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10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汇文书院、宏育书院两所教会学校合并,成立金陵大学堂(又称金陵大学)。金陵大学校舍始建于1916年(民国五年),1921年美国教会募集资金在鼓楼西南坡购地2340亩,兴建新的校舍。金陵大学师生由汇文书院原址迁入。此后又陆续兴建了一批新校舍,至1926年,学校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学校占地160万平方米,建有塔楼、教学楼、小礼堂和图书馆等。1951年,学校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成立新的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曾在此举行。1934年9月,金陵大学的师生发起捐款活动,1935年8月耗资1700元的钢管式旗杆在学校礼拜堂南侧落成(现迁于大操场南侧的草坪上)。旗杆高40余米,高高飘扬的国旗超出了与之毗邻的日本驻中国公馆内太阳旗,以示中国人民不可侮。抗战时期,以中央大学著名教授潘菽、梁希、金善宝等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座谈会”和“民主科学座谈会“,高扬民主、科学精神,为坚持团结抗战和争取民主而奔走呼吁,后来发展成为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九三学社。解放战争,南京大学学生冲破白色恐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〇爱国学生运动。在历次斗争中,南京大学的许多仁人志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1982年南京大学全体师生捐资,在校园内建造了“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后面刻有在南京大学牺牲的20位烈士的简历。
主要建筑
南京大学北大楼
金陵大学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东北大楼、礼拜堂、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十余幢建筑。这些建筑物一律都是青砖墙面,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建筑造型严谨对称,进深较大,窗户较小,显得封闭稳重,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特征。北大楼:在校园中轴线的最北端,是金陵大学的主楼,当时称“行政楼”。建于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司马(Small)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大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同时又糅合了西方的建筑布局。大楼为歇山顶,筒瓦屋面。在大楼南立面的中部,建有一座高五层的正方形塔楼,将大楼分隔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塔楼顶部又冠以十字形脊顶,实际上是西洋式钟楼的一种变形。大楼墙壁用明朝城墙砖砌筑,清水勾缝。墙面布满了爬藤植物。这幢大楼现已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东大楼:在北大楼的东南侧,当时称“科学馆”。建于1913年,由齐兆昌建筑师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大楼设计采用中国北方建筑形式,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采用青砖砌筑,素灰勾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大楼在50年代因火灾烧毁屋顶,1958年修复。
西大楼:在北大楼的西南侧,当时为纪念农科创办人、美国人裴义理而命名为“裴义理楼”。建于1925年,由美国建筑师司马(Small)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604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量面。大楼底部为明代城墙砖砌筑,上部为烟色粘土砖砌筑。勒脚部位和门窗过梁采用斩毛青石。
图书馆:在北大楼的正南方,现为南京大学老图书馆。它与北大楼共同构成金陵大学校园的中轴线,其他的建筑物基本上都分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图书馆建于1936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顶,青筒瓦量面,青砖墙面。建筑平面为十字形。一层中部为主要入口,面朝北,两侧为图书采编等业务办公用房以及小阅览室:二层中部为借书处,两侧各有一个大阅览室。图书馆的外部处理与其他几幢建筑物风格相近。图书馆建成后,有人为纪念在1927年3月24日被攻克南京的北伐军士兵打死的金陵大学副校长、美国人文怀恩,主张命名为“文怀恩图书馆”,并在馆前建立铜像,后来考虑到金陵大学学生的反帝爱国情绪,这个提案不了了之。
东北大楼:在东大楼的南面。建于193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1726.4平方米。混合结构,高四层,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烟色粘土砖砌筑。大楼入口处有栈道直通二楼。
礼拜堂:在西大楼的南面,现为南京大学大礼堂。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建筑事务所(Perkins&Fellows,Architects)于1917年3月28日完成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18年竣工。它是金陵大学现存最早的建筑物。建筑造型仿照中国古代的庙宇。地上二层,砖木结构,屋顶主跨为歇山顶,附跨为硬山顶,筒瓦屋面。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城砖上仍留有铭文印记。设计者试图让中国人在自己熟悉的传统空间中接受完全不同的西方基督教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1958年在大门入口处加筑了一座门厅。
学生宿舍:在南京大学北园内,现为外语学院办公、教学楼。共有四幢,分别称为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和辛壬楼。建于192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烟色粘土砖砌筑。甲乙楼与丙丁楼大小相同,建筑面积均为755平方米;戊己庚楼与辛壬楼大小相同,建筑面积均为1685平方米。
除上述建筑外,另外还有一根旗杆颇为值得一书。1934年9月,与金陵大学仅墙之隔的日本驻华公使馆竖起了一根钢架式旗杆,与金陵大学北大楼齐高。金陵大学师生们每天抬头都要看到刺眼的太阳旗,感到非常气愤。10月初,金大三十多位学生发出倡议,要竖立一根高出北大楼的旗杆,以示中国人民不可侮的精神。倡议一发出,立即得到广大师生的响应。金大及附中师生员工、金大校友纷纷捐款。1935年8月,耗资1700元的钢管式旗杆在学校礼拜堂南侧落成,旗杆高四十余米,高高飘扬的国旗超出北大楼三米多,也超出了与之毗邻的太阳旗。1964年,南京大学因在礼拜堂南侧兴建教学楼,故将旗杆迁移至学校大操场南侧。如今这根旗杆保存完好,它已成为南京人民反帝爱国的重要见证物。
金大简介
金陵大学始办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1952年撤销建制主体并入南京大学。详见“金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