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伟民,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企业战略四大天王之一,北京大汉九鼎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战略管理。主持和参与了《GSP系统开发》、《动态经济模型研究》、《制药版ERP的开发与研究》等多个省级、国家级项目。由于多次准确预测了宏观经济走势,受到国内外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专访,其观点为媒体广泛转载,对相关经济政策形成重要影响,是新一代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

长期担任多家企业战略管理顾问,实战经验丰富。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家高校EMBA学位班或EDP研修班任主讲教授,在各类大型论坛担任主讲嘉宾。善于把创新性理论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中文名

赖伟民

出生日期

1970年

民族

国籍

中国

职业

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

主持和参与了《GSP系统开发》、《动态经济模型研究》、《制药版ERP的开发与研究》等多个省级、国家级项目。

代表作品

浦东机场怎么回事

背景

赖教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访问调研了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模型。并且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实际操刀企业的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和制度建设。多年来,赖伟民教授一直担任多家高校的EMBA主讲教授,北京大学总裁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主讲教授,全国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的主讲专家,并多次在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国家653培训工程及各类大型论坛、研讨会担任主讲嘉宾。赖教授在全国演讲授课数千场,学识渊博,实战经验丰富。全国各地十万余名学员在现场接受过赖教授的思想,大量企业家因为参加了赖教授的课程,使自己的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财富倍增。赖教授善于把创新性理论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和大家一起完成把管理思想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过程。

主要成就

主讲课程

《企业战略管理》

课程介绍: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凸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面临当前金融危机、股市楼市变局,企业该如何应对?管理者的成长必须超前于社会的发展;管理者的思考必须超前于社会的认知。如何从容面对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轻松应对企业管理?客观形势要求业界精英们不断改造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思想以适应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要内容:

1 如何深层次理解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针对相对较长时间对全局的决策

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

2 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研究

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影响着决定公司业绩的不同类型的战略决策

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3 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是一系列要素或能力,它使得公司一直比对手业绩要好

核心竞争力,是有价值的、稀缺的、无可替代的,且是难以模仿的

4 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战略规划

面对当今天多变的经济环境,利用多种分析工具,解决企业战略规划问题

5 现阶段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借鉴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战略案例,明确战略意义,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模式

6 怎样谋划企业的多元化战略

了解制定战略所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洞悉变革的世界性驱动因素,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

《心理学在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学不是玄学,它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专门研究人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是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本课程即将带领我们一起开始智慧的旅程,这次旅程将穿越现代心理学与管理相关的许多领域。同时使管理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度势、“量体裁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主要内容:

一、作为管理者必须了解的心理学规律

1、心理学的来源

2、梅奥与霍桑试验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4、双因素理论

5、X理论与Y理论

6、高成就需要理论

7、复杂人假设

二、个体心理

1、气质理论与管理应用

2、性格与天赋

3、MBTI荣格性格测试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4、九型人格

5、霍兰德职业理论

6、IQ-EQ-SQ

7、记忆树学习、水平思维、逆向思维

三、群体心理与团队心理

1、群体心理的理论基础

2、群体思维与群体决策

3、有关群体凝聚力

4、群体向团队的过渡

四、领导心理

1、领导心理序言

2、管理方格

3、费德勒模型

4、领导参与模型

5、路径目标理论

6、变革型领导

7、领导的生物基础与性别差异

主讲讲座

《管理大趋势》

《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经济增速的下滑、成本上涨等因素已成为所有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放眼世界,经济形势同样扑朔迷离。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找到企业发展之路,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问题。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会如何?是更差?还是会好转?危机结束了吗?股市见底了吗?楼市会涨还是会跌?是什么因素引发中国经济低成本优势的终结和高成本时代的来临?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过程中我们又出现了哪些失误?地产和股市泡沫是怎样形成的?……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又会有哪些对策?

