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928年8月15日,张乾二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古城的一个书香门第。小学毕业后,他考上集美中学。但是由于当时抗战爆发,集美中学被迫迁到安溪的文庙。年仅12岁的张乾二每次得花3天时间徒步到安溪上课。
1947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化学系。
1951年,被录取为研究生。
1954年,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78年,张乾二晋升为教授,并历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63年,张乾二参加了唐敖庆教授在吉林大学主持的“配位场理论”研讨班,在唐敖庆教授的指导下,与来自全国的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开展配位场理论的群论方法研究。
1987年,张乾二兼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至1992年)。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
个人生活
“文革”开始后,张乾二沦为“牛鬼蛇神”,后又经历了妻亡子散之痛,直到1972年初,才被允许为工农兵学员上数学课。1978年春天,张乾二才开始公开搞科研。
科学成就
在配位场理论方法研究中,研究新的耦合系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标准化,并将弱场和强场理论的计算相互沟通,改进和简化计算方法的普适化。发展了分子轨道图形方法。在原子簇化学键理论研究中推导出旋转群─点群变换系数的闭合表达式,为簇骼多面体分子轨道的构造和计算的统一处理提供了可能。在探索簇合物电子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方法”,既可对簇合物的电子结构进行定量计算,又可对所给结构的合理性做出定性的判断和解释。在多电子体系的量子化学研究中,解决了酉群内外积耦合系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提出一种与经典结构式相对应的新型多电子体系波函数(键表),建立了价键理论的对不变式方法与直观的化学反应规则,为多电子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键表酉群方法。他带领的小组培养出磷酸二氢铵等晶体,成为我国在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的开创者之一。1963年他参与解决了配位场中群链分解问题与有关耦合系数的计算问题。1979年《配位场理论方法》一书的出版,在国际化学界引起震动。中国化学家在配位场方面研究领先于国际水平10余年。1982年该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在分子轨道图形方法、原子簇化学键理论、多电子体系酉群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于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十几家权威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4部专著,1部译著。
学术成果
张乾二
在以下课题研究中获得许多重要成果:配位场理论方法
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图形方法
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
多电子理论的群论方法
价键理论方法
表面科学中的量子化学研究
张乾二教授在科学研究中,曾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2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9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4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87年)
主要论著
英文著作Graphical Method of Huckel Matrix. Scientia Sinica, 33, 1979(合作者:Lin L.T. and Wang N.Q.)
Symmetry Determined Orbitial and Group Overlap, Int. J. Quantum Chem. 23 (1983).
Notes on the Tensor Surface Harmonic Method, J. Mol. Struct. (Theochem) 109 (1984).
The Bonding Properties of Polyhedral Molecules, J. Mol. Struct. (Theochem) 136, 1986(合作者:Yu Y. X.).
Double Coset for Symmetry orbitals, Int. J. Quantum Chem,. 29, 1986(合作者:Li X. Zh.).
Coupling Coefficient for the symmetric Group Chain SnSn-i. J. Mol. Sci. (WuHan, Chain) 5, 1987(合作者:Li X. Zh.).
Bonded Tableau Unitary Group Approach to Many-electron Corelation Problem, Int. J. Quantum Chem. 36.1989 (合作者:Li X. Zh.).
Improved Treatment for Matrix Elements of Spin-dependent Operators, Int. J. Quantum Chem. 36, 1989 (合作者:Li X. Zh.). Some problemes on the Young-Yamanouchi Representation of Symmetric Group I, II J. Mol. Sci. (Beijing) 7.1991 (合作者:Wu W.).
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evalluetion the Standard Young-Yamanouchi orthogonal representaion with two-column Young Tableaux for Symmetric group, J. Phys. A 25,3737,1992 Studies on the "cluster-sutface analogy":
Metallic Elater basis sets fot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f chemisorption J. Md. Struct. (Theochem) 262, 1992 (co-worker:Wang N.Q. and Xu x.)
