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家(1063—1134)字任伯,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四年(1097)中进士,宋朝诗人、书法家。词存《忆君王》一首,见《避戎夜话》。《全宋词》辑录。

中文名

谢克家

性别

出生日期

1063

去世日期

1134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上蔡(今属河南)

所处时代

宋朝

主要成就

宋朝词人

字号

字任伯

主要作品

《忆君王》

任伯

个人简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及第,累官至吏部尚书、谏议大夫。谢克家忠君爱国,危言危行。据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宋徽宗宠信蔡京、童贯等六位奸贼,致使大批良臣遭残害,民不聊生。谢克家数列蔡京之罪,“列圣诒谋之宪度,扫荡无余,一时异议忠贤,耕锄略尽”。

靖康二年四月,孟太后命吏部尚书谢克家率子谢伋与康王舅父韦渊等人为迎奉使,奉“大宋受命之宝“(国玺)往抗金前线济州(山东巨野),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承继大统。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天治门登坛受命,即皇帝位,是为高宗,是年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南宋”。

建炎二年十二月七日,谢克家拥戴有功,高宗皇帝擢升他为朝奉大夫龙图阁侍制兼浙江台州知府,其子谢伋官升祠曹郎兼太常少卿。当时中原地区战祸频繁,高宗皇帝南渡时,见北方豪门望族流落江南甚多,遂下旨,“有西北士大夫许占寺院之命”。于是,谢克家携家迁栖黄岩灵石山麓之灵石寺,“乞为香灯院”。谢克家任台州知府虽只有半年,然政绩卓著。《嘉定赤城志》赞他“吏治精明,人不敢犯”。

建炎三年六月,为礼部尚书。

建炎四年(1130)官参知政事(副丞相)。

绍兴元年(1131),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宵宫,寓居临海。

弹劾秦桧

绍兴二年(1132)秦桧向宋高宗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策略,主战派大臣谢克家、綦崇礼等力斥其荒谬。赵构皇帝是“北人”,朝廷中众多大臣和士兵也是“北人”,如按秦桧之策,南宋朝廷岂非解体?这实在是亡国之举措。谢克家是朝中德高望重之人,他审时度势,德才兼备,办事稳健,又是拥立高宗即皇帝位的功臣,高宗对他很尊重,家国大事每每征询于谢克家。参知政事谢克家上疏弹劾秦桧,并上《褫职告词》,揭露秦桧险恶用心, “耸动四方之听,朕志为移,建明二策之谋尔材见可”,求皇帝罢免秦桧之职。高宗亦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甚是不悦,于是命兵部侍郎綦崇礼撰《秦桧罢右相制》。綦崇礼处事谨慎,当即恳请皇帝先在纸上写下旨意,他可按圣意起草。高宗皇帝顺手抓过一张纸,写下数条秦桧罪状,以为綦崇礼撰《制词》之用,交于綦崇礼。綦宗礼憎恨秦桧卖国行径,还未到翰林院,在路上斥责秦桧制词已成。其中有云:“自诡得权而举事,当耸动于四方;逮兹居位以陈谋,首建明于二策。罔烛厥理,殊乖素期。念方委听之专,更责寅恭之效,而乃凭恃其党,排恨所憎。进用臣邻,率面从而称善;稽留命令,辄怵以交攻。岂实汝心,殆为众误。顾窃弄于威柄,或滋长于奸朋。方悉屏除,尚图改事,遽辞机政,屡却封章,诏谕莫回,留换难强。”制词揭秦桧罪恶用心无遗,一旦昭告,天下传诵,秦桧遂被罢官。

綦崇礼将高宗所写“御笔”保存起来,常常取出公示于众人。因此,秦桧对綦崇礼十分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

文友

谢克家与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关系非同一般,谢克家的母亲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母亲是亲姐妹,谢克家与赵明诚是表兄弟,他年纪长于明诚。据载,山东益都仰天山摩崖题刻中,谢克家与赵明诚同题的就有四处之多。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宋徽宗时曾官至宰相,为人正直磊落。赵明诚与谢克家的弟弟谢克明亦是挚友。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底避乱南逃,“弃衣被,走黄岩”,曾在黄岩灵石寺谢克家家小住。然后奔赴章安,找她的弟弟李远,再一起去温州,返越州(今绍兴)。谢克家擢升参知政事居临安(今杭州)时,李清照也被弟李远从绍兴接到临安居住。李清照经常到谢府拜访谢克家,与其谈诗论画。据《李清照全传》所载,绍兴四年七月的一天,谢伋来请李清照,说父亲因病居家,想找你谈件心事。李清照赶去谢府,谢克家告诉她,你在绍兴被盗的“蔡氏帖”有着落,年前有临安法慧寺僧人请我为其题跋,他说是受人之托,我知道这是你的被盗之物,但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研墨为其题词:“姨弟赵德甫,昔年屡以相示。今下世未几,已不能保有之,览之凄然。汝南谢克家。癸丑九月十一日,临安法慧寺。”谢克家又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而这件宝物大概是不可能再回到你的身边的,希望你能想开点。

