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1982年的《新闻周报》是中国人民大学最“老”的学生媒体,已经留下了600多个深深浅浅的脚印了。《新闻周报》是一份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主管,新闻学院学生自办的新闻类周报。它的创办者是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的倪宁教授。《新闻周报》创办之初为黑板报,被同学们戏称为“最厚的报纸”,但新周人从来都以职业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中央电视台就曾拍摄过名为《两块黑板》的记录片,引起巨大的反响。

创刊时间

1982年

新闻周报

自2002年改为印刷版之后,《新闻周报》历经几次改革。经过2005年下半年的改革,《新闻周报》每期为4开12版,容量40000字左右。每期有3版为特稿,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况;1版言论,刊登评论文章;1版校园消息;1版副刊,刊登文化新闻;1版资讯,刊登生活资讯及广告软文;自611期起,增加1版校园消息,1版文化专栏,2版生活资讯。在2011年《新闻周报》再次全面改版为4开4版的周报,第一版头版,2版评论,3版校园,4版特稿。真正成为了一份名副其实的周报,每周一全校发报。更加贴近学生,时效性也加强了。

周报历史

《新闻周报》每周一出报,是中国人民大学出报最迅速的报纸。目前周报每期发行7000份,分送人民大学15个学生宿舍楼和学校各办公机关。出报后将报纸版面做成图片放置于旧图书馆门前东侧的橱窗内展览;并将当期内容发于新闻周报网络版供网友浏览。

《新闻周报》创刊23年来,以新闻学院的专业主义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你最纯真的新闻理想”为口号,始终关注着校内同学的生活,监督着校内的各种变革,努力发出学生自己的声音,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况。《新闻周报》着力发掘校园中的独家新闻,力争实现最大限度的新闻真实,对校内重大新闻事件及时采写并以最快的速度发出,同时周报注重人文关怀,给予每个个体平等的话语权力。最近一次改版之后,《新闻周报》将更多的从微观角度记录中国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着力刻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周报性质

在《新闻周报》的黑板报时代,她被学生称为人大最“厚重”的报纸,这里的“厚重”不仅指“报纸”本身的重量,更重要的是指她秉持如一的报道风格和学生立场。作为一份真正的学生媒体,《新闻周报》以公正客观的立场,犀利的文风,敏锐的新闻观察力闻名,她始终站在校园“民间”的立场上,深受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的欢迎。《北京晚报》等媒体曾赞誉《新闻周报》为“人大的《南方周末》”。

《新闻周报》曾经多次刊登在校内外都引起广泛关注的稿件,并多次成功的实现稿件的输出,仅2005年下半年所出前3期报纸中,便有六篇稿件输出给《大学生》杂志等校外媒体。

周报动态

2005年末,《新闻周报》报社荣获南方都市报新闻奖学金集体奖,而在人民大学,获得该项奖学金个人奖的的5人中,有4人现在或曾经在《新闻周报》工作。

2003年下半年,新入学的03级新闻学院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领到了一本《新闻周报》报社印发的2002-2003学期报纸精华本,封面上醒目的写着一句话,“无论将来怎样,都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新闻人”——人大的“新周人”们正是在对“实现最纯真的新闻理想”和“保有新闻良心”的简单追求下,不断的“拼出自己的新闻理想”(新闻周报橱窗版封面语)。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他们不仅要执著于自己的采写编评业务,而且还要为报纸本身的生存而努力奋斗。《新闻周报》每年只能从学院得到很少的办报经费,在从黑板报向印刷板过渡的时候,周报的主编甚至要将自己的生活费的大部分投入到报纸印刷中。2005年9月改版之后,在新闻学院以《新闻周报》为主体,成立了“接力传媒”集团,集团负责按照市场运营的方式来经营《新闻周报》。现在的《新闻周报》在经济上基本自主,在国内的学生媒体中绝无仅有。

2012年,《新闻周报》迎来三十周年社庆,相信《新闻周报》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