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且可人畜互传,一旦发生很难消灭,曾给世界养马业造成重大损失,至今仍是全世界重点检疫的对象,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加以控制消灭。目前在我国已呈消灭状态。

中文名

马传染性贫血

外文名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就诊科室

传染科

简介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在1843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传遍世界各国。1931年日本侵华时把此病带进了东北及华北等地,后来由前苏联进口马匹时又将该病传入我国,造成我国疫情严重。我国于1965年由解放军兽医大学首次分离马传贫病毒成功,进而研制成功了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两种特异诊断法,1975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又研制成功了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该疫苗的推广应用并采取了综合性防疫措施,使我国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该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病原

马传贫病毒(EIAV)又称为沼泽热病毒,为RNA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的马传贫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80-140nm。病毒粒子常呈圆形。有囊膜,膜厚约9nm。病毒粒子中心有一个直径40-60nm,电子密度高的椎形或杆形类核体。类核的外周有壳膜,壳膜外被亮晕包绕,其外面是囊膜,有纤突(球形突起)。病毒粒子存在于感染细胞的胞浆、细胞表面和细胞间隙。细胞核内无传马贫病毒粒子。病毒主要在胞膜上以出芽方式成熟和释放,也可由胞浆内的空泡膜上出芽成熟。

马传贫病毒核酸型为RNA,但病毒增殖有赖于DNA。马传贫病毒有群特异性抗原(病毒内部可溶性核蛋白抗原)。用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可以检出,它主要用于本病的诊断。另还有型特异性抗原(病毒表面抗原)。是各型毒株间不同的抗原,存在于病毒粒子表面,可用病毒-血清中和试验检出,它主要用于病毒型的鉴别。本病至少有14个型。表明马传贫病毒有多向性抗原漂移,这与病毒糖蛋白的结构改变有关。

病毒只在马属动物白细胞及驴胎骨髓、肺、脾、皮肤、胞腺等细胞培养时才可复制。用马属动物以外的其它动物人工感染和进行细胞培养均未获成功。但也有报道美国用狗、猫细胞培养本病毒获得成功。

马传贫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病毒在粪、尿中可生存2.5个月,堆肥中30天,-20℃中保持毒力6个月到2年,日光照射经1-4小时死亡。2%-4%氢氧化钠、3%-5%克辽林、3%漂白粉和20%草木灰水等均可在20分钟内杀死病毒。病毒对温度的抵抗能力较弱,煮沸立即死亡,血清中的病毒,经56℃1小时处理,可完全灭活。病毒对乙醚敏感,5分钟即可丧失活性。对胰蛋白酶、核糖分解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有抵抗力。

流行病学

马传贫主要发生于马、驴、骡、其它家畜禽及野生动物均无自然感染的报告,但有人工感染的记载。

本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虻、厩螫蝇、蚊及蠓)对健康马多次叮咬而传染。污染的针头、用具、器械等,通过注射、采血、手术、梳刷及投药等均可引起本病传播。此外,经消化道、呼吸道、交配、胎盘也可发生感染。

病马和带毒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在发热期内,血液和内脏含毒浓度最高,排毒量最大,传染力最强(慢性病马)。而隐性感染马则终身带毒长期传播本病。

本病主要呈地方流行或散发。一般无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但在吸血昆虫较多的夏秋季节及森林、沼泽地带发病较多。在新疫区以急性型多见,病死率较高,老疫区则以慢性型、隐性型为多,病死率较低。

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在流行病学上有一定的意义。外界环境条件造成了发病的内部因素,如不良的土壤、营养不全的饲料、寒冷而潮湿的畜舍以及繁重的劳役、长途运输及内外寄生虫侵袭等,都成为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马匹的流动(引进新马)将更扩大本病的蔓延。

临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人工感染病例平均10-30天,长的可达90天。根据临诊表现,常将马传贫病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隐性四种病型。

急性型

:特征为高温稽留,病程短,死亡率高。病马体温突然升高40℃以上,一般稽留8-15天不等,而后下降至常温,不久又升至40℃以上,稽留不降,直到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最短3-5天死亡。高温期各种症状明显。发热初期,可视粘膜潮红,随病程发展表现苍白,黄染。在舌底面、口腔、鼻腔、阴道粘膜及眼结膜处,常见大小不一的鲜红色至暗红色的出血点(斑)。病马常出现心博动亢进,节律不齐,心音混浊,分裂,缩期杂音。病马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呈渐进性消瘦,病的中、后期可见尾力减退,后躯无力,摇晃,步样不稳,急转弯困难,有的病马胸、腹下、四肢下端(特别是后肢)或乳房等处出现无热,无痛的浮肿。少数病马有拉稀现象。红细胞总数减至500万或300万以下,血红蛋白减少,血沉显著加快,初速15分钟可达60刻度以上。白细胞减少,丙种球蛋白增高,外周血液中出现吞铁细胞。在分类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加,中性白细胞减少。