《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金融危机艰难探底,经济复苏曙光初现。在此背景下,全球金融活动日渐活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然而,实体经济复苏尚未企稳,通胀风险和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资产价格狂飙,很可能会抑制经济恢复的步伐。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重新抬头?“后危机时代”有何特点?我们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后危机时代企业如何布局》

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了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否愿意,企业都不得不交上一份应对危机的答卷。危机是否已经见底?何时见底?危机见底后,是触底反弹、还是会长期盘整?未来经济的走势将是怎样,我们有着哪些政策预期?后危机时代,企业如何布局?

文章观点

《当危机见底,我们如何布局?》

近阶段,我在华东沿海和华南沿海走访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做了不少课题。和企业共同感受了金融危机的寒意,和不少企业一起走出困境,转为危机。深切地感受到,越是危机,越不能乱了阵脚,危机中布局是关键,企业在危机中的布局之道,重点在三个方面:战略布局、营销布局、人才布局。

关于战略布局,首先需要对企业自身业务和产业的重新梳理,强的强化、弱的弱化,伺机整合产业链。不要指望现在冬眠,危机过后重出江湖,到那个时候,江湖已经不是现在的江湖了。一定要想办法赢在起跑线上。

在危机中,在营销领域的节支必须慎之又慎。营销不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是解决客户的问题。在经济高涨期,客户的问题或许不突出,而在经济危机期,这个问题就特别明显。因此,经济危机往往把营销最本质的东西显露出来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有4大共同特点:市场重心下沉、着力改善产品结构、越是困难越要推新产品、把最好的资源向最好的市场倾斜。

关于人才布局,对企业有三个方面的建议:人才抄底、利用选择压打造团队凝聚力、借机全面建立企业的人才培训体系。危机下,冬眠不是明智之举,与其冬眠,不如冬练。在危机下对企业不离不弃,与企业同行共苦的员工是企业值得信赖、值得培养的员工。企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系统地打造企业的培训体系,形成完备的人才选拔、培训、任用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与郎咸平谈M型社会》

自从日本鬼子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会”的概念后,关于“M型社会”的相关文章、调查不绝于耳。所谓“M型社会”,大前鬼子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出现了贫富不均,中产阶级急剧萎缩,富人会增加,贫穷人口也会大量增加,会形成“M”形状。大前鬼子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来“贫富不均”是自古有之的现象,无数朝代更迭,皆由此而来,并非那非人非兽的日本鬼子所首创。只是,自从该鬼子提出“M型社会”概念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片附和声、叫好声却让人不得不关注。

今天打开电视,收看一档财经节目“郎咸平说”。郎咸平教授是我一直敬重的经济学家,仗义执言、见地独到,因此非常认真地看完了这一期节目。然而,节目看完后,却产生了和郎教授不同的观点,希望藉此和郎教授探讨一二。节目中,郎教授针对前不久当局的“制造业振兴计划”提出问题,郎教授认为,当局的“制造业振兴计划”,是希望借解决金融危机来实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郎教授认为,当局这样做,会带来两个问题:1、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会使这些行业更加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会形成“M型社会”。第一个问题非本文研究的方向,本文仅就第二个问题谈谈我的观点。

本来,我对当局无任何好感,更无意借驳我所敬重之郎教授来“歌功颂德”、博取当局欢心,仅就事论事、就理谈理而已。郎教授认为,由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会使这些产业用工人数大量减少,郎教授举了一个例子:原本投入1000元,雇佣100人;制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后,投入1000元,只需雇佣2人,效率可能更高。因此这2人会成为富人,那98名原本可以在传统制造业工作的农民工被迫返乡,沦为穷人,中间阶层会迅速减少。形成“M型社会”。-------郎教授的这一观点,看似非常有理,但却存在着重大缺陷。我们都知道,中产阶级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层,这个阶层迅速减少,确实是很危险的。借用郎教授的案例,如果原来的100人有2人变成了富人,98人沦为穷人的确很危险。但问题的关键是:“那98人,在传统制造业工作的农民工,如果不返乡,保持原有状态,算是中产阶级吗?如果返乡了,就一定会沦为穷人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看似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但却是郎教授立论的基础,不得不论个清楚。一直以来,当局一直以解决大量人口就业为荣,于是引出了农民进城打工,于是带来的传统制造业的繁荣,于是带来了大量商品的出口。但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就直接冲击了这些出口企业,造成传统制造企业倒闭,造成大量农民工失业。对于这个问题,当局频频出手,其核心思路是“一方面,利用解决危机实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大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机(场),拉动GDP,解决返乡农民的就业问题。”无论是当局的观点,还是郎教授的观点,都基于一个基础:返乡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有效解决,这些人就会迅速沦为穷人,造成社会不安定。那么,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一个问题:这究竟是这样造成的?什么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一直以来,人们有一个定势思维:中国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太多、劳动力过剩,占比例太大。因此,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当务之急、必由之路,所以才会出现上述大量农民工进城的现象。多年来,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既缓解了农村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又使制造业得以繁荣,成绩很大。所以才会有郎教授担心传统制造业升级后大量农民工返乡后会出现“M型社会”的问题。但是,让我们理智地思考一下:按照上述思维定势,农村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农民工进城后成为中产阶层了吗?

