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曲构造系岩层受强力作用所揉成的弯曲变形,岩层的产状变化很大,但岩层的连续性并未受到严重破坏。弯曲变形的岩层组成褶曲。向上凸的褶曲称背斜,向下凹的褶曲称向斜。相邻的背斜和向斜之间为共同翼。根据褶曲轴面的产状又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与平卧褶曲; 根据褶曲两翼展开的特征又分出扇形褶曲与箱形褶曲; 根据褶曲的长宽比,又分为线状褶曲(长:宽>10)、短轴褶曲(3<长:宽<10)、穹状与盆状褶曲(长:宽<3)。连续的褶曲称褶皱。大背斜两翼有次一级的褶皱称复背斜;大向斜两翼有次一级的褶皱称复向斜。

正文

目前在地表出露的褶曲或褶皱构造,绝大部分是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剥除掉厚层覆盖层) 之后才出露的。褶曲构造与地貌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组成褶曲构造的岩石的抗风化剥蚀的强度及破裂程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背斜与山丘吻合、向斜与谷地吻合,称为背斜山、向斜谷。但是,由于背斜核部发育张性破裂,反而较容易遭受风化剥蚀与流水深切,因此常出现所谓的“地貌倒置”现象,顺背斜轴发育的沟谷称背斜谷,背斜谷两侧为次成山(单面山),再下去就成为背斜谷与向斜山。在背斜倾伏与相邻向斜反向翘起的地方,背斜倾伏端外围的次成山与向斜翘起端外围的次成山,有可能互相连接呈s 型展布的次成山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