亚急性型:特征为反复发作的间歇热。一般发热39℃以上持续3-5天退热至常温。经3-15天的间歇期又复发。有的病马出现温差倒转现象。病程约1-2个月。

慢性型:特征为不规则发热。一般为微热及中热。病程可达数月及数年。临诊症状及血液变化发热期明显,无热期减轻或消失,但心机能和使役能力降低,长期贫血、黄疸、消瘦。

发病及病理

发病机理

贫血原理至今尚未定论,目前认为是较复杂的混合性贫血。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即病马在病毒作用下,引起红细胞变性,变性的红细胞成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红细胞自身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血清中,与自身红细胞发生结合反应,使其变性,易为肝、脾中增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和破坏;或血清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在补体的参加下,发生溶血现象。其次是马红细胞表面吸附有补体第三成份(C3)促使对渗透压的抵抗力减弱,引起红细胞的寿命缩短,再其次是骨髓造血机能降低。

出血是由于病毒及有毒产物作用于毛细血管,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大,红细胞渗出到血管周围的结果。

病马可视粘膜黄疸,是因肝脏部分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转变间接胆红素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降低,血液内间接胆红素增加,同时一部分直接胆红素经由坏死肝细胞进入血液,血液中出现直接胆红素。因此,病马可视粘膜出现黄疸,尤以膣粘膜较为明显。

由于病马心脏衰弱,全身静脉淤血,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上病马贫血,血浆蛋白减少,血液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原因,血液的液体成份漏出血管外而发生浮肿。

在病毒作用下,使病马肝、脾等网状内皮细胞大量增殖,吞噬能力增加,变性的红细胞被大量吞噬细胞酶的作用,将被吞噬的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转变成含铁血黄素。这种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细胞称为吞铁细胞。来自肝、脾、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细胞,脱离原来的位置后进入血流,到达外周血液中,成为组织原性吞噬细胞。另外,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也能吞噬红细胞成为吞铁细胞称为血源性吞噬细胞。

马传贫的发热,不论是初发还是再发,可能都是体内病毒大量增殖的结果。关于马传贫病毒持续感染的机理,学者们提出以下几种推测: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抗体复合物的形成,网状内皮机能失常,无效的免疫反应,病毒抗原漂移,DNA前病毒整合于畜主细胞DNA等等,这些现象都存在,问题在于究竟那一种是主要的,尚不清楚。

病理变化

急性型主要表现败血变化,浆膜、粘膜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尤其以舌下,齿龈、鼻腔、阴道粘膜、眼结膜、回肠、盲肠、和大结肠的浆膜、粘膜以及心内外膜尤为明显。脾脏不同程度肿大,脾髓软化,包膜紧张并有出血;有的白髓增生,切面呈颗粒状。肝肿大,被膜紧张,表面有出血点,切面小叶结构模糊;质脆弱呈锈褐色或黄褐色。由于变性肝细胞索和中央静脉与窦状隙淤血的交织,使肝切面呈现特征的槟榔状花纹。肾显著肿大,实质浊肿,呈灰黄色。皮质有出血点,输尿管和膀胱粘膜有出血点。心肌脆弱,呈灰白色煮肉样,并有出血点。有时在心肌、心内外膜见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常有出血。

亚急性和慢性以贫血、黄染和单核内皮细胞增生反应明显,而败血性变化轻微。脾脏中度或轻度肿大,坚实,表面粗糙不平,呈淡红色;由于淋巴小结增生,切面有灰白色粟粒状突起(西米脾);有的脾脏萎缩,切面小粱及滤泡明显。肝脏不同程度肿大呈土黄色或棕红色;切面呈豆蔻状花纹(豆蔻肝);有的肝体积缩小,较硬,切面色淡呈网状。肾轻度肿大,灰白色。心肌浊肿。锯开长骨;可见红、黄髓界限不清,黄髓全部或部分被红髓代替;严重病例骨髓呈乳白色胶冻状。

病畜组织学变化最明显的是实质器管的网状内皮增生反应和铁色素代谢的破坏。器官内有大量浆细胞、淋巴样细胞和组织细胞的积聚,后者形成单核白细胞,细胞浆有铁色素及裂解红血球。肝细胞变性,肝索紊乱,肝窦扩张,星状细胞肿大增生,脱落,在肝窦和汇管区内有多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在吞噬细胞浆内含有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肾脏见血管球性肾炎,肾小管变性及血管周围的淋巴样细胞的套状现象。心肌坏死与细胞浸润。

组织学病变

主要表现为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组织器官内的网状内皮细胞明显肿胀和增生。急性病例主要为组织细胞增生,亚急性及慢性病例则为淋巴细胞增生,在增生的组织细胞内,常有吞噬的铁血黄素。

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替代诊断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原分离与鉴定

:将可疑马的血液接种易感马或用其制备的白细胞培养物,分离病毒(通常不用)。免疫扩散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血清学检查: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需经AGID证实)、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

病料

采集

:采集可疑马的血液备用。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马梨形虫病、马伊氏锥虫病、马钩端螺旋体病、营养性贫血鉴别。