“蔡氏帖”即是蔡襄《进谢御赐书诗卷》,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最珍爱的藏品,上边有北宋书画大家米芾的题跋:“米芾于旧翰林院曾观石刻,今四十矣,于大丞相天水公府,始目真迹。书写博士米芾。”宋时,蔡襄、米芾、苏轼、黄庭坚合称“四大家”。米芾与蔡襄都有墨宝送给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赵家都当传家之宝珍藏。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赵明诚举家南逃。费尽心血搜集收藏的金石书画在青州丢了十几箱,去洪州避乱时再丢了大半,在剡县(浙江嵊州)又丢,难得几件极心爱的书画随身携带,不幸又在绍兴被盗。至此,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搜集的金石书画等文物丧失殆尽,回首往事,李清照如剜肉般痛苦,但在谢克家面前,她仅浅浅一笑:“我能活到今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世间凡事皆经历了,还有什么想不开啊?”

谢克家听闻,亦浅浅一笑:“人生当如此。”

谢克家和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关系也非一般。朱熹的父亲朱松是经綦崇礼与谢克家的共同举荐,官拜秘书省正字、吏部侍郎。后朱松上书皇帝极力反对秦桧议和,得罪了秦桧,遂被罢官。绍兴二十一年夏,朱熹奉母亲之命专程到黄岩灵石寺祭拜谢克家。

家庭成员

祖父

谢诰

谢良弼

郭氏,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姨母。

谢伋。

墓地

绍兴四年(1134)病殁,葬于黄岩灵石山下之灵石寺西北。谢氏宗谱记载:“配鲁国夫人,合葬灵石山韶,改寺为教忠崇报寺,子四伋、倚、伉、倕。”其事迹见于《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张守《祭谢参政文》。

著名诗词

《忆君王》

原文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

燕子归来依旧忙。

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词作鉴赏

作者亲历靖康之变,愤于金人南侵,君王被掳,国家和民族陷于危机之际,为怀念宋徽宗而作。全词于字里行间传达出凄凉怨慕之音、缠绵悱恻之感,词人忠愤填膺的情感呼之欲出。

起首两句,景为情使,情因景生,借助“柳枝依依”这一生动形象,表达了词人对汴京故宫的思恋,同时又以“楼殿无人”暗指国破家亡,以昔日故宫春日欢游、人苦昼短与今日倍觉春昼漫长作比,抒写出词人对故国的一往情深。

第三句笔锋一转,从“国破山河,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的描写,转为“登楼遥望秦宫殿,翩翩只见双飞燕”(唐昭宗李晔《菩萨蛮》)的感叹:“燕子归来依旧忙”。燕子是无情之物,它哪里知道楼殿依旧,而主人已换,仍然忙着衔泥,旧梁上筑起新巢,正是“这双燕何曾,念人言语”(《燕山亭》),俨然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之感。

然后点明题旨,怀念故君结末两句,熔写景与抒情于一炉,语意悲凄,读来催人泪下,堪称爱国忧君之语。这两句,将词人国破家亡、流落异乡、君王难忘,故国难忘的情怀与春色可人、暮色如愁、独立黄昏的景境融合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词富于抒情色彩,不言国破思虏,巢覆卵毁,而言宫柳依依,楼殿寂寂,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全词不着一实语,而能以动荡见奇,迷离称隽,辞有尽而意无穷,将出河破碎、身世飘零、往事堪哀的沉痛心情表达得真切动人。

其他作品

谢克家留下的著作不多,《全宋词》选录他的《忆君王》词一首,这首词被后人评为忧君忧国的佳作。谢克家在南宋绍兴三年写的《克家致秦桧发知府书》现今还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这件36.45(公分)的墨宝,在1936年曾选送英国伦敦“国际中国艺术品展览”展出,国际友人给予很高的评价。除了这件尺牍外,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珍藏品蔡襄《进谢御赐书诗卷》的题跋,是谢克家在谢世前一年于杭州所书,上海古籍书店尚有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