是酉南地区各省区的广大地区,可以选择适宜的地方引种独蒜兰。在比较好的林地中可以设专圃大规模生产性栽培。也可以将独蒜兰配植在其他园林植物之中。露地种植(非温室内盆栽)应选择土壤疏松,含有大量腐殖质、并且排水良好的林下或半荫处。要求春夏秋三季通风良好、空气湿度较高。如果土壤过于粘重或贫瘠,应进行换土或在园土中添加一些腐殖土、碎树皮块、碎木屑或泥炭土。土壤下层可填充一些颗粒状的排水物,如碎煤渣、碎砖块等物。

盆栽

陶盆和塑料盆都可以。陶盆需要较频繁的浇水。陶盆表面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持独蒜兰根部环境凉爽。塑料盆优点是不用频繁浇水,而且干净轻便。不少人用半高的花盆种植它们,因为野生独蒜兰根系较浅。现发现如果提供深盆,它们可以长出相当发达的根系。种植前一定要把花盆清洗消毒。

独蒜兰应在休眠期上盆或换盆。一般是在一月底二月初。伪球茎应露出盆土三分之一。老根不用修剪,以利于稳定球茎。球茎种植间距约两厘米。少数品种伪球茎要求完全埋于基质中。盆栽用基质要求疏松、透水和通气良好,保水能力也要强。故一般园土和常用的盆栽用土均不适合于种植独蒜兰。可以选用附生或半附生兰花的栽培基质做盆栽材料.

盆栽基质可以有许多种配比,比较常用的有:栽种附生兰花用的树皮块(5毫米以下,筛去尘土)6份,粗颗粒的珍珠岩1份,切成长5-6毫米的苔藓1份和经过粉碎的泥炭1份。盆栽时盆体下部2/3填充上述较粗的颗粒,稍细些地填在上面。用细小的树皮块和较短的苔藓填充在新生假鳞茎的周围。腐殖质和纤维含量比较多的泥炭土、腐叶土再添加1/2的树皮块(直径5毫米以下)或添加一些粗颗粒的珍珠岩配制成盆栽基质也可以用作独蒜兰的盆栽。另外,苔薛加碎砖块、木炭块(直径3-5毫米)各1/2配制成的盆栽基质也比较好。单纯用苔藓盆栽独蒜兰,也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结果。在上述盆栽基质中添加少量粗砂,对稳定独蒜兰植株在盆中栽植有好处,不会因栽培基质太轻和疏松而东倒西歪。当然砂粒或砖碎块过多也会使基质过于密实,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在盆栽基质中少量添加腐烂的山毛律或株树的叶子,或加一些干牛粪对栽培好独蒜兰是有益处的。

浇水

独蒜兰浇水的关键期是生长季节初期。这时独蒜兰根系刚刚开始生长,花期进入尾声。应该给以小水,只保持基质微潮,目的是促进生根。这时如果浇水过多,极易发生烂根。过一段时间,当根系基本长好后,才可以开始大量浇水。独蒜兰根系生长情况可以根据叶子生长速度判断。如果叶子已经开始迅速生长,说明根系已经扎好了。从此应给以大水。这是模仿独蒜兰原产地的梅雨季节。雨水,软化水和RO纯水都可以用来浇独蒜兰。如果自来水很硬,也可以用,只是要控制好浇水量,见干见湿。生长期可以把它们放在室外。它们喜欢自然淋雨。秋季随着昼夜长短变化,独蒜兰伪球茎开始进入休眠期。生长停止,叶片变黄。这时又应该开始给以小水。当叶片完全干枯后,停止浇水。让基质完全干燥。叶片会自然脱落。

施肥

独蒜兰喜欢小肥勤施。施肥只能在大水期进行。初期应用含氮较高的肥料,然后转为含磷,钾肥较高的配方。澳大利亚有直接用马粪作基质的,也取得了成功。

光照

独蒜兰可以忍受阳光直射,但夏季生长期最好遮荫50%。室外树荫下是很好的培养场所。另外和其它兰花一样,它们喜欢空气流通。

防治方法

叶斑病

主要危害独蒜兰的叶片及花蕾,可采用1%的波尔多液、50%的多菌灵、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或40%的乐果乳剂1500倍液防治。

鞘锈菌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白绢病

多发生于梅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獗,而以建感染得尤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善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介壳虫

介壳虫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介壳虫的分泌物还会引起黑霉病的发生。可用50%的氧化乐果乳剂,50%的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乳剂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杀,一般5-7天喷一次连续喷洒3次以上。

植物文化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兰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