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喹亦称“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土家族单簧竖吹乐器。咚咚喹制作虽然简单,却能吹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咚咚喹可独奏或重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桑植、保靖、永顺,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鹤峰等地。

中文名

咚咚喹

别名

“呆呆哩”

释义

dōng dōng kuí

所属语言

土家语

历史起源

咚咚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咚咚喹的起源,土家族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之时,四处抓壮丁,有个名叫“咚咚”的土家族小伙子也被抓走了。他走后,已身怀有孕的妻子巴列遭到狠心婆母的百般虐待。孤独无助的巴列每日登山北望,苦盼夫归。她还信手扯根小竹,削成竹笛,吹唤丈夫“咚咚归”来。就这样,日复一日,她不停地望着、吹着、盼着,最后竟死于山上。人们同情她,也为她的精神所感动,便纷纷仿制她吹奏的竹笛,替她呼唤亲人“咚咚归”。后来,这种竹笛便被称为“咚咚喹(归)”了。

历史演变

咚咚喹的前身是骨哨和鸟哨,是沿着骨哨、鸟哨、咚咚喹的历程发展进化而来。考古证明,咚咚喹的鼻祖骨哨诞生于距今约65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湘西地区。有学者推断咚咚喹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物”。沅水湘西松溪口贝丘和高庙古人类遗址相继出土的3 枚骨哨为上述论断提供了证据:”……刚刚发掘的祖先遗址--黄泥胶粘的坑洼里,泥壁上,嵌满了古老的紫色陶片、淡白骨簪、青灰石斧……,距今至少已有6500~7000年历史”(《沅水的贝丘遗址》:向先炳--《文化时报》(3),1994年5月24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偏中或中期偏早,距今约7400左右。出土陶器130多件,石器上千件,骨器100余件……。骨器中有骨针、骨首、牌饰、骨哨……等。主持遗址考古发掘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贺刚先生介绍:'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沅水流域史前考古的空白,其出土器物的特证及纹饰特证,对探讨中国史前艺术、宗教及音乐起源有重要意义。'又云:'其文明程度、比之洞庭地区甚至中原地区毫不逊色……'”(《湘西历史上并非蛮夷之地》,《团结报》(4),1994年7月24日)。过后2个月,在沅水边高庙古人类遗址也出土了一枚骨哨。

骨哨的继承者鸟哨是土家人用于自娱自乐和捕猎禽兽的的工具,通过摸拟禽兽求偶、嬉戏引诱猎物上钩。时至今日,土家猎手还用鸟哨来诱捕禽兽。鸟哨的自娱功能,经过数代土家人的改良,就发展成了土家族古老的消遣乐器--咚咚喹。鸟哨的发声器是叶片做成的。而咚咚喹最初是模仿鸟语虫鸣、风泉之声的儿童玩具,后来经土家民间艺人的改造后,发展成为土家族的簧管气鸣乐器。

咚咚喹(亏),亦称“呆呆哩”、“呆呆嘟”、“玩罢女鹿”,也有叫“呼嘿”、“低低嗒”、“低低吹”、“咙嗒低”、“嘟嘟绺”、“哩咙哩”、“哩嘟哩”、“哩咙哩”、“嘟哩哩”。客家人叫它为“竹吹管”和“吹吹儿”。咚咚喹的准确读音为”dǒng dǒng kūi”或”dǒng dǒng kūai”。咚咚喹和其别称是土家人依据咚咚喹吹奏出的“do,do,soi”、“do,do,mi”、“dai,dai,du”、“soi,soi,mi”、“soi,do,mi”、“do,soi,mi”、“soi,mi,soi”等音调的谐音而命名的。

结构特征

咚咚喹用细竹管制作,管身长15~20厘米。内径O.41厘米。竹管上端留有竹节,在节下切一斜口劈出薄片为簧。管身正面将外皮削平,管壁开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断为空管音孔。有1 2 3 5与51 2 3两种不同音阶的体制。咚咚喹的曲牌丰富,一般都有固定的标题,表演时有独奏、齐奏或合奏等各种不同的演出形式。

