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城是江西境内保存最完善、建城最久远的三个古城之一,宜春、南昌、九江同时建县。后隋朝宜春县置袁州,辖宜春、萍乡、新余、万载、分宜5县,1500年来宜春城又一直是古袁州的中心】。

中文名

宜春城

所属地区

江西

地理位置

江西境内

地位

1500年来古袁州的中心

属于

古城

地理位置

【此百科的“宜春城”是一个地理名词,就在今天的宜春市袁州区的老城区。[1]据《禹贡》记载西、夏、周

时期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二十六年(前211年)分属九江郡。前201年西汉将军灌婴筑城为宜春县治,自此开创了宜春城2200多年的历史。宜春城素有“赣湘孔道”之称,历来为国、郡、州、府、路之治所。

灌婴筑城

【灌婴,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秦末汉初名将,西汉开国功臣,拥立汉文帝即位。灌婴以力战骁勇著称。历任汉车骑将军、御史大夫、太尉、丞相,封颍阴侯。《正德袁州府志。祠庙》记载:“旧志本府城隍庙记,古城为汉将军灌婴所筑,庙即祀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分九江郡地立淮南国,又分淮南国地立豫章郡,令天下郡邑皆筑城,大将灌婴筑宜春城,始立宜春县。宜春城为县治。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今宜春灵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

宜春侯国

宜春城[地理名词]

【西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七月,汉武帝立宜春侯国,属豫章郡,封长沙定王刘发三子刘成为宜春侯,至前112年宜春侯国除,共17年。宜春侯国时期宜春城筑五台为:宜春台、仙女台、凤凰台、湖冈台、化成台。五台位置:宜春台在城内东南隅。高五十丈,周览川原,实为壮观。又仙女台,亦在城东南隅,与宜春台相望。城西南隅曰凤凰台,枕城为台,楼观突兀。城南十五里湖冈山有湖冈台,西北化成岩曰化成台。

城史历程

元鼎五年(前112),宜春侯国除,复立宜春县,仍属豫章郡。王莽代汉,改宜春县为修晓县,属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改修晓县为宜春县,隶属豫章郡。宜春城均为县治。

三国

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分豫章郡、长沙郡、庐陵郡地设立安成郡,宜春县归安成郡,宜春城为县治。

晋大康元年(280年),改宜春县为宜阳县仍属安成郡,宜春城为县治。(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

开皇十一年(519年),废安成郡,于宜春县置袁州,宜春城为州治。袁州因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汉代高士袁京而名。大业初年(605年)改”州“为”郡“,以袁州为宜春郡,宜春城为郡治。

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以宜春郡为袁州,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袁州属江南道,宜春城为州治。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州“为”郡“,以袁州为宜春郡属江南西道,宜春城为郡治。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为”州“,以宜春郡为袁州,宜春城为州治。

五代十国

袁州自907-939年属杨吴,939年-977年属南唐,宜春城为州治。

975年宋灭南唐后,南唐袁州刺史刘茂忠(吉州府安福人)与吉州刺史申屠令坚约定誓死报国。坚守了袁州两年后,刘刺史于977年归降北宋,此后300多年一直延续到南宋,宜春城为州治。北宋亡后的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金兵犯袁州境,袁州守臣王仲嶷弃宜春城,同年金国退兵。

1276年元陷南宋首都临安,元朝军队大举南下,文天祥奉诏起兵万人勤王,时任庐陵主薄的吴希(袁州府萍乡县人)回袁州组织兵力曾短暂收复宜春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立袁州安抚司,次年改“州”

为”路“,以袁州为袁州路,设总管府立录事司,宜春城为路治。至元十九年(1282年),袁州路隶属江西行省。在慈化寺(今宜春慈化禅寺)出家的彭莹玉在至元四年(1338年)和门徒周子旺在江西袁州率众五千余人起事,背心皆书“佛”字,扶周子旺称周王立年号,起义失败。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改”路“为”府“,以袁州路为袁州府,除录事司,宜春城为府治。

