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埇桥马戏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桥区北部蒿沟、桃沟、柳沟等地,形成把杂技、魔术表演中心,被业内同行广传“宁走三江口,不过蒿桃柳”。
2006年6月,经实地考核,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批准埇桥区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马戏之乡”。[1]
埇桥区拥有马戏表演团体近300家,从业人员逾万人,年创收2亿多元,已牢牢占据全国马戏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
历史沿革
马戏在埇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末清初,埇桥区蒿沟乡一带就已经盛行杂技和民间曲艺;到清朝末年,该项艺术已具相当规模。上世纪20年代,以尹清云、顾传标、吴清云为代表的杂技名人,率先将动物表演融入杂技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并有着“宁走三江口,不过蒿桃柳”的美誉。30年代,以尹清川、李同仁、郑继荣等为代表的驯兽动物展开始出现,并很快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目前,埇桥区拥有马戏团体3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年收入2亿元。《双猴飞人》、《狗熊倒立走钢丝》、《羊蹬花瓶》、《人蛇群舞》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马戏表演,以惊、奇、险、趣等特点,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被形象地称为东方的“迪士尼”。
马戏产业
埇桥马戏
利益驱动,埇桥马戏快速增容上世纪70年代未,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埇桥区广大的农村艺人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和思想上的羁绊,重新拾起祖传的马戏技艺,迅速组团,同国有“安徽明星大马戏团”一起,活跃在全国各地,形成百花争艳,埇桥独秀的繁荣局面。与此同时,在国有宿县杂技团、动物表演团的临时工,也都纷纷辞职回乡组团表演。
由于马戏产业巨大的经济诱惑力,使得许多敢于冒险的能人也纷纷加入马戏大军,在蒿沟乡一带基本上形成村村有马戏,人人桥玩过马戏的良好基础。1978年前后,以蒿沟乡赵楼村的李国泰为代表的民营马戏团率先走出村庄,组团到外地演出。现在,他的7个孩子共有5个演出大棚,仅其四子李红旗在广西桂林就拥有固定资产逾百万。现在该村有7个棚常年在外演出,每棚20到30个演职员工,每家都有十几样大型动物。1998年,李国泰也曾经先后率团到美国、加拿大、越南等地演出过,成为民营马戏团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先锋。
现在,埇桥区北部已经形成了蒿沟、桃沟、灰古、永安、苗庵、顺河、时村、符离等地的马戏产业集群。在永安镇的大许村,一个村就有马戏团30多家,该村目前在韩国演出的马戏团就有3家。蒿沟乡的枪里村、尹窝子村、高滩村、赵楼村也都有马戏团十几到二十多家。截止到2005年底,埇桥区已发展各类民营马戏团245家,演出市场也由南方及沿海城市扩展到东北、西北市场,成为全国拥有马戏团最多的县(区),牢牢占据着全国演出市场的半壁以上江山,而且有近半数的马戏团已经成为职业马戏团,成为许多旅游胜地不可或缺的新的旅游观光景点,年创收达2亿多元。
马戏产业,兴农致富一朵奇葩
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都有埇桥马戏人员的身影。在全国35个行政区划中,埇桥“马戏人”已经到达23个省市,200多个城市,固定演出和巡回演出并举传播着埇桥马戏文化。
马戏艺术的创新丰富了马戏文化,开拓马戏艺术的市场。安徽省旭东大马戏团大胆创新,在动物驯化方面首创了老虎大跳、黑熊溜冰、黑豹钻圈等许多精彩节目。短短的几年内,该团先后在南京红山森林公园、广州东方乐园、长沙海底世界、杭州野生动物园、厦门野生动物园设立了固定的演出团队。2003年在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投巨资兴建了一座可容纳三千五百人的大型综合表演馆,进行惊险刺激的杂技及大型动物表演。日前,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走进宿州》之《与狼共舞》摄制组就选择了该团不少驯狼的镜头。
目前,马戏演出已经成为埇桥区北部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更多的棚主已经从游击战向阵地战转移,扩大规模,先后占领上海、南京、深圳、桂林、西双版纳、长沙、西安、大连等地的动物园。辞职投身马戏事业的冯辉,从2002年起家,在西双版纳一年一个大台阶,到2005年就在西双版纳景区建立3个稳定大棚,年收入突破200万元,成为埇桥马戏行业里基础学历最高的知识型人才。现在,许多马戏棚主纷纷在家乡盖起了别墅式的楼房,有的还在大城市购买了新的房产,完成了从农民到马戏演出企业家的蜕变。
艺术传承人
李正丙埇桥马戏