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农民工大量进城,不但没有带给农村繁荣,反而让大量青壮年离乡、大量农田闲置,农民并没有因此脱贫致富,而进城后的农民工在传统制造业生产了大量商品,绝大多数拿去出口,美元一贬值,很多变废纸。更为可笑的是:老百姓吃的是什么样的农产品呢?毒牛奶、毒大米。。。。。。。我已经不想列举我们天天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了。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但更重要的是当局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造成的。我们的环境呢?由于大量传统行业的污染,我们的山不再青了、水不再绿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劣!可悲的是,这一切换来的只是一堆贬值的美元。那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思路我认为是没有错的,剩下的问题是返乡农民工的问题怎么办?农村剩余劳动力怎么办?农民的生存怎么办?农业的发展怎么办?过去的思路是:工业化、城镇化。可是,为什么要工业化?为什么要城镇化?为什么不直接解决农村的问题?我的思路是:当局投入的多少多少万亿,不要去建什么“铁、公、机”,而是一方面大力发展植树造林,改善环境,让我们的山更青、水更绿;另一方面,全面升级我们的农业,让我们的农业科技升级,农产品安全升级、品质升级,让农民的收入升级!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如果我们的环境好了、食品品质升级了、安全了,让我们多花钱,愿意吗?当然愿意!农民给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环境,更优质、更安全的农产品,他们的收入增加,应该吗?当然应该!-------这不就拉动内需了吗?这不就提高农民收入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呼吸着污染的环境、吃着劣质的食品,去挣那些贬值的美元?------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广大农民打造成中产阶层!

也许有人会用恩格尔系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等来驳斥我。见他妈鬼的恩格尔系数!难道我们用毒大米、毒牛奶塞满肚子就叫解决了温饱问题?说到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明显还处于最低的生理需求层次,此时妄谈实现自我需求、妄谈精神生活,都是扯鬼!

谈到这里,还剩最后一个问题:农业升级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能否解决?农民收入增加了,农产品升级了,是不是能够拉动内需?这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社会保障的问题!首先,我们一直致力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结果造成了大家有工作,大家没饭吃!为什么不能做到:一部分人工作,人人有饭吃!做好我们的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这才是当局应该建设的基础工作,而不是“铁、公、机”!当局需要做到:每个人无论是否工作,都能够衣食无忧、医疗有着,生活幸福-----只因你是中国人!当然,工作的人可以更富有,可以中产!如果是这样,老百姓难道还不敢花钱吗?何愁内需不能拉动!但是现在,即使你有钱,你敢花吗?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当前解决中国经济的策略:

1、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实现工业现代化。

2、停止滥建“铁、公、机”。

3、加大力度致力环境改善建设,重现“青山绿水”。

4、重点解决农业升级、农产品升级,以此带来农民收入升级,将大量农民变成中产阶级。

5、做好基础工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让每一个中国人衣食无忧、医疗有着,生活幸福。

诚如是,则中华之振兴,指日可待也!

痴人梦话,见笑了!

