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在宁夏固原召开的西北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成果交流暨固页1井现场研讨会上获悉,“六盘山盆地页岩气远景调查”项目实施的固页1井发现良好的页岩油(气)显示,展现了该区域良好的资源前景。

勘察过程

据了解,“六盘山盆地页岩气远景调查”项目由宁夏地质调查院承担,属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的“西北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计划项目的子项目。固页1井于今年6月14日开钻,10月1日终孔,终孔深度1340米。该井在下白垩统马东山组钻遇巨厚烃源岩,对应层段发现良好的页岩油(气)显示。研讨会认为,六盘山盆地页岩气调查成果,是新区、新层系、新领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的新进展,对西北地区中小盆地油气资源调查有重要借鉴意义。

工作规划

会议指出,西北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在工作部署、组织实施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主要表现为:认真梳理前人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科学部署项目;充分发挥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优势,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将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据悉,为充分发挥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在能源矿产勘查开发上的基础和先行作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国地调局党组近期在谋划2015~2020年地质调查专项方案时提出了能源资源与固体矿产并重、能源资源优先的原则,对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在今后几年逐年增加比重。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下设五大工程: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程、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天山—兴蒙构造带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矿产调查工程,每个工程均下设多个项目。

未来发展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俄罗斯、墨西哥等产油国联合减产协议履约率2017年创下20年新高,推动全球原油价格企稳回升。随着技术进步和页岩革命的深化,美国页岩油产量飙升,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重要卖家。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费国,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对全球原油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原油贸易重心加速东移。尤其是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增强中国在国际油市的定价权。

原油贸易重心加速东移

作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费国,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提升。2017年,随着炼油能力的扩张,加之中石油云南炼厂和中海油惠州二期项目投产、山东民营企业进口原油使用权增加,中国原油进口量维持了过去几年的高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0.1%,攀升至4.2亿吨,折合850万桶/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攀升至68.5%,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期,美国原油进口793万桶/日,中国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引领全球原油贸易重心加速东移。

在国际油气合作方面,中国积极推进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开发建设,与周边国家已基本形成东北、西北、西南、海上四大油气输送通道格局和油气上下游产业链深层次全面合作模式。2017年,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连续四年下降,中东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比例为43%,较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从美洲和欧亚地区进口的原油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俄罗斯连续两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占进口总额的14%。随着中美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深化,未来中美之间原油贸易合作还将再上一个台阶,美洲将取代非洲成为亚太以及中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地。

与此同时,在参与国际能源领域治理方面。中国不断深化双边、多边能源合作,不断扩大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目前,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计划已启动,推动成立了中国—阿盟清洁能源中心和中国—中东欧(16+1)能源项目对话与合作中心。从2015年开始,中国举办“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积极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和治理。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承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作出努力,对加快该协定早日生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年2月9日,中国还宣布,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将于3月26日挂牌交易原油期货。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是中国参与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抓手。美国华尔街日报刊文认为,上海原油期货的推出,将提升中国的原油定价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