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灯笼辣椒(学名:Capsicum chinense),又名黄帝椒、黄辣椒、中国辣椒,是茄科茄亚族辣椒属的植物,是辣椒的5个栽培种之一。

原产于古巴、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等国,由于在中国海南省栽培品种颜色为金黄色而得名。黄灯笼椒富含辣椒素类物质,辣度高,可达170000SHU,一般不作为鲜食,在海南省主要做成黄灯笼辣椒酱。

黄灯笼椒在中国大面积栽培主要是在海南省的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地方,主要栽培品种是本地种和“热辣2号”杂交种。

中文名

黄灯笼辣椒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外文名

Capsicum chinense Jacq.

亚纲

蔷薇亚纲

茄目

超目

菊超目

茄科

辣椒属

黄灯笼辣椒

形态特征

灌木、半灌木或一年生;多分枝。单叶互生,全缘或浅波状。花单生、双生或有时数朵簇生于枝腋、或者有时因节间缩短而生于近叶腋;花梗直立或俯垂。花萼阔钟状至杯状,有5(-7)小齿,果时稍增大宿存;花冠辐状,5中裂,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5,贴生于花冠筒基部,花丝丝状,花药并行,纵缝裂开;子房2(稀3)室,花柱细长,冠以近头状的不明显2(-3 )裂的柱头,胚珠多数;花盘不显著。果实俯垂或直立,浆果无汁,果皮肉质或近革质。种子扁圆盘形,胚极弯曲

分布范围

黄灯笼辣椒(Capsicum chinense),又称黄帝椒、黄辣椒,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海南特有的地方珍稀辣椒品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南、西南沿海地区,多数分布于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海南沿海地区。

主要价值

黄灯笼辣椒辣度达十五万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之中位居第二位,果实味辛辣并有奇香。黄灯笼辣椒相对其它品种辣椒营养更为丰富,特别是钙、铁、胡萝卜素、纤维素、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辣椒。

栽培技术

科学育苗

育苗工作对海南黄灯笼辣椒的种植意义重大,只有做好了育苗工作,保证了黄灯笼辣椒苗的整体质量,才能为日后种植和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海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所以要配制肥沃、富含有机质、物理性状优良、保水力强及通气性好的混合土作育苗营养土。一般按质量比,水稻田土∶火烧土∶充分腐熟牛粪糠∶精制有机肥(市售)=5.5∶2.0∶2.0∶0.5。穴盘孔纵,横径宜选用 8 cm×5 cm 的为好(54 穴/块)。配好营养土,在播种前 7 d 还应用敌克松 1 000 倍液淋透,以杀灭有害病菌。

整地定植管理

海南黄灯笼辣椒种植宜选择地势高燥,耕性良好,能排、能灌的砂壤土地块种植,一般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土杂肥 1.5 万~3.0 万 kg/hm ,或 4.5~6.0 m /hm 腐熟的畜类粪肥,或精制有机肥 15~30 t/hm (市售),条沟施过磷酸钙 750 kg/hm ,三元复合肥 750 kg/hm 作基肥。

黄灯笼辣椒虽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合理灌溉仍然是夺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缓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0.2%~0.5%尿素水)2~3 次。定植 15~20 d后,追施尿素 150 kg/hm 。在黄灯笼辣椒种植过程中,整地定植和田间管理是关系种植质量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整地定植和田间管理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选择合适土壤并进行合理施肥。在黄灯笼辣椒的种植地选择中,既要保证土壤的整体耕种能力,同时也要满足种植需要。因此,应选择合适土壤,并做好整地工作,为黄灯笼辣椒种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②注重追肥、灌溉和除草等种植环节。虽然海南的土地比较肥沃,但是考虑到黄灯笼辣椒种植的实际需要,要想满足种植要求,就要在黄灯笼辣椒种植过程中注重追肥操作。此外,虽然黄灯笼辣椒的特性耐旱,但是也要保证基本的灌溉水量,以免秧苗枯死。

调整和授粉

海南黄灯笼辣椒的分枝能力极强,应进行植株调整,株数在 12 000 株/hm 左右,可以在第 1 分杈下留 1 副侧枝,其余分枝及时抹除,密度在 22500株/hm 以上的第 1 分杈以下不宜留侧枝。黄灯笼辣椒的花多数是长柱花,天气不好时花柱比花药长了超过 1 cm,这时如果传粉昆虫少,会导致大量落花(这是海南本地种黄灯笼辣椒座果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获得高产可以视劳力情况,给予人工辅助授粉。

基于黄灯笼辣椒分枝能力强的特点,依靠自然授粉能力无法满足生长需要,要想达到提高黄灯笼辣椒产量的目的,就要进行适当的人工授粉,具体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根据黄灯笼辣椒的株数,确定人工授粉需要;

2、对黄灯笼辣椒进行剪枝,剔除无结果能力的枝条;

3、控制好授粉量,提高授粉效果。

主要品种

Adjuma辣椒(苏里南)