2009年3月29日 大连

《浦东机场怎么啦》

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经常坐飞机到各地讲课,每年要经历100多次起降。机场成了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如果遇到转机或飞机误点,一下子就要在机场呆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和机场相处的时间长了,免不了产生感情。印象中的机场,总是忙忙碌碌,总是川流不息。

最近连续到了几次上海,或是降在虹桥机场,或是降在浦东机场。原本之间没有多大差别,到的次数多了,隐约间感觉到一些不妥,可究竟是什么不妥,一直没有察觉。直到上月又降了一次浦东机场,方才恍然大悟不妥之处------太冷清了!习惯了各大机场的排队:办登机牌排队,安检排队,到处都是人。才醒悟过来自己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就是浦东机场太冷清。每一次办登机牌都不需要排队,安检口也是空空的,安检员也是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眼巴巴地看着来了一个旅客,然后受宠若惊地替旅客安检!和其他机场那些安检员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形象完全不同!

浦东机场怎么回事?是自己太贱了?排队惯了、受气惯了,不用排队、受到礼遇反而不习惯了?

浦东机场为什么人这么少?上一次在浦东机场误机,进了安检后又等了几个小时,发现里面的人也很少,几个小时内就没有多少飞机起降。机场的利用率非常低!

我们曾经为上海拥有两个国际机场而自豪,但现在看来上海有两个国际机场显然是浪费。浦东机场没有多少航班!难道投入这么大,建了这样一个豪华的机场只是为了一次世博会?

再联想到现在为了拉动内需,各地纷纷大上“铁(路)、公(路)、机(场)”项目,将来有多少项目会沦落到今天浦东机场的情况?

听说有些季节性很强的旅游区也在上机场项目,真不知将来机场建好了淡季怎么办?同样是投资拉动内需,为什么不能把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一些呢?

多上些高科技项目、多上些农业项目、多上些民生项目,同样拉动内需,但人民会得实惠,子孙能受益,比上这些光花钱撑门面,没有实际用处的项目好得多!

唉,浦东机场

精彩语录

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可以建立在研发环节,它可以建立在企业的任何环节!

战略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光找短板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找到自己最强的一环,强化它,才能在目前形势下转危为机。

战略=放弃!!!我们每作出一次选择,其实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除此选择外的任何选择!

成功领导者的三大气质:简单、乐观、感性!

社会评论

学习《企业战略》与《绩效管理》之感言

赖伟民教授是我最崇拜的老师之一,当然,据我了解凡听过赖伟民教授课程的学员都无一不称赞的,他渊博的专业水平,互动性极强的授课模式,演讲技巧,在国内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可谓是数一数二的知名教授。

听赖伟民教授的《企业战略》课已经是三次了,我有一种想法,凡赖伟民教授讲课,凡能尽量争取时间的一定不放过,哈哈……,可谓是他的忠诚学员。每次听课,企业战略知识的领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益菲浅,现在越听越觉的赖伟民教授教学大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升华,有爱不释手之感!!!

笔者认为:企业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企业)是谁?做什么?怎么做?目标是什么?路在何方?这一切正是企业中的财务总监所要熟悉与掌握,并能充分运用。财务总监是企业价值管理的工程师,财务总监如何提升企业战略能力,财务战略如何配合企业战略?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财务总监面前的重要课题,学习企业战略,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财务管理,“用管理思维看财务问题,用财务思维看管理问题”。

赖伟民教授根据《企业战略》课程主题,灵活地引用了孙子、诸葛亮、毛泽东等伟大的战略思想,全面论述了《战略》在企业管理中地位及其重要性。

赖伟民教授为了使学员加深理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了有针对性的小故事,从“兔龟赛跑新传”到“兔龟赛跑新新新传”,深入浅出,充分分析如何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困惑与疑难问题。从企业的生存理论到发展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全面透析了《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丰富内涵。

根据战略规划理论,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四种分析工具在企业战略中的运用,如:Pestle(宏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产业结构化动态模型,并指出分析工具的优缺点及其局限性。根据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运用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及四个组合战略的战略决策。

