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唐诗

作品体裁

七言古诗

作品类型

即事感怀

主题

抒怀

主题

感伤

主题

无奈

写景

饮酒

人物

客人

作品赏析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3]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岑参离开边塞东归。过酒泉,酒泉太守置酒相待,这篇作品即是记叙此次宴会之作。[3][1]

作品评价

明·李攀龙《唐诗直解》:要体正调。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等闲写出忧思。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写得尽情尽致,方是醉后作。[4]

作者简介

岑参(岑嘉州,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其边塞诗尤多佳作,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2] 刘开扬 . 岑参诗选 . 成都 :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6 . 120 .[3] 高光复 . 高适岑参诗译释 . 哈尔滨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 268-270 .[4] 陈伯海 . 唐诗汇评(上) . 杭州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 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