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简介
悉尼交响乐团1934年创建于悉尼。其前身为澳大利亚国营电台(ABC)的器乐合奏团。1936年后,作为广播管弦乐团演出时用“ABC悉尼交响乐团”名称。1946年后只用现名。1946-1956年由英国指挥家戈森斯( Eugene Goossens)担任常任指挥后演奏水平显着提高,成为澳大利亚最有代表性的交响乐团。1979年起由法国指挥家弗雷莫任常任指挥。每年举行约160场音乐会,并常去世界各国演出。乐团总员约90人。
乐团建立
1932年对于整个悉尼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被誉为工程学奇迹的悉尼海港大桥于同年3月正式落成。同年6月,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成立,这也为日后悉尼交响乐团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乐团起初仅有24位乐手,并且只是在一些晚宴、节目录制现场作为背景音乐演奏者的身份出现。1934年,爱尔兰着名指挥家汉密尔顿·哈提爵士到访澳大利亚,并提议悉尼应该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专业交响乐团。同年,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将乐团的编制扩展到45人,并在正式演出时扩展到70人。1936年,乐团的第一个演出季正式拉开帷幕。
由于30年代的政治因素,欧洲许多一流的艺术家在澳大利亚栖息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悉尼交响乐团也有幸与多位指挥家、独奏家进行了合作,包括多拉蒂、比彻姆、鲁宾斯坦、胡贝尔曼、施纳贝尔。
乐团发展
悉尼交响乐团
在世界大战期间,尽管乐团无法购买、修缮乐器,但它们所演奏 的音乐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安慰。1942年,乐团中女性乐手的数量增长到32人,比战争前足足增加了12人。世界大战结束时,澳大利亚广播公司与悉尼市议会、南威尔士州政府达成协议,决定要在悉尼创立一个专业的交响乐团。1946年1月,由82名乐手组成的悉尼交响乐团第一次举行了公开演出。从1946年开始,古森斯便开始常年在乐团担任首席指挥,并立志要将乐团带入世界六大顶尖名团之列。在古森斯的带领下,乐团经常首演一些澳大利亚作曲家的作品。1948年,他提出“悉尼必须要有个专业歌剧院”的想法,并选择本纳隆角为日后悉尼歌剧院的落脚点。
在古森斯之后,荷兰指挥家奥特洛成为乐团的新任首席指挥。1974年,乐团开始了为期个礼拜的欧洲巡演,而两场在阿姆斯特丹、海牙的音乐会也将巡演推向了高潮。此外,悉尼歌剧院开始逐渐成为乐团的定点演出场所。
1982年,麦克拉斯爵士成为乐团历史上的第一位本土首席指挥。1985年,麦克拉斯爵士因健康原因告别乐团,并由另一位年轻的本土指挥家查兰德于1987年继任首席指挥一职。
在查兰德的指挥下,乐团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功。乐团录制的澳大利亚作曲家彼得·斯科尔索普的作品广受好评,而对马勒、瓦格纳作品的演绎,以及1988年在美国的巡演均引起不错的反响。然而与查林德日渐火热的人气成反比的是,他的健康却在每况愈下,并于1991年死于艾滋并发症。[1]
乐团鼎盛
荷兰指挥家迪华特出任乐团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并将乐团带入一个鼎盛时期。乐团演绎的瓦格纳的歌剧《莱茵的黄金》、马勒的第二、第三交响曲、澳大利亚当代音乐作品等都得到业界的高度赞扬。此外,乐团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古典唱片品牌合作发行了4张专辑。1995年,乐团在英国与欧洲的巡演大获成功。1996年11月,乐团远赴日本与中国台湾的双周巡演受到包括日本皇太子夫妇在内的一致赞誉。
随着乐团水平与名气的与日俱增,澳大利亚政府也对乐团的发展投入更多关注。1994年,乐团的编制被扩展到110人,此外在唱片录制、巡演次数、乐手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显着改善。因此悉尼交响乐团可以称得上是整个澳大利亚的旗舰交响乐团。而作为整个悉尼城市文化的代表,乐团是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文化使节,并且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大放异彩。
如今,音乐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乐团除巡演、唱片录制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查德·吉尔的带领下,乐团在新南威尔士展开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区域的艺术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都广受当地居民的好评,并成为其它乐团争相模仿的对象。
乐团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获得不少殊荣,乐团对于现存交响音乐、观众拓展、年轻群体培养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此外,乐团在对于本土作曲家的培养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5年,莉萨·里姆成为悉尼交响乐团的签约作曲家,为期三年。
2004年,意大利指挥家杰尔梅蒂与乐团签下了长达10年的客座指挥合同,杰尔梅蒂同时还担任着罗马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在他的带领下,乐团在音色处理、力度控制、气息转换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越。除了对传统的法国、德国作品情有独钟,杰尔梅蒂在当代作品的演绎上也颇有建树,相辅相成。
2007年,悉尼交响乐团庆祝了其建团75周年纪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时刻将永远载入悉尼交响乐团的史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