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尖山又名东冲山,海拔1064米,为武穴市最高点。

中文名

一尖山

地理位置

蕲春、武穴和黄梅之间

别名

匡山

海拔

1064米

属于

湖北省武穴市

所属地区

湖北省武穴市

简介

一尖山,横亘在蕲春、武穴和黄梅之间,是一座历史名山。和横岗山、太平山等均为古代“匡山”的一部分。又名东冲山,海拔1064米,为武穴市最高点。在当地世代流传着“一尖二尖,伸手摸天”的民谣。山上有百亩茶园,千亩松涛,万亩竹海,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大氧吧。山间森林广覆,植被丰富,有3720多种植物,其中“杉树王”、“银杏王”为鄂东罕见。山中留有第四纪冰川遗迹,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地貌形态各异,素有“地质公园”之称。

一尖山又名匡山,古时与庐山合称“匡庐”,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这里,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交相辉映,“鲍照读书台”、“东冲积雪”、“云海瀑布”、“山观日出”、“光明寺”、“龙王庙”、“八卦顶”、“一脚踏三县”等景观点缀其间。千百年来,无数贤士名流来此登高揽胜,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美妙的诗篇。

一尖山

一尖山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疏松,是鄂东名优茶叶和野山笋生产基地。一尖山茶在2002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特别是野山茶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鲍照在这里登台读书,与茶相伴,以茶会友,品茶作诗,文思泉涌,留下千古名篇。买茶买保健,送茶送健康。如今一尖茶厂秉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新生产的“一尖茗茶”以品真质优深得广大消费者喜爱。新开发的一尖野山笋,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来自天然,贵在“绿色”,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馈赠佳品。

这里出尘世,归自然,不是世外,却胜桃源。

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夏日茂林修竹,群峰耸翠;秋季云缠雾绕,百鸟和鸣;冬来白雪飘飞,山舞银蛇。一年四季,一尖山呈现一幅幅绝美的自然山水画卷。走进山庄,春踏青,夏消暑,秋赏红叶,冬观雾松。亲近自然,其乐无穷,这里是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宿临溪别墅,尝农家小菜,饮天然泉水,品一尖茗茶,这里又是健康消费的好去处。“人间六月天,避暑在一尖”,这里更是避暑消闲的首选之地。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经千年风雨,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南朝时期,“元嘉三大家”之首的大文学家鲍照游览至此,欣然筑居,读书作诗,留有“鲍照读书台”旧址。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明代诗人罗绚、清代翰林学士金德嘉等都曾漫游一尖山,写下不朽的篇章。其中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已选入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当代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至,留下了不少瑰丽诗章。

一尖山是诗歌的王国,更是佛道教的圣地。相传太上老君在一尖山顶打坐修炼八卦,真武祖师曾在此悟道修行,引得四方弟子千里迢迢前来拜谒。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德高僧都曾来此讲经说法,点化众生。初唐时期,一尖山香火最为鼎盛,唐太宗李世民把一尖山顶封为“八卦顶”,从此“天生八卦在一尖”就流传开来。据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也因此慕名路过此地,并留下许多神话故事。五十年代中期,印度总统尼赫鲁访华就要求拜访“一尖八卦顶”、“四祖寺”。

相关诗词

忆江南·四季风光咏一尖

徐剑魂(九十三岁)

春到也,催醒一尖峰,

草木返青消积雪,

山峦新绿列屏风,

繁花深浅红。

迎夏日,万树绿阴浓,

林鸟喧鸣山寐静,

涧泉淅沥玉玲珑,

暑气化凉风。

秋风起,霜染万枫红,

岩隙鸣蛩声断续,

天边过雁影倥偬,

素月上东冲。

隆冬节,终日北风鸣,

飞雪装成银世界,

寒梅独擅玉精神,

万籁寐无声。

于二0一0年八月十二日一尖山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