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齐柏林早期一直都是以拍摄平面照片为主。
25岁时,他担任房地产摄影师助理,首次飞上天以“神的高度”俯瞰熟悉的大地,从此立志当高空摄影师。他曾说“我想拍遍整个台湾!”。
为了让父亲安心,齐柏林当了公务员,但他坚持梦想,休假时兼职拍照,存钱付“上青天”的高昂机票费。
20年下来,齐柏林累计拍摄了近30万张空拍(在一定的空间高度, 拍摄空中景物或从高空俯摄大地)照。后来他萌生了在空中使用动态影像记录台湾的想法。
早在2009年初,他就花了近300万新台币的积蓄,从国外租用专业空拍设备,以30小时环台一圈,拍摄台湾动态的影像。
2009年“8·8”风灾,台湾山林受到极为严重的创伤,齐柏林乘着直升机飞入灾区拍照,看见满目疮痍。”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拍一部关于台湾的空拍电影。
齐柏林以“神的眼睛”形容高空摄影。上升到“神的高度”,齐柏林才知道台湾“病”得有多严重:90%人工化的西部海岸、饱受污染而呈橘红色的大汉溪,因超抽地下水而泡在水中的嘉义东石乡坟墓。他认为,人类以为是建设的,对自然常常却是破坏的!齐柏林深深感受到,只有平面的影像不足以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台湾正在面临的危机。
虽然已绕着台湾飞行一圈,但齐导演仍然认为还有更多的地方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因此下定决心,将房子抵押,以及通过朋友的借贷、支持,在国外购买了近3000万新台币的空拍设备,开始拍摄台湾首部空拍电影纪录片《看见台湾》的计划,而从拍摄到成片,前后3年可谓历尽波折。《看见台湾》前半段美得让人震撼,后半段则丑得教人惊心,他表示,希望在这“半美半丑”之间,引起观众保护台湾的共鸣。
2010年起担任空拍台湾电影记录片计画主持人;
2017年6月8日,齐柏林举行记者会,宣布《看见台湾Ⅱ》航拍纪录片开镜,并强调这不是续集,而是探讨台湾的前世、今生及未来,视野从台湾扩及大陆、日、韩、马来西亚、纽西兰,大陆的台商精神及绿色能源将是重点。
2017年6月10日中午约11点56分,齐柏林与助手陈冠齐、机师张志光在执行《看见台湾2》的拍摄、勘景任务时[1],在台湾花莲县丰滨乡山区坠机身亡,当时齐柏林正在拍花莲长虹桥的景象。
2017年6月12日上午,台军空军派遣2架C-130型运输机,协助运送齐柏林等3人遗体返回台北,上午8时于花莲空军基地起飞,抵达松山机场后转往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5]
主要作品
著有:《上天下地看家园》、《台湾飞览》、《飞阅台湾 Our Land Our Story》、《从空中看台湾》等空中摄影专辑、《飞行澎湖》空中摄影多媒体专辑。
获奖记录
齐柏林[中国台湾纪录片导演]
曾获2004年第一届Johnnie Walker“The Keep Walking FUND 梦想资助计画”大奖;2005年获奥比斯(ORBIS)基金会邀请担任“眼科飞行医院”新疆飞行任务代言人;
2011年受邀TEDxTaipei演讲《齐柏林──台湾空拍家园》、获金钟奖频道广告奖;
2012年成为Google记录片《齐柏林:高空捕捉台湾之美》拍摄主角、作品《飞阅台湾“国家”公园空拍影片》获美国第46届休士顿世界影展(46th WorldFest-Houston)金牌奖。
《看见台湾》获得第47届休斯敦国际影展评审团最佳纪录片奖。
人物评价
齐柏林是台湾的“环保导演”[4] 。他的体型又高又壮,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他举止得体、谈吐大方,身上有着台湾男人优雅而温柔的气质,缓声细语,会对每个人微笑,耐心地回答别人所有的问题 。齐柏林以不同高度发现台湾的美丽与哀愁 。在其执导的纪录片《看见台湾》中,齐柏林用温和的方式震撼了整个台湾岛,也让观众真实地看到了自己生活所处的土地的面貌 ;他通过不同的角度阅读台湾,也看到了环境在人类活动下的脆弱与哀嚎 。(《宁波晚报》、《数码影像时代》、福州新闻网、华夏经纬网、人民网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