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树(学名146/1500:Phellodendronsinii Y.C.Wu)是芸香科、黄檗属植物。是贵州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北纬26°1′45″-26°13′35″,东经106°58′20″-107°8′13″,其范围狭窄,仅产于贵州省江口坝溪、贵定云雾山、桐梓县柏箐保护区。分布范围属亚热带气候。

中文名

黄皮树

芸香科

拉丁学名

Phellodendron sinii Y. C. Wu

拼音

huangpishu

植物界

种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芸香目

亚目

芸香亚目

别名

檗木

亚科

飞龙掌血亚科

黄檗属

黄皮树

命名者及年代

Y. C. Wu、1940

分布区域

贵州

保护级别

无危

分布地形

杂木林

用途

药用

身高

10-12米

形态特征

芸香科黄檗属乔木植物,高10-12米。树皮开裂,无木栓层,内层黄色,有粘性,小枝粗大,光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矩圆状披针形至矩圆状卵形,长9-15厘米,宽3-5厘米。花单性异株,排成顶生聚伞状园锥花序,浆果状核果,近园球形,有核4-5粒,种子卵状长园形,表面网状皱纹。花期4-5月,果期8-10月成熟。

黄皮树

分布范围

黄皮树是贵州特有种,该物种分布范围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均温6-17℃,1月均温3.1-5.1℃,7月均温15-27℃,年均降雨量1142.9毫米,无霜期287天,雾日较多,湿度较大。土壤为酸性黄壤。辛氏黄檗原生于植被保存良好的天然阔叶林中,据调查该物种在地势低洼、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与杉木、吴茱萸等生长良好。

主要价值

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去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供药用。

【性状】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种子可榨油。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黄皮树分布区域狭窄,由于自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加之其皮可入药,过量采集,仅村前屋后群众自野外采集小苗种植外,很难再看到该物种,处于渐濒危状态。由于树皮可入药,人为破坏严重,80年代初江口坝溪一带尚可见胸径50厘米的大树,野外已很难见到自然生长的大树,仅见农户自野外采集种植于房前屋后的幼树,桐梓柏箐保护区罗锅坝有分布,数量极少。在模式标本产地贵定云雾山进行实地调查表明,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仅发现5株,且属人工野外采集种植,其高度达15米,胸径17.5厘米,5株蓄积0.3387立方米,依此推算,辛氏黄檗仅存数量约345株,蓄积116.9立方米。

保护措施:该物种野生资源遭严重受破坏,尚未对该物种进行过繁殖试验研究。因此,建议对该物种进行人工繁殖栽培,扩大其资源量,以防止该物种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