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师附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1902年,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由此创办,并伴随中国近现代教育一起成长,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缩影”。学校经数次更名易址后于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江苏省教育厅直属公办高级中学、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ISC国际学校联盟成员学校,也是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列为国家教育部教改全国三座试点学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以“慎聘良师、锐意实验、校风诚朴、善育英才”而著称;世纪风雨,培育“社会中坚”;历尽沧桑,不改青云之志。

历史上,南师附中在中国率先开展了道尔顿制实验、“六三三”学制改革等实验,奠定了南师附中在现代中国基础教育史上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学校进行了选修课程、课外活动课程、必修课程分层次教学等实验,建立了个性化、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结构,为国家高中新课程的确定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在国际交流与国际文凭课程、信息化课程体系以及高中多样化课程环境下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方面提供了范例。

2020年7月7日,评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2020年7月8日,被认定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6]

中文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察哈尔路37号(校本部)

别名

南师附中

创立时间

1902年

机构类别

公立

机构属性

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

主管部门

江苏省教育厅

校训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外文名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奖项

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知名校友

巴金

类型

中学

教师人数

150人

联系电话

0527-82898588

办学性质

公立

学校特色

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 江苏省重点中学 江苏省模范学校 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基地

主要奖项

全国十佳创新学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江苏省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 IB国际文凭课程项目学校

历史沿革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曾十易校名,七迁校址: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筹建;

1906年,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

1915年,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1923年,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1927年6月,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实验学校;

1928年2月,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实验学校;

1928年5月,更名为“台湾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中大实校包含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中大实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于9月波及南京,1937年8月26日,位于南京的中大实校被日机轰炸,原校址变成一片废墟。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与中大实校主任许恪士商讨后,决定举校迁往安徽屯溪,开始了抗战附中的迁移,“台湾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国立十四中,即国立第十四中学)设在重庆青木关,并于1942年在沙坪坝增设中大附中分校;

1938年8月中大实校派人到贵阳考察,在与政府研讨后,决定在贵阳马鞍山建校。后来因为为在马鞍山离重庆较远,中央大学的大学生不方便到达马鞍山实习,所以1941年中大实校与国立十四中(当时迁往重庆)互换校名。这个决定下达时,在马鞍山的中大实校师生十分气愤,时任校长杨希震愤然辞职,部分教师离开;

1938年9月前后,师生到达安徽屯溪,由于当地条件限制,不得不在一所祠堂中授课,环境恶劣,由于抗战战场的深入,安徽屯溪变得岌岌可危,之后,附中又开始继续迁移,并于12月到达长沙岳麓山。

1946年抗战胜利后次年,马鞍山中大实中、青木关中大附中、沙坪坝中大附中分校迁回南京,合并为“台湾中央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0年10月,径称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2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组建为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68年,更名为南京市鲁迅中学;

1978年,恢复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

2002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2005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2009年,创办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

2012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

2013年,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2018年6月15日,加入“中国卓越高中联盟”。[2]

2020年7月8日,被认定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6]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史
三江师范附中(1902-1905)
两江师范附中(1905-1914)
南京高等师范附中(1917-1921)
南京高等师范附中、东南大学附中(1921-1923)
东南大学附中(1923-1927)
展开表格

教育教学

师资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门

建校以来,王瀣、柳诒徵、杨铨、严济慈等教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执教。截至2009年,学校拥有的教师中包括: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人;江苏省、南京市名师5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6人;市学科带头人20人;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2人;在职专职教师学历均在本科以上。

特级教师与教授级高级教师名单(部分)

陈履伟、周久璘、王栋生、卢新建、陶维林、陈理、程鸣、龚修森、李华、曹云军、孙小红

优秀教师名单(部分)

卜美平: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曹云君: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履伟: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程鸣: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

丁志兴: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师、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

龚修森: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龚燕: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江卫兵: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李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劳模、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刘文庆: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卢新建: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孙小红: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

唐龙: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陶维林: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王栋生: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

王雷: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许英慧:三门峡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姚玉琴: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南: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士民:江苏省爱生模范标兵、南京市师德标兵、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学慧: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周久璘: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李晓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办学规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及其附属学校截至2013年,计有班级478个,学生18589名,在岗教职工1821人,离退休人员172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还创办了多所分校。

学校名称

创办时间

学校属性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002年民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原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民办)2002年公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2005年公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原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民办)2009年公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2012年公办
硬件设施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建成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配套的校园网站和办公自动化平台,并于2014年完成了校园Wi-Fi的全覆盖,教学设施已具备信息化功能。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有教学楼、办公楼、艺术中心、科技实验中心、图书馆、校史馆、食堂、宿舍、体育运动中心,教学、生活条件良好。