Ají limo辣椒(又名Naucho,秘鲁)

黄灯笼辣椒

Ají dulce辣椒(委内瑞拉)

Datil辣椒(美国佛罗里达州)

恶魔的舌头辣椒(Fatalii,中非南部)

哈瓦那辣椒(Habanero,加勒比地区、中美洲、墨西哥)

栽培种红色杀手辣椒(Red Savina)

Madame Jeanette辣椒(苏里南)

红魔鬼椒(Naga Jolokia,印度阿萨姆邦)

栽培种毒蛇辣椒(又名多塞特纳加辣椒,Dorset Naga)

苏格兰斯科奇·伯纳特辣椒(Scotch bonnet,牙买加)

荷兰植物学家尼古拉斯·约瑟夫·冯·雅克恩于1776年误将本物种的学名命名为,因为他认为本物种起源于中国,但实际上所有辣椒的源头都是美洲。

病虫害防治

从目前海南黄灯笼辣椒的实际种植来看,病虫害防治是保证黄灯笼辣椒高产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黄灯笼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困扰,因此需要根据黄灯笼辣椒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

苗期病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该病常使胚和子叶变褐腐烂,致使种子不能萌发,幼苗不能出土。幼苗出土后,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呈水渍状,淡黄褐色,无明显边缘,逐渐失水变细,成为线状,直至猝倒。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使用无菌苗床土。

病害防治

黄灯笼辣椒病虫害防治

在黄灯笼辣椒的生长期内,一旦出现非正常落叶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感染了辣椒炭疽病。通过对黄灯笼辣椒叶片和生长状态进行判断,确认是辣椒炭疽病之后,应进行施肥和喷药,必须控制住辣椒炭疽病的发展,对辣椒炭疽病进行有效治疗,提高黄灯笼辣椒的生长质量。另外,辣椒生长过程中还容易发生病毒病、青枯病等病害。辣椒病毒病主要有 2 种类型,一种是花叶坏死型,病叶呈现明显的浓绿与浅绿或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部分品种叶片出现坏死斑,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死亡。另一种为叶片畸形和丛簇形,发病期间叶片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皱缩,凹凸不平,变小、变窄,呈线状,茎节间缩短,有时叶片丛生呈簇状,植株矮化,果实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果小,变畸形,易落花、落果、落叶。病毒病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早播,不要连作,多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将前茬作物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挖坑深埋。减少污染机会:病毒病多由于蚜虫传播农事操作传播,可采用诱杀蚜虫法防治。

青枯病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喷施微肥可促进植株维管束生长发育,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从花期开始,每次用多元素混合型高效硼肥 1 500 g 加水 600 kg 喷雾,或者用 0.1%~0.2%的硼酸、硫酸锰混合液 750~900 kg/hm 喷雾,隔10~20 d 喷 1 次,共喷 2~3 次。为避免植株体内酸性物质增加,可在喷施硼、锰微肥的间隔期喷施 1~2 次0.5%碳酸氢钠溶液。

虫害防治

除了病害之外,虫害是影响黄灯笼辣椒生长的重要因素,从当前黄灯笼辣椒的生长来看,虫害主要分为棉铃虫、茶黄螨、叶螨类等,危害极大。为此,一旦发现黄灯笼辣椒受到虫害威胁,就要立即喷洒药物,对辣椒虫害进行全面控制,确保害虫被全部杀死,满足种植需要。

有关食法

海味辣椒酱

材料:

海南黄灯笼辣椒、大蒜、食盐、香油等。

做法:

1、将到市场购买的黄灯笼辣椒晒干;

2、将晒干的辣椒搅烂;(可加入油,好搅些)

3、剥大蒜,做成蒜泥;

4、把蒜泥和盐加入辣椒里一起搅;

5、装入玻璃瓶内,再加入一些油,盖上盖子,密封起来;

6、第二天即可食用。[1]

传说

黄帝椒(灯笼椒)生长于海南的三亚、陵水、乐东一带。长得很漂亮,但特别辣。相传,唐朝丞相李德裕官贬崖州(今三亚)司户,由唐都长安经潮州,辗转海南。长途跋涉,历经磨难。

一家人在途径海南南部叫“鬼门关”的原始森林时,因瘴疬(疟疾),全家人生命危在旦夕。有一户好心的黎族人家前来搭救他们,用了一种由野生黄辣椒、姜、蒜炮制的单方。

不久,全家人痊愈了。在远隔万里的天涯海角,遇上了好心人救了一家老少的性命,李丞相感激不尽,含泪与黎民人家告别。在崖州定居下来后,李丞相就将黄辣椒种在自家的前庭后院,并进行了品种改良。改良后的果实个大、肉厚、色泽金黄。

为了感恩黎民,思念故乡,期望有一天能重返中原,再回到皇帝身边辅佐国政,李丞相把这种救命的黄辣椒取名为“黄帝椒”。今天,人们在吃海鲜、肉类等鲜活肉食时,喜欢用黄帝椒来调味、杀菌、解毒、去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