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雒,陕西省商洛市古建制的名称。始于西周“鄀方”,春秋上鄀,晋上雒,战国魏、秦上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上雒属京畿内史直辖关中(武关内)。之后被郡、国、州、县、区等代替。由于历史原因,一直被误认为上雒是始于汉代由商分置的建制,且“雒”始于随朝“忌水说”。《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使这一建制历史得以纠正和城池得以发现。改写了“商洛”随前的诸多历史。

概括介绍

上雒,因“鄀””雒“地而始名。秦始县名。《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1]揭开了历史该地只有“商”没有“上雒”的记载和历史标注。[1]使“秦商县在汉时西置上洛县建制。将该地(大约现商洛市地域)划一县为二县之一”的历史得以纠正。治所在古上洛,即现商州区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2]

上雒,西周和春秋先为鄀后属晋,战国先魏后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上雒属京畿内史关中[2]。西汉时分属弘农郡,东汉时分属京兆尹和汉中郡。东汉以后十余朝代,或为郡、为州称谓不一,管属各异。

隋初,定地方建置为州、县二级制。隋炀帝时废州为郡,以郡统县,将全国划分为一百九十郡。其中十堰地域分属西城郡、房陵郡、上洛郡和淅阳郡四郡。唐初为商州上洛,宋时撤制由商州代之,从此上洛名称和建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