截至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有数字化图书馆、iPad教室、物联网实验室、高端理科实验室,并开设有对应的理科探究实验等课程。

教学成果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参与高考,本二达线达级率均在95%左右,本一达线达级率均在85%左右,每年有二三十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学生被高校录取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高考录取情况(2009年以来)
届数总人数985人数985率211人数211率其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200979330138.0%--1914-9066721813
201072731543.3%--1615-80531925262
201180830637.9%--1618-60331315422
展开表格

• 学科竞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门竞赛培训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参加的各种竞赛活动(部分)

科技类

人文社科类

全国高中数、理、化、生、信息等学科竞赛亚洲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在线商业模拟竞赛(BSE)
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YPT)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CYPT)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
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暨中华名校邀请赛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复旦大学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FDUIMUN)
美国数学竞赛(AMC)亚太地区信息学竞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
展开表格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情况(2008年以来)
届别获省一等奖以上数获得保送资格数备注
学生姓名竞赛名称获奖情况
200810326何骥亚洲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个人总分第一名
200914444许言国家化学竞赛冬令营金牌
刘苏萌国家化学竞赛冬令营银牌
展开表格

• 自主招生

截至2014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经连续5年成为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中学,名额为2名;连续3年成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中学,且名额增加为2名。

届别

被学校推荐参加国内外著名高校保送、提前、自主招生选拔人数

被国内外著名高校保送提前录取数

获得国内外著名高校自主招生优惠数

2009410231154
2010421141145
201147319690
2012380212135
2013350181110
展开表格教师成绩

时间

教师

项目

获奖情况

2014年傅艺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中学组)音乐课评比一等奖
陈蓓蓓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第三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高中组一等奖
丁志军江苏省高中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保志明“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展开表格教育改革

1922年,南师附中率先采用三三制新学制并编定新学制课程大纲,实验道尔顿制,推动了全国中学的学制和课程改革。

抗战期间,艾伟主持开办中学六年一贯制学习心理实验班。

20世纪50年代,进行高中文理农分科教学实验和四二制试点班教学改革。

60年代,在江苏省教育厅的主持下,进行了旨在推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改革。

80年代,在国家教委的指导和香港华夏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进行了高中课程结构改革。

90年代,南师附中实行高中阶段必修课分层次教学实验,被列为国家“八五”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子课题。

进入21世纪,学校开设了以现代公民为培养目标的德育课程、以思维品质为培养目标的拓展课程和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综合课程。其中,德育课程包括经典人文阅读、生涯规划、意志训练、责任教育、领袖训练、跨文化交流、生命教育、审美教育等课程;扩展课程包括选修课、竞赛课、大学先修课、名师讲坛、系统思考、“走进鲁迅”等课程;综合课程包括教育剧场、梦想基金、科技文化节、特色学科活动、学生社团等课程。[3]

国际交流

自20世纪80年代,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的九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其中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还在南师附中建立了分校。友好学校间实行教师互派、教材交流、网上课程交流、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另外学校每年派教师出国讲学、考察、进修,也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讲学、授课,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进入21世纪,学校的国际交流更趋频繁,出国讲课、考察进修的教师达200多人次;每年均有数十位同学出国交流或到国外著名高中学习一年。

2006年9月,南师附中依靠自己的双语师资队伍,并在国际平台聘请具有专业资质和教学经验的高中教师,独立开设IB国际文凭课程并招收中国学生,2007年正式获得授权。2012年通过国际文凭组织的“五年评估”。截至2013年,五届毕业生主要前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就读本科。

学校荣誉
  • 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
  • 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基地
  • 江苏省重点中学
  • 江苏省模范学校
  • 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 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 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
  • IB国际文凭课程项目学校[1]
  •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5]
  •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6]
  • 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 
  • 2020年7月,入选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文化传统

校训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训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Way to success is through hardship.

此校训是近代教育家、书画家、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所定,源自明代哲理奇书《菜根谭》,意谓人能吃得苦,方能做成事。毛泽东同志也曾引用古语说过,“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校歌

校歌有两首,第一首为现行校歌。[4]

其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

柳诒徴作词

社会中坚,学校栽成众,

秉南雍风,教师承远重。

矢志做新民,格致诚明,青年最勇。

质文竞进,似秦淮江水交流,钟山秀耸。

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

勤求世界新知,翼建中华一统!