清康熙之后,袁州府隶瑞袁临道,宜春城为府治。

中华民国

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分四道(豫章、赣南、浔阳、庐陵),裁袁州府,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属庐陵道。民国15年(1926年),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直属于省。民国20年夏,宜春、萍乡、分宜、万载三县属第二行政督查区,萍乡县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1年宜春、分宜、万载四县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宜春、萍乡、分宜、万载四县改属第二行政区。宜春城均为宜春县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宜春城[地理名词]

1949年7月设袁州分区驻地宜春县。宜春城为分区和县两级政府驻地。1952年9月,袁州专区并入南昌专区,隶属南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20日,南昌专员公署迁至宜春县城,1959年元旦,更名为宜春专员公署。宜春城为专员公署和县两级政府驻地。

1970年宜春专员公署改宜春地区,1979年10月8日,划出宜春县部分地域设立宜春市,与宜春县同属宜春地区。宜春城同时为地区、市、县驻地

1985年3月29日,撤宜春县,划入宜春市。宜春城为地区、市两级政府驻地

2000年8月,撤宜春地区,设立宜春市(地级),原县级宜春市,改为袁州区。宜春城为市、区两级政府驻地

名胜古迹

袁州谯楼

又称为“宜春鼓楼”,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宜春城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袁州谯楼于南唐保大二年944年)由刺史刘仁瞻建造,属袁州府署的一部分,有“立厅堂、斋阁、谯楼…总六百间”的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袁州知府滕强恕“稍新谯楼”并置铜壶、夜天池、日天池、平壶、万水壶、水海、影表、定南针、添水桶、更筹、铁板、鼓角,设阴阳生轮值,候筹报时,建成集测时、守时、授时三大功能为一体的天文台。

宜春台

宜春城[地理名词]

宜春台是宜春侯所筑五台之一,保存完好在今宜春城春台公园内。民间传说,五龟夜入宜春城,被仰山神喝住,四龟逃出,一龟来不及走脱,化为宜春台,故宜春台又称“龟山”。宜春台始建年代久远,比江南三大名楼中的黄鹤楼早三百年,比岳阳楼早五百年,比滕王阁早八百年。宜春台顶的建筑物原为仰山行祠,是祭祀仰山神龙的地方。旧时,宜春台及其四周楼台亭阁、寺庙宫观甚多。台上的水星鼎很著名,南昌绳金塔寺曾仿造。民国时辟为公园。被誉为宜春八景之一的”春台晓日”化成台

化成台是宜春侯所筑五台之一,又名”化成岩“,位于今宜春城西北郊、秀江北岸,海拔163米。洞幽石怪,自成岩壑,以“清奥”见称,素来誉为“江南一胜”和“天然图画”。山腰寺院 宜春化成禅寺始建于唐朝,宋代时香火隆盛,有“僧居罗上下,钟声答昏晨”诗句为证,被誉为宜春八景之一的”化成晚钟“。唐代宰相李德裕贬官袁州长史时,曾居住于此。留有很多古迹,此处摩岩石刻甚多,最著名的是“李卫公读书处”。历代文人多有题咏。清初湖西道守施闰章与袁州知府吴南岱亦唱和于此。此二人在《聊斋》胭脂一案中都是被歌颂的清官。

大成殿

大成殿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是我宜春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学府建筑。古迹位于今宜春城秀江中路公安学校旁)。大成殿(孔庙)及东廊庑,依然保存得比较完整。2009年开始修复工程。据史料记载,南宋淳熙年间,袁州知府张枃和县令柯春卿将袁州州学从东门外迁至秀江北面的卢肇状元故居,其规模与府学类似,整个县学占地8820米,南北长105米、宽84米,首建大成殿,唐代宫殿式结构,面积840平方米。以后历代累圮累修。至明清间规模宏伟壮观,两侧进门即为泮池、状元桥、中门厅大成殿、崇圣祠。大成殿前两侧环以廊庑,左面为儒学、仪门、明伦堂、文昌阁、状元祠以及教谕公署。右面为儒学、袁高士祠、训导公署。