防治

为预防和消灭马传贫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颁发的《马传染性贫血病防制试行办法》的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马群的抗病能力。搞好马厩及其周围的环境卫生,消灭蚊、虻,防止蚊、虻等吸血昆虫侵袭马匹。发现患病马匹立即上报疫情,严格隔离,扑杀病畜,其尸体、病死马尸体等一律深埋或焚烧。污染场地、用具等严格消毒,粪便、垫草等应堆积发酵消毒。经检疫健康马、假定健康马,紧急接种马传贫驴白细胞弱毒疫苗。不从疫区购进马匹,必须购买时,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经过临床综合诊断和2次血液学检查,确认健康者,方准合群。

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动物,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疫情处理

遵循“分类指导、综合防治”原则。

发现疑似马传贫病马属动物后,畜主应立即隔离疑似患病马属动物,限制疑似患病马属动物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检查、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在马属动物饲养地,发现马传贫患畜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限制易感动物、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若呈暴发流行时,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等强制性控制和扑灭措施,并迅速通报毗邻地区。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  指患病马属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马属动物所在的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区  是指患病马属动物所在的自然村(屯)、养马属动物单位以及发病前3个月经常活动,可能污染的地区或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疫区划分时注意考虑疫区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受威胁区  是指疫区邻近的自然村(屯)、单位,或疫区外顺延5~3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封锁

疫点(区)封锁期间,染疫和疑似染疫的马属动物及其产品不得出售、转让和调群,禁止流出疫区;繁殖马属动物要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配种;种用马属动物不得对疫区外马属动物配种;对可疑马属动物要严格隔离检疫;关闭马属动物交易市场。

禁止非疫区的马属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疫情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隔离

当发生马传贫时,要及时应用临床检查、血清学试验等方法进行临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马属动物群分为患病马属动物、疑似感染马属动物和假定健康马属动物三类。立即扑杀患病属动物,隔离疑似感染马属动物、假定健康马属动物,经过3个月观察,不再发病后,方可解除隔离。

监测

疫区内应对同群马属动物隔离饲养,所有马属动物每隔1个月进行一次血清学监测;受威胁地区每3个月进行一次血清学监测。

扑杀

患病马属动物、阳性马属动物用静脉内注射硫酚多纳、来苏儿等药物在不放血条件下,进行扑杀。

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的和扑杀的马属动物及其有关物品,采取焚烧或深埋等方式无害化处理。

消毒

对患病马属动物和可疑染疫病马属动物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严格进行消毒;受污染的粪尿、垫料等经堆积密封发酵1个月等方法消毒后方可使用。

封锁的解除

疫区从最后一匹病和阳性马属动物扑杀处理后,90天以上未见临床病畜,且90天内经血清学检查(每次间隔30天)3次以上,未检出阳性马属动物的,方可解除封锁。

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预防与控制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马属动物抗病能力。

认真做好卫生消毒、消灭蚊虻等工作,防止疫病传播。

控制区、稳定控制区和无疫区,禁止接种疫苗。

异地调入的马属动物,必须来自无疫区。

调出马属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出售前一个月报检,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血清学检查为阴性,且装运前经临床检查健康无病,签发产地检疫证后,方可启运。

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两次临床综合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

运出县境的马属动物,运输部门要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证明运输。运输途中发现马传贫病畜时,货主及运输部门应及时向就近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就地监督畜主实施扑杀等处理。

马传贫控制区、稳定控制区  采取“检疫、扑杀、消毒”的综合防治措施。每年对全县6-12月龄的幼驹,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一次。如果检出阳性马属动物,除按规定扑杀处理外,应对疫区内的所有马属动物进行临床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每隔3个月检查一次,直至连续2次血清学检查全部阴性为止。

马传贫消灭区  采取“以疫情监测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县每年抽查存栏马属动物的1%(不少于100匹,不足的全检),做血清学检查,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控制和消灭标准

稳定控制标准

县级稳定控制标准  必须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A、全县(市、区或旗)范围内连续两年临床综合诊断检查无病畜。

B、达到控制标准后,连续两年每年抽检200匹(不满200匹全检),经血清学检查,全部阴性。

地级稳定控制标准

全地(市、盟、州)所有原疫区县(市、区、旗)均达到稳定控制标准。

省级稳定控制标准

全省所有原疫区地(市、盟、州)均达到稳定控制标准。

全国稳定控制标准

全国所有原疫区省(市、自治区)均达到稳定控制标准。

消灭标准

县级消灭标准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后,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

A、全县(市、区或旗)范围内临床综合诊断无病畜。

B、全县(市、区或旗)范围内,连续两年每年抽检100匹(不满100匹者全检),血清学检查全部为阴性。

地级消灭标准

全地(市、盟、州)所有原疫区县(市、区、旗)均达到消灭标准。

省消灭标准

全省所有原疫区地(市、盟、州)均达到消灭标准。

全国消灭标准

全国所有原疫区省(市、自治区)均达到消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