其二

陶行知作词

神圣劳动,小工人爱做工

神圣劳动,小农民爱耕种

神圣劳动,小兵丁爱运动

为甚读书?为甚读书?为吾人类大众……

学校精神

校风

:诚朴

教风

:热爱学生,认真教学,刻苦钻研,言传身教。

学风

:专心致志,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办学目标

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卓越的中国著名中学。

建设高品位、高质量,实验性、示范性,具有国际胸怀和中国精神,并以科学与人文的综合性、学术性、实践性见长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中学。

办学理念

基于教育管理——民主,科学,创造;

基于师生生长——和合,学识,超越;

基于社会公民——关爱,责任,创新。

培养目标

领导力,创造力。

培养以天下为已任,具有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人。

教育理念

健康生长

所有人的生长,不同的人都能得到恰当地生长。追求永真:只要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在各种恰当评价方式之下,其教育结果一定呈现优良效应。

学校文化

第一、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组织文化

第二、掏出心来、相互尊重的行为文化

第三、权责平等、民主公正的制度文化

第四、追求诚朴、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第五、行胜于言、锐意实验的教育文化

第六、批判与建设、解构与建构的思维文化

特色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色活动(部分)

学科

特色活动

实施年级

语文“巴金杯”文学、“鲁迅杯”时论文创作比赛高一、高二
“月是故乡明”图文展高一
诗歌创作系列活动高一、高二
话剧节高二
展开表格历任名师

王伯沆:人文学家、文史学者

柳诒徵:历史学家、文化学家

胡先骕:生物学家、古典文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邹秉文:农学家

钱崇澍: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子高:化学家

徐养秋:历史学家、教育学家

穆济波:语文教育家

杨效春:教育家

李儒勉

曹刍:教育家

舒新城:语文学者

孙本文:社会学家

张其昀: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

胡焕庸: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济慈: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家楫:生物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圭璋:词人、文史学者

凌纯声:人类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罗家伦:历史学家

雷海宗:历史学家

常任侠:艺术史学家

陈为忠:教育家,台湾联合大学创校校长

知名校友

南师附中培养出的人才遍布各地,蛮声海外。百余年来,附中培养出5万多毕业生。他们在中学扎实的基础上,成为各类优秀人才。

人文荟萃、名家云集、锐意改革的氛围使得附中教育根深叶茂,人才辈出。校友中既有顾作霖、杨超等革命先烈,也有严济慈、汪道涵、彭珮云、巴金、李国鼎等享誉世界的学者、科学家和政治家;不仅有人数位于全国普通高中前列的52名两院院士(如获得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的袁隆平、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韦钰等),也有歌唱家朱逢博、足球评论员黄健翔等。当然更多的是数以万计默默无闻在各自岗位上为人类、为祖国作贡献的校友。历年来,附中学生不仅以高的升学率引人注目,更是以高层次、高质量的素质赢得社会的赞誉。

杰出校友名录

郭廷以:历史学家。曾任“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央研究院院士。

安芷生:地质学家、环境学家。国际全球变化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第四纪研究会黄土委员会主席。

丁衡高:惯性技术和精密机械专家。曾任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主任等职。

戴元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

何凤生:中国职业神经病学奠基人。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合作中心(北京)主任。

黄宏嘉:微波和光波导学家。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李新民:数学家。曾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中国自然科学促进会理事长。

刘大钧:农学家,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刘盛纲:电子学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倪尚达:物理学家,电磁学、无线电学专家,中国无线电教育的先驱。

屈伯川:教育家。大连理工大学主要创始人。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始人之一。

施蕴渝: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钟秀:计算机科学家。南京大学技术学院院长。

唐培经:统计学家。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务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等职。

王浩:数学家、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

王之卓:遥感学家、教育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

韦钰:电子学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南京东南大学校长等职。

余传韬: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曾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次要负责人、亚太科技协会理事长。

谢立惠:电子学家、教育家。曾任首任西南师范学院(已合并为现西南大学)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院长。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之父”。曾获包括沃尔夫农业奖在内的多项荣誉。

周鸿经:数学家。曾任“台湾中央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自然科学促进会首任理事长等职。

滕藤: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并曾担任亚洲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等职。

程镕时: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专家,南京大学教授。

陆孝同:民国25年高中部毕业,航天专家。曾担任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工程技术总设计师、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工程技术负责人,1972年华盛顿国际航天会议主席。

邓三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家,“中国潜艇之父”。

朱书麟:水电工程专家,曾任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长。

许靖华:地质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刁锦寰:统计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赓武:历史学家、教育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香港大学校长。

王浩:逻辑数学家、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外藉院士。

鲍亦兴:力学家、物理声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兆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水产工程协会首任主席。

孙元良:抗日将领。

李国鼎:台湾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台湾科技之父”。

巴金:现代文学家。

胡风: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余纪忠:台湾报业先驱。中国时报创始人。

邹坚:曾任台湾地区海军专科学校校长、海军总指挥官、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部门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等职,海军上将。

岳天:曾任国民军装甲兵司令兼装甲兵学校校长,三军大学教育长。

金信:韩国空军参谋总长。

顾作霖:曾任少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长、上海市委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彭珮云:曾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黄健翔:体育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