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

战国秦时,成都平原水患成灾,蜀国郡守李冰动员百姓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患终被平息。后来,李冰派人在岷江雕刻了三个巨大的石人。三神石人最早见于《华阳国志·蜀志》,其中记载:李冰于玉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脚,盛不没肩。[1]

出土

1974年3月3日,在都江堰安澜索桥下,人们从4.5米深的地下发现一尊完整的李冰石像。高2.9米,肩宽96厘米,厚46厘米,重约4.5吨,中间有文:“故蜀郡李府君讳冰”,两袖有文:“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镇水万世焉”。

1975年,又发现了一尊无头的持锸石人像,这尊石像高1.8米,肩宽70厘米,锸高80厘米,重约2.5吨;

2005年3月,都江堰外江工地上发现了两尊神秘的无头石像;

2014年4月24日,都江堰河道内发现一尊石像,高约2.1米,底部宽约80厘米,肩宽66厘米,堰工石像高1.8米,肩宽0.7米,锸高0.8米。[1]

相关历史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秦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的效益,后来逐步演变为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

至迟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除工程设施外,李冰还在白沙邮(渠首上游约l公里处)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要(约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以控制于渠引水量。这种石人水尺直到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仍在采用。到宋代,“离堆之趾,旧镌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上,水及六则,流始足用。”

宋嘉祐中(1056年)已改在宝瓶口右侧离堆石壁上刻划“水则”共十则(一则合今31.6厘米),要求侍郎堰底以四则为度,堰顶高以六则为准。则数既用来控制堰体修筑高度,又作为河道疏浚标准,从而达到调节控制宝瓶口进水量的目的。

明清以来仍以水则作为宝瓶口的水位计,只是按水位来调节控制引水量和作为维修工程的标准越来越较前精密,致使都江堰工程二干余年至今不衰,成为中国古代运用岷江水文特性兴建水利工程和巧妙地利用水位控制工程运用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