根据行业结构动态理论,运用“王老吉”的案例,把饮料行业看成三维“竞争空间”,行业结构动态多个维变化,漏洞产生了新的机会,用价值创新理念精辟地分析了企业定义和企业再定义过程的重要作用。

《绩效管理》赖伟民教授采用同样的手法,全面剖析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理论体系与互相关系,从“分粥的故事”、“花猫的故事”、“三只老鼠偷油”、“囚徒困境”到“火车的故事”等故事,详细阐述了绩效目标、绩效执行、绩效评估、绩效改善等绩效管理理念。

《企业战略》与《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其战略思想对强化财务管理具有指导性、实战性,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财务总监,企业战略是必修课。赖伟民教授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精彩,是不可多得的机会,请千万不要错过噢!!!

浙江学员鲍根生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与战略选择

眼看金融危机就要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我和周围一帮做企业的朋友一样,整天着急,但不知道如何是好。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资金一天 比一天紧张,不知道哪一天,天真的会塌下来。焦虑中感觉度日如年。2009年2月14、15日,在江阴听了北京大学赖伟民教授主讲的《企业战略 管理》课程,非常精彩,受益匪浅,有豁然开朗之感,一扫连日来的阴霾。两天课程结束了,自己企业的发展思路已经明朗,自己的未来也找 到了方向。感觉有必要把课程的一些创新性思想梳理一下。

“战略”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下一步危机会如何演变?中小企业该如何应对?对此,首先需要明确这几个问题:1.、这仅仅是一场金融危机吗?2、中国能够在这次危机 中独善其身吗?从全球范围内多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我们能够清醒认识到: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是 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一种机制;经济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找到其规律,危机就是我们的机遇。那么,怎么把危机变为机遇呢?首先需要了 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规律:生产过剩→通货膨胀→百业萧条→经济危机→结构调整→经济复苏→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每次经济危机都有很多企业倒下,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危机过后变得很好。它们之间的分别就在于后者认清了危机的规律,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 了然于胸,针对未来布局当前。赖伟民教授谈到:“所谓战略,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面对不确定但可探索的未来,策划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

“战略”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

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如何打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过去,提到“核心竞争力”,我想到的就是一定要研发比对手好得多的产品,为此我的企业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但最终得不偿失。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赖教授说:“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可以建立在研发环节,它可以建立 在企业的任何环节”。那么针对特定企业,应该建立在哪个环节呢?可以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 “找到自己最强的一环,强化它”。寻找建立 企业核心竞争力该建立在哪个环节,和企业的基础管理不同,企业的基础管理可以运用“木桶理论”,找短板。但寻找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该 建立在哪个环节,正好相反,不能找短板,而应该找强项。赖教授谈到:" 战略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光找短板没有任何 意义。只有找到自己最强的一环,强化它,才能在目前形势下转危为机。

“战略 = 放弃”

过去总觉得战略很神秘,战略是大企业研究的问题,我们中小企业不需要考虑。突如其来的危机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我们 不得不考虑方向问题、战略问题。人的一生需要进行很多次选择,企业的每一步也意味着需要选择。研究战略不仅仅适合我们经营企业,也适 合我们经营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同样需要经营,同样需要规划。当我们经营人生、规划人生时,同样需要战略。赖伟民教授认为:"我们每作出 一次选择,其实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除此选择外的任何选择!"。

服务企业

浪潮集团、中国振华集团、红蜻蜓集团、中国步阳集团、贵航集团、中国晨龙集团、浙江英博双鹿啤酒集团、浙江印刷集团、中国飞跃集团、正泰集团、宁波衡山集团、杭州轴承集团、浙江明盛控股集团、温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浙江神龙电器有限公司、杭州亿贸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跃华电讯有限公司、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贵州省电力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武汉交通发展集团、湖北三环气门有限公司、武汉运盛集团、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阳光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青岛分公司、青岛山元电子有限公司、梧州致中和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宝鸡市立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中达建设集团、贵州商储集团、贵州武岳集团、贵州成黔集团、贵州金元集团、德昌祥药业、新疆奥立集团、宁波银亿集团、云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设计院、昆明锦江大酒店、昆明国际会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