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苋菜,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凹头苋Amaranthuslividus和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的全草或根。凹头苋分布于全国各地;反枝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

中文名

簕苋菜

别名

刺苋

拉丁植物名

Amaranthus spinosusL

拼音

lè xiàn cài

植物界

苋科

采集时间

春、夏、秋

苋科

中央种子目

被子植物门

凹头苋、反枝苋

双子叶植物

主要价值

本品为苋科植物刺苋的全草或根。采收和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

甘;性微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主治

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

相关配伍

1、治痢疾:凹头苋30g,车前子15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

2、治痔疮肿痛:鲜野苋菜根30-60g,猪大肠1段。水煎,饭前服。

3、治蛇头疔: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2-3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注意事项

《广西中药志》: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福建药物志》:根据民间经验,本品有小毒,服量过多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经期、孕期禁服。

簕苋菜

化学成份

全草含正烷烃(n-alkanes)C23-C33和异烷烃(isoalkanes)C29-C33,酯(ester)C18-C32,游离醇(freealcohols)C20-C26,脂肪醇(aliphaticalcohols)C10-C32,甾醇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in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和胆甾醇(cholesterol),游离酸(freeacids)C4-C33,C18族含硬脂酸(stearicacid),油酸(ole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还含以芸香甙(rutin)为主的黄酮。茎和叶中分得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和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主要有赖氨酸(lysine),蛋氨酸(methionine),胱氨酸(cystine),色氨酸(tryptophan),丙氨酸(alanine),丝氨酸(serine),缬氨酸(valine)和亮氨酸(leucine)。根分离得到新的脂肪酸酯和新的皂甙分别为α-菠菜甾醇二十八酸酯(α-spinasteroloctacosa-noate),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3)-齐墩果酸[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syl-(1→4)-β-D-glucuronopyranosyl-(1→3)-oleanolicacid],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菠菜甾醇[β-D-glucopy-roncoyl(1→2)-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3)-α-spinasterol]和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菠菜甾醇(β-D-glucopyranosyl-(l→4)-β-D-glu-copyranosyl-(1→3)-α-spinasterol]。

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野苋菜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62千卡
蛋白质5.5g
脂肪0.6g
碳水化合物9.5g
展开表格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3-1m。多分枝,有纵条纹,茎有时呈红色,下部光滑,上部稍有毛。叶互生;叶柄长1-8cm,无毛,在其旁有2刺;叶片卵状披针形或菱状卵形,长4-10cm,宽1-3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中脉背面隆起,先端有细刺。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3-25cm;花单性,雌花簇生于叶腋,呈球状;雄花集为顶生的直立或微垂的圆柱形穗状花序;花小,刺毛状苞片约与萼片等长或过之,苞片常变形成2锐刺,少数具1刺或无刺;花被片绿色,先端急尖,边缘透明;萼片5;雄蕊5;柱头3,有时2。胞果长圆形,在中部以下为不规则横裂,包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黑色带棕黑色。花期5-9月,果期8-11月。

性状鉴别:主根长圆锥形,有的具分枝,稍木质。茎圆柱形,多分枝,棕红色或棕绿色。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10cm,宽1-3cm,先端有细刺,全缘或微波状;叶柄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叶腋有坚刺1对。雄花集成顶生圆锥花序,雌花簇生于叶腋。胞果近卵形,盖裂。气微,味淡。

1、凹头苋,一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全体无毛;茎伏卧而上升,从基部分枝,淡绿色或紫红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凹缺,有1芒尖,或微小不显,基部宽楔形,全缘或稍呈波状;叶柄长1-3.5厘米。花成腋生花簇,直至下部叶的腋部,生在茎端和枝端者成直立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矩圆形,长不及1毫米;花被片矩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淡绿色,顶端急尖,边缘内曲,背部有1隆起中脉;雄蕊比花被片稍短;柱头3或2,果熟时脱落。胞果扁卵形,长3毫米,不裂,微皱缩而近平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种子环形,直径约12毫米,黑色至黑褐色,边缘具环状边。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反枝苋,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时达1米多;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分枝,淡绿色,有时具带紫色条纹,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顶端锐尖或尖凹,有小凸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及边缘有柔毛,下面毛较密;叶柄长1.5-5.5厘米,淡绿色,有时淡紫色,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直立,直径2-4厘米,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龙骨状突起,伸出顶端成白色尖芒;花被片矩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2.5毫米,薄膜质,白色,有1淡绿色细中脉,顶端急尖或尖凹,具凸尖;雄蕊比花被片稍长;柱头3,有时2。胞果扁卵形,长约1.5毫米,环状横裂,薄膜质,淡绿色,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种子近球形,直径1毫米,棕色或黑色,边缘钝。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生长环境

1、凹头苋生于庭园、路边等处。分布于全国各地。

2、生于旷野、田间或村舍附近草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台湾、河南等地。[1]

主治

用于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螫伤,小便不利,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