演奏技巧

演奏时,口含簧片,管身竖置。咚咚喹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能吹出四五个音。三孔者,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中指、食指分别按第一、二两孔,无名指在出音孔下扶管;四孔者,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另外三孔。口含管首簧片,吹气鼓簧发音。咚咚亏音高随管身长短和音孔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可吹奏出四或五个音来。三孔咚咚亏音列为:g、c1、d1、e1或c1、d1、e1、g1。四孔咚咚亏音列为:g、c1、d1、e1、g1或c1、d1、e1、g1、a1。第三孔可奏出各种装饰音。音色柔和、浑厚。可用于独奏或合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主要有打音、倚音和颤音等演奏技巧。

吹奏咚咚喹时,一般为竖吹。三孔者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食指、中指往下顺序按第二孔、第一孔,四孔者左手食指按第四孔,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往下顺序按第三孔、第二孔、第一孔。左手食指按孔,一般只奏垫音(迅速开闭)来装饰余下各按孔所奏的曲调和加强曲调的节奏重音(民间称”打节奏”)。所吹音阶有筒音宫的五声宫调式和筒音为微的五声微调式两种。咚咚喹有单管、双管的吹奏形式,吹双管者,左右各持一根咚咚喹,一只手按一根竹管,双管齐吹同一首曲牌。

制作工艺

咚咚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以径约1厘米的细竹尾为管体,长约10—14厘米,上端留节,于节下削簧凿孔,形成三孔一筒音即成。其发音清脆、明快,具有打音、颤音兼备的特点,从摸拟鸟语虫鸣、风泉之声而形成写意性的音乐语汇和它固定的音乐曲牌。在湘西龙山县洗车河流域的他砂、靛房、坡脚、苗儿滩、隆头、贾市一带,普遍流行的传统曲牌有“咚咚喹”、“巴列咚”、“呆嘟哩”、“乃哟乃”、“拉帕克”等20多种。有词有曲,可吹可唱,吹唱结合,唱词内容以土家语儿歌为主。

咚咚喹用细尾竹、稻、麦杆制成,以刀削竹头成簧片发音,长约13厘米左右。按制作材料有竹质、草质之分,按簧片质地,有竹片、叶片之别。竹制咚咚喹取径为1厘米的细尾竹为管体,长约10~15厘米,上端留节,于节下削簧凿孔开成三孔或四孔即成。用材以水竹尾为好。用麦稻杆制成的咚咚喹,长约7~9厘米,随制随用,为儿童玩具或大人们于田间清遣而已。咚咚喹有三孔咚咚喹和四孔咚咚喹之分。三孔咚咚喹使用较四孔咚咚喹普遍。三孔咚咚喹可发出1、2、3、5四音或6、1、2、3四音。四孔咚咚喹可发出5、1、2、3、5等音,最上(高音)一孔为装饰音,吹奏时除每乐句最后一音外,每个八分音符(平拍)之前必须加一个装饰音。

曲调曲目

咚咚喹传统曲调有固定标题,如“咚喹咚喹咚喹”、“巴涅咚咚喹”、“利利拉拉咚咚喹”等。

土家族称咚咚喹乐曲为曲牌,传统曲牌极为丰富,大多数都有固定标题和唱词,既可吹奏,又能演唱。咚咚喹音乐,保留了土家族古代歌谣的特色,是典型的土家族传统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传统乐曲有《耍调》、《赶集》、《布涅咚》、《慢巴涅咚》 、《拉帕克》、《乃约乃》等。曲调清新活泼,悠扬悦耳,富有田园风味。

咚咚喹有固定的传统曲牌,有《咚咚喹》、《呆嘟哩》、《咚喹咚喹咚咚喹》、《利利拉拉咚咚喹》、《咚咚开》、《巴列咚》、《慢巴列咚》、《乃哟乃》、《拉帕克》、《偏咚偏》、《波左波》、《咚巴哈》、《哎罗罗》、《打铁》、《米司可可》……等二十多种曲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