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槭(拉丁学名:Acer wilsonii),是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类。国内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东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北部和广西北部。在巫山峡和邻近的瞿塘、西陵等三峡中极为常见。生于海拔1400-20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巫山峡。

中文名

三峡槭

无患子目(Sapindales) [Cronquist系统]

拉丁学名

Acer wilsoni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传统系统]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Cronquist系统]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Cronquist系统]

别名

双轮果

槭树科(Aceraceae) [Cronquist系统]

槭属(Acer) [Takhtajan系统的槭树科Aceraceae]

亚属

槭亚属(Acer Subgen. Acer)

三峡槭

命名者及年代

Rehder

分布区域

广东,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云南,浙江

小果槭组

形态特征

是否栽培:

野生

观赏分类:

乔木类

生长习性:

中性

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深褐色,平滑。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嫩枝绿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老枝紫褐色或紫绿色。冬芽小,淡黄褐色;鳞片6枚,外侧微被柔毛。

叶薄纸质,基部圆形稀截形或近于心脏形,外貌卵形,长8-10厘米,宽9-10厘米,常3裂,稀基部再有2 裂片,致成5裂;裂片卵状长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有长1-1.5 厘米的尖尾,除靠近先端偶具稀少而紧贴的细锯齿外其余部分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叶柄长3-7厘米,细瘦,无毛。

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生成无毛的圆锥花序,长5-6厘米;总花梗长2-3厘米;萼片5,黄绿色,无毛,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尖,长约1-1.5毫米;花瓣5,白色,长圆形,先端钝尖或有不整齐齿牙状锯齿,与萼片等长或略长;雄蕊8,长4毫米,花丝无毛,花药黄褐色;花盘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有长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近于无毛,长2毫米,柱头平展;花梗长6-10毫米,细瘦,无毛。

翅果黄褐色,常成下垂的圆锥果序;小坚果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特别凸起,网脉显著,长5-6毫米,宽3-4毫米,翅基部狭窄,连同小坚果共长2.5-3 厘米,张开几成水平。花期4月,果期9月。[1]

三峡槭

三峡槭

分布范围

产于湖北西部、四川东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北部和广西北部。在巫山峡和邻近的瞿塘、西陵等三峡中极常见。生于海拔1400-20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巫山峡。[1]

长江流域至华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汕头、台北、柳州、桂平、个旧)

主要价值

可以作为庭荫树、风景林。

变种

长尾三峡槭(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本变种较之原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系纸质,3裂,裂片狭窄披针形,长7-9厘米,边缘有稀疏而紧贴的锯齿,先端长尾状锐尖,尖尾长2-3厘米,有时基部还有2个小的钝尖裂片,致成5裂;翅果长2.5厘米,张开近于水平。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广东西北部、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广东连山。

钝角三峡槭(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系纸质或近革质,常3裂、裂片披针形或长圆卵形近于全缘;翅果长2.5-3厘米,张开成钝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江西西北部。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修水九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