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图1 砀山唢呐
唢呐有独特的称谓,高音唢呐称尖笛,低音唢呐称大笛,且吹奏形式有咔腔、闷腔、咔戏,吹奏技巧有单吐、双吐、三吐等。曲牌代表作有《百鸟朝凤》、《六字开门》、《拜堂》、《锔锅》、《抬花轿》、《欢乐调》、《丧调》等,并逐渐发展成吹奏各种戏曲、曲艺、曲牌、模仿唱腔。上到国家专业团体,下到平民百姓生活都有唢呐艺术的出现。砀山唢呐形成、沿革、提高始终影响带动着苏鲁豫皖周边地区民间唢呐艺术的发展。建国初期砀山民间唢呐艺人张连生、陈玉兰曾参加过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慰问志愿军,在华东地区文艺调研中受到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称号荣誉
2008年11月,该县十女子表演的唢呐齐奏《普天同庆》在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中荣获“丰收”奖。
2008年底该县唢呐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15,名称:砀山唢呐,申报单位:宿州市砀山县,级别:安徽省,省级,通过时间:2008年,类别:传统音乐。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唢呐艺术,使其发扬光大,该县积极申报安徽省唢呐艺术之乡,经过努力,2009年10月18日,正式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唢呐之乡”和“安徽省民族吹管乐培训基地”荣誉称号。
主要特征
唢呐,俗称“喇叭”,砀山县当地及广大中原地域的业内人士统称“大笛”。唢呐是广泛传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件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高亢、委婉、如歌如诉、刚柔相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各民族各地域都把它作为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民间歌会、舞蹈、社火、节庆等的必配乐器,更是各种剧种、戏曲、舞蹈、乐队不可缺少领奏乐器之一。
历史渊源
砀山县位于安徽省的最北端,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市交界处,面积1192.92平方公里,人口100.4万人(2013年户籍人口)。砀山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唢呐艺术。据考证,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唢呐已在该县广泛流传。明朝王磬在其《王西楼先生乐府·朝天飞》一词中写道“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唢呐在砀山县的普及,历史悠久。据史载,明太祖朱元璋九世玄孙朱载堉极爱唢呐,他放弃优裕生活,深入民间唢呐班子,潜心从事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工作,先后写出《乐律全书》和《律吕正论》等多部音律专著。后来,一些经过朱载堉教授的唢呐艺人随着因黄河泛滥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一道,辗转来到砀山县定居,砀山县的唢呐就此发展兴盛起来。
技艺传承
据艺人的口传记载,早期来砀山落户的唢呐艺人有张、刘、王、陈等几家。这几家的演奏风格各异,如张家班擅长吹奏明朗欢快的曲调,老百姓逢婚嫁节庆多请他们吹打助兴;刘家班偏重沉稳的悲凉曲调,当地多请他们为丧事奏哀乐;王家班擅长在表演夹杂一些诸如“吃火”之类的民间戏法表演,令观众耳目一新;陈家班另辟蹊径,在传统曲牌中揉进一些地方戏曲唱腔,舞台表现力较强。长期以来,广泛流传于砀山及周边区域的优秀唢呐曲目有几十个,如《百鸟朝凤》、《叫句子》和《水落音》等。经过若干代唢呐艺人的口传心授,到近现代,砀山唢呐艺术更有了长足进步,其演奏技巧也有了自己的独特韵味。
遗产保护
据砀山县文化局长王冠群介绍,为使唢呐艺术发扬光大,提高演奏水平和艺人的整体素质,该县每年都邀请国内知名的民管演奏专家来砀山授课,经常举办比赛,县内的唢呐艺人也得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涌现出张团结、单古军和朱海宽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唢呐新秀,在国家、省、市等各种文艺演出和比赛中荣获30多个奖项,并为全国很多艺术院校和专业文艺演出团体输送了一大批唢呐艺术人才。截至2009年,砀山县拥有200多个唢呐班子,专业从业人员2000多人,演奏人员数万人,演出形式分“搭台吹”、“无台吹”和“走吹”,曲目主要有地方戏曲、唢呐牌子曲、民间小曲和器乐曲、歌曲联奏,主要在婚、丧、嫁、娶和开业庆典、老人过寿、小孩周岁、逢年过节等一些特殊的日子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