昌黎书院

书院尚存一部分在今宜春市四中校园内。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知州事祖无择,于府学明伦堂西侧,兴建韩文公祠崇祀(今天符巷口对面立韩文公祠),以李翱、皇甫湜、郡人卢肇、郑谷配之。元末毁于兵火。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袁州知府姚文重建祠于宜春台右侧,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府刘廷诰、宜春知县徐拭等人将韩文公祠修葺,扩充匾曰“昌黎书院”。祠在西,书院在东(现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昌黎书院改为袁州中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十六年(1927年)改为省立宜春中学,十六年秋改为省立第七中学,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校舍。

祠庙寺观

宜春城[地理名词]

明《正德袁州府志)记载,明朝时期宜春城的祠庙寺观很多,理学、佛学、道学、祭祀之风盛行:

仰山行祠

(在宜春台上)、

韩文公祠

(祀韩愈,在宜春台右侧)、

三先生祠

(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在宜春台右,韩文公祠左)、

名宦乡贤祠

(在宜春台下)、

宜春侯祠

(祀宜春侯,在宜春台右)、

李卫公祠

(祀李德裕,在城东北5里化成岩侧)、

都官祠

(祀郑谷,在府城北7里)、

祖龙学祠

(府学讲堂之西十二步,祀祖无择)

城隍庙(祭筑城的汉将军灌婴,在宜阳门内)、

关王庙

(祭汉寿亭侯关羽,在宜春台下三十步)、

王子庙

(祭长沙定王三子刘成,在府治东南)、

宜春报恩寺

(东门内)、

崇胜寺

(北门外)、

圆通寺

(灵泉池上)、

四洲院

(东门外)、

国泰院

(西门外)

玄妙观

(东门外,即崇福观,晋元康间建,明洪武二十四年立为丛林)、

高真观

(旧为长义道院,在宜春台侧,有栖霞阁)、

澄心观

(宜春台北,明洪武初归并玄妙观)

宜春城[地理名词]

理学宫室

“建筑为形,文化为魂”为经营理念的杭州宋城景区复制了宋代的宫室建筑。(宋)朱熹的理学和美学理念: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提倡建立府城宫室。《正德袁州府志》记载,明朝时期的宜春城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宫室建筑,共30多处,多有题诗文,程朱理学之风盛行:

【需宴亭(

府治南,唐朝天宝间太守房琯建,宴耆民于此)。柳宗元作《唐相国房公德铭之阴》有云:“州之南有亭,曰需宴亭,公之为也,人之思也。”

借翠轩(府治南,南唐刺史刘仁赡建)、无讼堂(宋郡守阮阅建)、瑞禾堂、澄源阁(宋郡守吕延真建)、稽古阁(宋郡守张枃建)、疏泉亭(宋通判袁延庆建)、介亭(宋郡守张枃建)、远意轩(太守赵资道建)、庆丰堂(宋祖无择建)、吏隐堂(宋太守赵资道建)、景韩堂(宋绍兴陈烯建)、尊德堂(宋郡守周必达建)、四益堂(宋郡守张枃建)、隐斋(宋郡守张枃建)、凤凰台、宜春台、春风亭、宜阳第一峰亭、一览楼、沩山阁、栖霞阁、多胜楼、浮生楼、红阴亭、东廓亭、业桂堂、劲节堂、清心堂、落梅堂、不受暑堂、明允堂、西斋、舫斋】

【朱熹一生三过宜春城: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落过作诗多篇《到袁州》(二首)、《十二月旦袁州道中作》、《同林择之、范伯崇归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木、怪石、清泉,人赋一篇》(诗词见下句)。

宜春城[地理名词]

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张栻三弟张杓知袁州,建“隐斋”,请朱熹题诗,朱熹作《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答之。同年10月,张杓建袁州州学三先生祠,祀周濂溪、二程兄弟。朱熹撰《袁州州学三先生祠记》。

绍熙五年(1194年)三月,朱熹赴潭州任,路经袁州,在宜春为曾巩、吕本中帖作跋。同年八月卸任东归,再至宜春,门人刘黻从庐陵来相见问学。朱熹一行前往仰山游览,应宜春学人之请,于仰山大平兴国寺(今宜春仰山栖隐禅寺)中的四藤阁讲学。】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

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

更怜湾头石,一 一神所剜。

众目共遗弃,千秋保坚顽。

我独抱孤赏,喟然起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