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军,1964年1月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王会军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参与创立了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200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2008年当选为挪威极地科学研究院委员;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2013年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2014年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2015年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职教授;2018年受聘为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教授。王会军主要从事古气候模拟、季风变异和气候预测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文名

王会军

出生日期

1964年1月4日

出生地

黑龙江省桦川县

性别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获得荣誉

2018年受聘为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教授

主要成就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位

博士

人物经历

王会军

1986年7月,王会军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并考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

1991年9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4年特批)、研究员(1996年特批)、博士生导师(1998年-)。

1991年11月,在美国Lorenz国家实验室(LLNL/PCMDI)进行气候模拟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

1999年3月,在日本全球变化研究所进行气候预测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1999年6月)。

2001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持研究所全面工作。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

2003年,与挪威科学家Ola Johannessen教授共同创立了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2005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2014年5月)[3]

2008年,当选为挪威极地科学研究院委员[4]

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

2013年4月,当选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同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

2014年11月,当选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6]

2015年9月,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职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气象学部主任、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主任[7]

2018年4月16日,受聘为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王会军揭示了东亚夏季风在1970年代末的减弱;揭示了南极涛动、Hadley环流、北大西洋涛动等对东亚气候的显著影响;完成了中国首个基于自己气候模式的全球变暖定量模拟结果;提出热带相似和年际增量气候预测思想和方法,提高了东亚气候和台风活动的气候预测水平。

•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王会军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并获得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8]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担任职务)

1998-2000年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研究中国科学院创新重要研究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
1991-2000年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攀登项目(课题负责人)
2004-2006年中高纬大气环流和南北半球相互作用中国科学院创新重要研究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2-2006年古气候模拟和气候季节预测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7-2010年极区大气涛动的年际变化对热带大气环流的影响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展开表格

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来源

2014年气候预测的若干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005年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
1998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

•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王会军发表中国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140余篇为SCI(E)收录论文,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论文引用1800多次[8]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6.01《大气科学研究专集 1》王会军编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2.05《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王会军,范可郎,等北京:气象出版社

期刊论文

时间

作者

名称

期刊信息

2017Wang H.Preface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the "Forecast an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FEMD)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34, 127-127
2016Wang H., and H. ChenUnderstanding the recent trend of haze pollution in eastern China: roles of climate change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16, 4205-4211.
2015Wang H., and S. HeThe North China/Northeastern Asia Severe Summer Drought in 2014Journal of Climate, 28, 6667-6681
2013Wang H., S. He, and J. LiuPresent and fu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ENSO: Results of CMIP5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 118, 5222-5237
2013Wang H., and S. HeThe increase of snowfall in Northeast China after the mid 1980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8, 1350-1354
展开表格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王会军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中有3人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基金项目[8]。2010年王会军获得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导师奖[9]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资料来源

2012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气象学奖
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0年中国科学院第六届杰出青年
199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
1994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
展开表格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国际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亚澳季风工作组AAMP委员
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象委员会东亚季风工作组EAMP委员
挪威极地科学研究院委员
《Adv. Atmos. Sci.》主编
《中国科学》特邀编辑
展开表格

人物评价

王会军把古今气候研究结合起来,对东亚气候变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王会军对中国和挪威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在气候研究领域作出的卓越成就,王会军作为创始人建立的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和挪威科技合作的杰出典范。 (卑尔根大学校长Dag Rune Olsen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