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戏又称曲子戏,是一种陕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唱白以关中语音为基准,多角色,以单曲反复,或多曲联缀演唱剧本唱词,包含欢音、苦音双调式系统的陕西曲子剧种。形成于清代中叶,主要流传于以户县、周至、眉县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中文名

迷胡戏

别名

曲子戏

简介

迷胡戏是陕西省最古老的传统戏曲,它发源于商、周时代,先源于宫廷高层人群享受,后渐流传于民间。至今已发展成为遍布西北各地区,辐射全国乃至海外的剧种,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迷胡戏

创作背景

华阴是迷胡的最早的发源地,在春秋时代已成为气候,到清末民初时期广为兴盛,加之华阴人已各种方式向外(即省内各地区西北各省、山西、内蒙、四川、西藏等)传播流,已成为西北地区主要戏曲之一,并逐渐分为东、西路演唱方式,东路以二华地区为主及关中东部各县,西路以关中西部各地为主要传播区域,各地的演唱曲调及形式基本相同,演唱技巧及用声方式有些差异,东路的演唱方法技巧较为高亢、激昂,表现人物充分的特点很多,西路也有其特长之处。有些演唱技巧是因戏、因人在演唱过程中逐渐创造提高、完善,达到艺术高度。

作品内容

迷胡早期的演唱方式以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梆子、水子(铜铃)四页瓦、碟子为主乐器,以坐场清唱为主,后发展为坐场清唱及舞台演唱并行,并加入了板鼓、铜锣(大小锣)、钗及琵琶、扬琴等中西乐器。演唱技巧及方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迷胡的唱腔由齐言体曲牌,长短句曲牌以及规整节拍节奏曲牌

和散节奏曲牌、慢速度曲牌、快速度曲牌、苦音调式、欢音调式等不同样式曲牌组成,种类丰富,可表达多种情绪。慢速的如[背工]、[慢西京]、[慢五更]、[哭海];抒情性曲牌有[劳子]、[五更]、[银钮丝];节奏速度对比明显,戏剧性较强的有[哭道情]、[滚白];说唱结合的有[一串铃]、[闪扁担];幽默、诙谐的有[反片]、[钉缸]等,号称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唱腔曲牌数百首。曲牌连缀时一般有一定顺序。

伴奏由文场(民族管弦)及武场(锣鼓打乐)组成。文场的小型铜制击乐“甩子”是其特色乐器;文场有弦索曲牌近百首,如[扫雪]、[西京牌子]、[几时亮]、[满天星]、[小放牛]、[剪尖花]、[永寿庵]、[柳青娘]、[跌落金钱]等。武场锣鼓段有开场锣鼓,动作锣鼓,牌头锣鼓,名称几乎同秦腔。

唱词词格有十字句、八字句、七字、六字、五字、四字,以及长短句,都有相对应的曲牌。传统剧目五百余本,如《曲江歌女》、《刘全进瓜》、《梅降雪》、《打樱桃》、《张连卖布》、《蝴蝶杯》以及现代戏《梁秋燕》、《两颗铃》等,历代名艺人有任占魁、张屯子、景瑞亭、陈吉元、黄北梅、郑筱斋、印福、宁宁娃、杨杰、李应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