李正丙作为中国马戏这乡—埇桥马戏的传承人,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艺术,以它多样的形式,繁多的种类,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喜爱者为它痴迷,甚至几代人甘愿为此奉献自己一生的精力。而马戏则是这个艺术大花园中一支最为绚丽多彩的奇葩。近几年来,为将马戏这一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从动物的饲养繁殖到动物的驯化表演,从整个团队的管理到节目的包装营销,李正丙事必躬亲,试图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完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大胆创新
不断推陈出新,是艺术行业必须遵循的原则,马戏也不例外。这不仅是简单的节目创新,而且包括编排、服装、道具、舞美等综合性的包装,以及与杂技、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结合。如美女变野兽,就是动物与魔术的结合;而狗熊绸吊、狗熊高空飞车、老虎大飞轮则是马戏与杂技的完美结合。创新的节目还有白鸽飞舞、小猪运动会、青蛇与白蛇、群猴变脸等。
二、多种形式推广马戏
借助网络、电影、电话、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推广马戏。如中央十套的《走进幕后》,十套的《状元三百六》、《人物》,湖南卫视的《一生一世合家欢》、《谁是英雄》,安徽卫视的《天下安徽人》等栏目,都与我们进行了合作,而且多次参加了电影及电视剧的拍摄,网络上也随时可以找到与马戏相关的信息。
三、着重培养年轻人才
文化有厚积,艺术需传承。而马戏更是一门很特别的艺术门类,它今天的发展传承都源于古代的大自然中动物间的沟通。我们对动物进行驯化表演,让它与人面对面的接触,不仅是艺术的展现,同时也是人与动物的沟通方式,使人类成为动物的好朋友。因此,要使马戏这一艺术发扬光大,既要传承前辈们的经验,更要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一大批年轻人已崭露头角,路露、陈清亮就是年轻驯兽师中的佼佼者,在我的精心指导下每年都驯化出大批的马戏节目,如:老虎打滚、老虎打坐、狗熊倒立行走、狗熊踩球、狗熊耍马钗、猴骑自行车等。今年二十四岁的路露,独自一人指挥二十多头老虎同台表演;年轻女驯兽师谢华,对马戏节目的编排、马戏理论探索方面;张宏伟、岳亚、李里、李非建在团队的综合管理方面等都有所长,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也为埇桥马戏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离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争取尽快推出1—2台动物的情景剧,争取培养更多的马戏人才,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在这个领域超越我,李正丙更愿意为马戏艺术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直到干不动为止。
发展现状
埇桥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广大农民喜爱并热心马戏艺术的优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致力于做大做强马戏经济航母。2005年,埇桥区成立“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马戏产业化运作纳入区政府工作日程,并在资金、人力、物力、培训、信息、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得马戏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6年以来,埇桥区委区政府把申报“中国马戏之乡”作为文化产业来抓,通过成立组织、制订方案、深入细致搜集整理马戏材料,编制马戏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等有力措施,并投入相应财力保障,力争把埇桥马戏艺术这一特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埇桥马戏艺术的繁荣发展。
2006年9月27日,中国文联、中国杂技家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命名授牌仪式,正式授予埇桥区为“中国马戏之乡”。这是我国首次授予此项称号,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今年10月19日—23日,埇桥区成功举办了“中国埇桥首届马戏艺术节”。
现在,作为文化产业的马戏事业不仅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稳定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赢得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宿州市埇桥区马戏协会获得“埇桥马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