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纲
几乎所有的成年蜘蛛都有八条腿,由于昆虫有六条腿,蜘蛛蛛可以容易地与昆虫区分开来。然而,蜘蛛也有另外两对附属物,已经适应喂养,防御和感觉知觉。第一对,这种螫角,用于喂养和防御。下一对附属物须肢,已适应于喂养,运动或生殖功能。对于避日目,这些触须相当于腿,所以这些动物似乎有十条腿。螨虫类和节腹目的幼虫只有六条腿;当他们蜕皮成若虫时,第四对通常会出现。然而,螨虫是可变的:以及八只,有六只甚至四只腿的成年螨虫。
蜘蛛蛛通过它们没有触须或翅膀的事实进一步区别于昆虫。他们的身体分为两个体节,叫前体节,或头胸部和后体节,或腹部。头胸部源自头部和胸部的融合,通常由单个未分割的甲壳覆盖。腹部以更原始的形式分割,但是不同节段之间发生不同程度的融合。它通常分为一个前胸部和后腹部,虽然这只是清晰的见于蝎子,但像蜱螨亚纲,腹部部分被完全熔化。甲尾节存在于蝎子,但它已被改为刺,同样还存在于裂盾目和须脚目中。
像所有节肢动物一样,蜘蛛具有外骨骼,并且还具有软骨样组织的内部结构,称为内皮细胞,某些肌肉群附着于其上。在盲蛛目一些甚至腹内骨钙化。
更多关于蜘蛛纲的知识请点击链接 。
蝎纲
大多数体长3~9厘米。中国最常见的东亚钳蝎。雌蝎约长5.2厘米,雄蝎4.8厘米。最小的 中东的小钳蝎仅1.3厘米,最大的非洲波蝎可达18厘米。已灭绝的石炭纪的蝎长44~86厘米。
头胸部短宽,近四边形,背面由1块坚硬的背甲包围。背甲上密布突起或纵脊,中央部位有1对大的中眼,长在眼丘上。在背甲的两前侧缘(除一些生活在洞穴和落叶层中的种类外)各有2~5个小的侧眼排成一列(东亚钳蝎每侧3个,共3对)。腹面大部分为足的基节遮住,胸板很小。头胸部由6节组成,仍保留6对附肢:1对 螯肢、1对触肢和4对步足。螯肢小,位于背甲前缘的前方,分3节:第1节小;第2节粗壮,内末角延伸成不动指;第3节是一个末端分成双叉的可动指,它与第2节的不动指相嵌合,这些指的相对面均有齿。触肢十分强大,着生于背甲前缘的两侧,既可捕食,又可御敌。触肢分6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掌节(有一不动指,又称上钳指)和可动指(下钳指)。步足分7节: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末端有2爪。4对步足的基节互相密接形成头胸部的大部分腹壁。螯肢、触肢的基节和第1、2步足基节的 颚叶(或称内叶)包围一个口前腔。口位于口前腔的底部,正对着第2足左右颚叶相接处,它的上方是位于口前腔中部的1个发达的 上唇。第3、4基节有1个胸板(东亚钳蝎的胸板为五角形)。
前腹部一般分7节,各节短宽。背面有坚硬的背板。腹面在胸板 后方有2片生殖口盖,打开后可见一个多褶壁的生殖孔。生殖口盖后方有一横孔,功能不详。生殖口盖是由腹部第1节的附器演变而来。第2节的腹板呈短把状,两侧各连一栉状板,板的下方有成排的香蕉形齿。东亚钳蝎雌体栉状板约有16~20个齿,雄体约有19~25个齿。栉状板上有丰富的感觉器,与生殖有关。第3~7节腹板大,两侧有侧膜与背板相连,侧膜有伸缩性,与身体的肥瘦变化相适应。第3~6节腹板上各有1对气孔,共4对,内通书肺。
后腹部(即“尾部”)由5个圆柱形节组成,窄而长。钳蝎的各节背中线有一凹沟,背板与腹板合成1个几丁质的环,节上一般有纵行的齿脊多条。第5节之后为一袋状尾节,内有1对白色毒腺,外面各包一层肌肉。毒腺通出细管,两管分别开口于毒针近末端上部的两侧。肛门开口于第5节腹面后缘的节间膜上。
————摘自搜狗百科
避日目
避日目 动物大型,体长达7厘米(见图)。前体的背甲分两部分:一片大的前背甲,其前缘中部有一对眼;一个短的后背甲。仅第一胸节与头部愈合而成 头胸部,后三个胸节游离。腹部大而分节。螯肢特别大,长度超过前体,分两节,组成钳。触肢象 步足,末端有一特殊的粘附器官用于捕食。第一对步足较小,具触觉功能;其余三对行走用。第四步足下方有独特的球拍状器官可能有感觉功能。
蜱螨类
蜱螨(ticks and mites)是一群形态、大小、生活习性和栖息地多种多样的小型节肢动物,有植食性的,有捕食性的,有的是其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体的寄生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沙漠和北极,山顶和海底,江河和温泉,在土壤中、植物、动物和贮藏物上更为常见。世界上已知的蜱螨种类约有5万种左右,有学者估计,自然界中蜱螨的种类有50万种以上。
-------摘自互动百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