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江浮桥”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此桥因江而得名,原名为“中津桥”。

中文名

灵江浮桥

外文名

lingjiangfuqiao

别名

中津桥

设计者

郡守唐仲友

跨度

5米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临海县南门城外的灵江上

建造日期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

建造时间

南宋淳熙年间

位置信息

灵江浮桥

座落于浙江省临海县南门城外的灵江上,是一座构造形式独特的水上立体交叉桥,其结构建筑与设计都非常科学,是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浮桥。灵江浮桥是现存历史最早的的古代浮桥,是中国浮桥建筑中的一件杰作

历史

灵江浮桥

灵江浮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后经多次重修。根据《临海县志》中记载: 宋淳熙八年(西元1181年)“中津桥”修筑在兴善门外的金鸡岭下,由郡守唐仲友创建,桥长287米,宽5米余,具有相当的规模。建造时,以每2艘船组成1节,总共以船50艘,组成25节。然后用缆索、地锚、锚碇等设备,将浮桥的所有船只串联,连系固定成为桥面。

因临海县距东海较近,受潮汐影响很大,潮汐使灵江水面,在一日的涨落中,能相差数米之距。当初建造时,为使浮桥能适应潮汐的涨落,唐仲友使“桥不及岸十五寻(每寻为八尺),为六筏,为以柱二十,固以槛,筏随潮与岸低昂,续以板跳”的方式来修造浮桥。

修筑时,先民们采用了“活动引桥”的方法,即在桥的两端,搭建可以起落伸缩的活动引桥,将一端固定于河岸,另一端,用可随着水位上下而升降的多孔栈型式桥面,来衔接浮桥与河岸。如此一来,不论涨潮落潮,就能随着晨昏潮汐的起伏,随时变换坡度,不受影响而能通行。其原理与形式与现代浮桥的做法已十分近似了。

苏东坡就以“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的诗句,来描写浮桥随着晨昏潮汐的潮水涨落而能升降的特点。唐仲友所著的《中津桥记》一书中记载 :“度高下、量广深、立程度,以寸拟丈,创木样置水池中,节水以筩,效潮进退,观者开喻,然后赋役”,对浮桥的设计建造做了详细的描述。

在八百年前的宋代,唐仲友在建桥之前,先制成了1:100的桥梁模型,在水池中进行反复试验,以获得适当潮水涨落的浮桥型式,并作示范操作,帮助建筑工人了解其结构原理,然后再开始动工建造。此注重建筑流程的做法,在现代看似平常,但出现在八百年前,实诚属不易。

1964年“灵江浮桥”改建,桥长280米,宽5米。将浮桥移到县城西门外上的“津浮桥”原址。为了不拆断浮桥而让航船可以通过,便在靠西门一侧的浮桥设有“过船孔”,过船孔两侧的木船上,竖有高1.2米的木排架,自水面至桥面有高2.2米的净空,可以让船只自由通航。如此一来,整体桥型就形成了水上立体交叉式桥梁。

古史记载

自古以来,灵江汇集括苍天台二山水源于临海城西,东注于海,也曾波涛汹涌,江桥成为交通的要津。临海旧有“上中下”三津。上津浮桥,在朝天门外,也就是1992年被拆卖的西门浮桥。中津浮桥在兴善门外金鸡岩下。下津石桥又名玉带桥,在靖越门外。上津、中津二桥都为浮桥,也都是地方父母官主持修建。唯有下津是石桥,且是一位僧人主持修建的,这位僧人法号妙真,临海人,俗姓陈,以他平生所为,尊他为我们临海的乡贤并不为过。

下津江面宽阔,五倍于中津,每到夏秋季节水涨,涡旋流急,由桥船组成的下津桥被冲散,交通也就阻断,这样冲了搭,搭了冲,终于经不起折腾,迁到金鸡岩下。但毕竟在这一地段没有桥实在不方便,明朝崇祯年间,郡守闵继缙再次组船搭桥,名为复盛桥,有复古之意。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由于桥船屡失,无力修补,又一次无奈地迁往金鸡岩下。堪舆家认为下津地当正午之方,桥身直冲城腹,木火相攘,坎离失次,所以犯了形家之忌,不宜建桥。康熙年间临海僧人妙真对江发誓,一定要在下津旧址建一座可以长久解决人们交通问题的石桥。听说的人都笑他,认为“波涛汹涌,毋徒葬江鱼腹中为也”。妙真却很认真地说:“不然,人患立志不坚耳。后十二年当有石桥可行,桥不成,余誓投身江水,冀来生以毕前愿。”这样他开始了募造石桥,在广募十方的同时,先建了一座宝临寺,招了一批僧人,主要是准备让他们参加代木运石的建桥工程。由于是建石桥,需要石仓,妙真踏勘了古仓故迹,召来石匠开采。这个石仓离下津建桥处十里水路,运输便利,经测量下津江面计一百一十八丈,要筑五十个石桥墩,每墩阔八尺,长三丈六尺。桥身共有十六洞,中十洞,每洞长六丈六尺,南北六洞,每洞长五丈六尺,桥面每洞铺石五十片,镶边石四百块,栏杆石三十六块,莲花柱石十六块,每墩两口,筑莲花浮园二座。

造桥过程中都是妙真手指口授,井井有条,丝发不爽。自1662年募集资金开始到1679年石桥建成,果然用了12年时间,如得天助。桥建成后就叫下津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