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忄”,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xī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六书类型】字。“忄”的基本含义为同“心”,用作偏旁、俗称“竖心旁”,简称“竖心”。[1]

中文名

笔画数

3笔

部首笔画

3

仓颉码

hy

郑码

uaaa

四角号码

90000

注音

ㄒㄧㄣˉ

笔顺编号

442

拼音

xīn

统一码

基本区 U+5FC4

同音字

释义

同“心”,用作偏旁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点、点 、竖

结构

单体字

五笔

nyhy

字源演变

“忄”,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忄”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忄”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忄的字源演变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忄”字头,请参考“心”字。)

【唐韵】息林切【集韵】【韵会】【正韵】思林切。【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则心属火也。【玉篇】【广韵】训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

又【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

又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义曰】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爲心者也。【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注】得气之本也。【孔疏】得气之本,故巡四时,柯叶无凋攺也,心谓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正义曰】中谓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礼·少仪】牛羊之肺,离而不提心。【注】不提心,谓不绝中央也。【古歌】日出当心,谓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处,言月当天中也。

又东方五度,宿名。【史记·天官书】心爲明堂。

又【礼·明堂位】夏后氏祭心。【注】气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注】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则心爲尊也。

又去声。【吴棫·韵补】息吝切。【外纪】禹曰:尧舜之民,皆以尧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声。

又叶思眞切,音新。【前汉·安世房中歌】我定历数,人告其心。敕身齐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诗·大雅】吉甫作颂,如淸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前汉·礼乐志】流星陨,感惟风,籋归云,抚怀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扬子·太经】勤于心否贞。

又叶桑鸠切,音修。【荀子·解蔽篇】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箫叶疏鸠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观海诗】善卽谁爲御,我来无别心。聊复寓兹兴,兹兴将何咏。 【说文》长笺】借华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蕴同文诸书,各以意阐古文,与今文稍远,槪不泛引。【类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汇》《正字通》心俱音辛,误。辛在眞韵,齐齿音也。心在侵韵,闭口音也。如心字去声,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盖信字爲眞韵内辛字之去声,乃齐齿音也。若侵韵内心字之去声,乃闭口音,有音而无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类是也。盖齐齿之辛,商之商也,闭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无别。[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忄”字头,请参考“心”字:)

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息林切[1]

说文解字注

人心,土臧也。也字補。在身之中。象形。息林切。七部。博士說㠯爲火臧。土臧者,古文尙書說。火臧者,今文家說。詳肉部肺下。凡心之屬皆从心。[1]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日本

 
参考资料[1]
书写演示

1

 

2

3

 
 参考资料[2]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全清息林切sjem
集韵次清思林切siem
韵略思寻切
增韵思寻切
中原阴平侵寻全清siəm
展开表格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
jəm
jəm
南北朝宋北魏前期jəm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jəm
南北朝齐梁陈北周隋jəm
展开表格

音韵方言

客家话[客英字典]sim1[台湾四县腔]sim1[海陆腔]sim1粤语syu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