Charge-consistentcy modelling of co/nio(100) chemisorption system Chem. Phys. Letters, 235, 1995 A VBSCF study, J. Phys. Chem. 99,8535, 1995
中文著作《休克尔矩阵图形方法》,科学出版社,1981(与林连堂、王南钦合作)。
《多面体分子轨道》,科学出版社,1987《角动量理论与原子结构》,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与王银桂合作)。
社会任职
张乾二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物理化学学报》《结构化学》和《J. Mol. Sci》等杂志副主编或编委。
奇闻轶事
古城
崇武的少年
1928年,中国的龙年,革命的火种正在北方酝酿着,而崇武古城,这个位于闽南的小镇却显得特别静谧。八月的一天,一个幼小的生命诞生在一个书香门弟,取名张乾二。
崇武这座滨海古城,曾是我国抵御海盗入侵的东南海防重镇。张乾二在这里尽情地感受着古城所特有的那份雄浑和大海的澎湃,也形成了他那不拘与顽皮的性格。然而严父的教导使张乾二对学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学业一直位于班级前茅。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集美中学。时值抗战爆发,集美中学被迫迁到安溪的文庙。当时年仅十一二岁的张乾二每次得花3天时间徒步到安溪上课,旅途的艰辛使他一度承受不了
张老如今回想起那段辍学不成的经历还满脸的歉意。“那次周末我回家,当时我就不想再去念书了,太辛苦了,谎称生病不想去。后来是父亲把我赶出门,他说我是假生病,不是真的。而我母亲在一旁一直哭,后来我赌气包袱一背就走了。自己一个人呀,那时候才十三岁。那一路上,我跟你讲实在的,一直哭着走。”
名师出高徒
谈到如今在科研上所取得的成就,张老动情地说,这都离不开几位恩师的细致指点和谆谆教诲。
中学时代,与很多热衷于文学的同窗不同,张乾二对理科情有独衷,并渐露头角。“使得我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就是我的代数老师,厦大化学系毕业的,叫邓从豪老师(原山东大学校长),他讲课的时候非常有启发性。当时我记得很清楚,他讲一个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当时我们学的时候,总是(X+Y)N的展开,N等于整数的时候才可以用。他说N不是等于整数的时候,怎么样子,可以做什么用,这个很吸引我的兴趣。”
而一堂生动的化学课也让他对这门当时在国内还十分新鲜的学科萌发兴趣。“有一个化学老师叫陈淑远(音),他经常在实验里像变把戏似的表演,把几种药品混合,红的就会变成蓝的,蓝的又会变成红的。我为什么会对数学感兴趣,对化学感兴趣,我想都是受到这几位中学老师的影响。”
继续深造
实验室听导师卢嘉锡讲解(右一为张乾二)
对化学的兴趣使年轻的张乾二经常在课余时间钻研各种化学难题,同时也对这个实用性较强的新兴学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中学毕业后,他很自然地报考了厦门大学化学系。1951年,张乾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而他的导师就是时任厦大理学院院长的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卢老活跃的科学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的结构化学知识,把年轻的张乾二引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时卢老的“理论与实践、化学与物理、结构与性能三结合”的治学方法成为年青的张乾二一生的座右铭。如今恩师虽已去世,然而对他的形象个性,张乾二还记忆犹新。“卢老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他的一个特点就是直观性非常强。看一个问题,在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之前,他马上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卢老经常讲一句话,他说毛估比不估好,就是比较粗糙的估价一下,比你什么都不去想,不去估价好。”卢老曾经说过:“我在厦大培养了两个学生,如今他们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两个学生中,有一位就是张乾二。张乾二在做卢老的研究生和助教时,卢老晓得他有个缺点。如果是A+B=C这样的代数推理,张乾二往往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是具体的数字计算,就会经常出错。所以以后凡是有数字计算,卢老都特地留给张乾二做。“后来在做理论研究时,我的数学计算能力发挥了很大作用,经常从数字计算的一些结果发现一些规律。”采访中,张乾二对着满桌零乱的资料笑着说:“如果卢老在,看到我这么乱,会骂得要命,他爱整齐,所以我没有学好……”
冲在学术最前面
用张乾二先生培养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林梦海的话来说,尽管张先生已近八十高龄,但是,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培养人才,他都是冲在最前面,身先事卒。
张乾二先生是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先生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他所带领的科研组成为了全国高校中“含金量”最高的课题组——只有10个人的科研组竟全部由副教授级别以上的科研人员组成,有长江学者,有闽江学者,更有好几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研组所获得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自1982年开始就跟随张乾二先生的林梦海将这种“实力”归功于先生严谨的学风和文如其人的人才培养风格。张先生做的是基础研究,在当前比较急功近利的环境下,能坚持做基础研究更显难得。先生要求他的弟子们搞科研要“沉得下去”,一旦发现他的弟子们有了“浮躁”的倾向时,先生总是亲自给他们讲基础理论,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和扎实的理论功底。
张乾二先生的另一个弟子曹泽星教授说,先生亲历亲为的做法令他们受益无穷,使他们不再把眼睛紧紧盯往当前所谓的“热点问题”,而是在基础理论方面下足了工夫。
做基础理论研究是“十年磨一剑”的事情。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带领科研队伍搞基础科研算起,张乾二先生几乎每10年就会有一个重大成果问世。1981年,配合完成的配位场理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0年,科研组完成的群论理论和键理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年,科研组编写的价键方法从头算程序获得了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林梦海说:“他的很多科研成果都被国际经典教科书所引用。”
除了取得了他人不可及的科研成果外,张乾二先生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一些成为了国内高校的领导者,更多的是成了国内化学领域的学术中坚力量,建立了一支凝聚力极强而又不乏灵活性的团队。
林梦海说,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是张先生的风格,这使得科研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科研方向,整个科研组几乎囊括所有化学的科研方向,这令不少国内外同行惊叹不已。
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和培养了大量化学理论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但是,已近80高龄的张乾二先生还有很多雄心壮志——他要对几十年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