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坊,位于广东梅州市江北老城西区,原指西区市场背之萝卜坪、十甲尾、长巷子一带,作为古文化社区,延伸范围亦包括黄泥墩、禾好塘、月影塘、更楼下等地。红杏坊原名“望杏坊”,清初期,梅城有民谣曰“百花洲尾齐州前,诸生出状元”,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顺治壬辰科进士、程乡知县王仕云,大觉寺前竖立坊表,题名曰“望杏坊”,寄望邑人读书,科考及第,惜在康熙十二年,附近民居大火,灾及坊表,致倒塌湮灭,然“望杏坊”地名延用200余年,至民国前期,改名“红杏坊”。

走进红杏坊,面对座座古屋名居,其人文之盛历历可表,联科第、醉经居、醉经楼、仁风楼、贻谷楼、鹤和楼、节操楼、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活泉书室,文雅飘逸,书香扑面,昭示红杏坊人文之盛。

中文名

红杏坊

别名

望杏坊

建立时间

康熙十二年(1673年)

代表人物

颜鸣汉

范围

梅江区西郊街道十甲尾、黄泥墩等

隶属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

红杏坊简介

红杏坊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这是唐代高蟾《落第诗》的诗句,诗中将晚唐时期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气象喻为“天上碧桃”和“日边红杏”。

在梅城,有一个名叫“红杏坊”的地方,那里有各具特色的古民居,民居里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传说故事,在那里还有曾经繁华喧嚣的骑楼,骑楼里承载了许多老梅城的青春回忆。

行走在红杏坊,能看到乾隆四十四年起连续三科乡试接连考中举人的叶新鉴、叶新莲、叶新丰的故居“联科第叶屋”,梅州最后一批秀才、著名教育家梁伯聪的故居“鹤和楼”,太平天国康王指挥部旧址“仁风楼”,梅城最早的寺庙、距今1480多年的大觉寺。一个个历史古迹的背后蕴藏着动人的人文故事。

建坊表达对人才的期盼

每年的三月里,粉色的杏花一团团、一簇簇在枝头闹春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枝繁杏逞妖娆,曾向东风杨柳腰”,这娇艳欲滴的杏花历来都是文人笔下的常客。

而它不仅仅出现在墨客的诗句中,还与中国的科举考试有关联。唐代的科举考试在春天进行,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余,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饮游乐活动,称宴游,亦称杏园探花宴。此时正值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进士榜也叫“杏榜”“杏花榜”。

春日,一位仕女漫游曲江,折得红杏一枝,拿在手中赏玩,心中默默祈祷其夫婿考试及第,如手中的杏花在春风里绽放。这是唐代诗人郑谷的《曲江红杏》中的一句:“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里描写的场景,可见当时杏花在人们心中的寓意。

由于梅州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读书人都向往着在科举场上一举高中平步青云的一天。《程乡县志》中有一篇文章出自王仕云《望杏坊记》,“余令程五载,日见多士著书好古,发奋为雄,且户育家弦俨然海滨邹鲁。左则桂乎是攀,右则杏焉在望”。他将程乡比作当时文化昌盛的广东潮州、福建泉州等地,期盼望杏坊与攀桂坊在人文方面能遥相呼应,同为程乡人文繁盛之地。

据史料记载,借着杏花美好的寓意,康熙十二年(1673年),这位知县在梅城西郊建了一个坊表——望杏坊,表达他对这个地区人才辈出的期盼。可惜这座极具历史研究和欣赏价值的坊表在建好仅16年后,被附近一场民居引发的大火吞噬倒塌湮灭。作为地表建筑物的“望杏坊”不见了,然而作为地名,这个地方拥有了一个更通俗的名字——“红杏坊”,替代其在梅城江北西区灵动地闪烁。

“附近的老人说过,当时大觉寺的一个房梁上刻着‘红杏坊’三个字,至于为什么由‘望杏坊’变成了‘红杏坊’,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史料记载,而现在人们一般称这个地方为红杏坊。”醉心于研究红杏坊文化历史的钟廷允说,他在这里出生、长大,听说过一些红杏坊的故事,也不断在寻找相关的史料和古迹去证明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他希望这片区域曾经的辉煌不被遗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程江码头商贸集散地

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码头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枢纽,它承载着客运、货运的重任,因此有码头的地方商业都比较繁荣。

在红杏坊,有一户彭姓人家,围龙屋的门口写着“锦江春色红杏人家”这样一幅对联,据彭氏子孙彭伯介绍,在以前,坐在他家的这座祖屋门口是可以看到程江的,因此得了这幅对联,“如今沧海桑田,河道移到了更远的地方,这里密集地建房屋,再也不能打开大门看程江了,但是对联我们还每年都贴着,这是传承。”彭伯笑着说。

红杏坊的范围是指梅江区西郊街道十甲尾、黄泥墩、月影塘、禾好塘、更楼下一带。据村里的老人回忆,这里曾经有一个货运码头,因此带旺了周边的商业。

“从日本、南洋过来的进口产品会到这里下船,有海鲜、洋布、洋灰(水泥)、洋油等等,然后再运到陆上的其他地方,而我们这里和江西等地的土特产例如煤、炭、木材、茶叶等会在这里运出去,这里的搬运工人特别多。”钟廷允介绍说。

货源充足,商业便在此地兴盛了起来。上世纪30年代,中山街、中华街、辅庭路等是梅城热闹的街道,“中华街又叫米市巷,油米豆等粮食在这里批发销售,还有很多的进口商品店,逢年过节街道上都是人。”从小在红杏坊长大的何强粦老人回忆道。

由于商业繁荣,梅县商会会址设在西郊中华街17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梅县工商界根据1903年清政府的大清商律有关规定成立梅县商会。梅县商会在这里不仅仅发挥着商业的作用,还推动了政治的向前。1925年4月26日,梅县第九届商会在会所举行欢迎东征军大会,周恩来发表演说,梅县商会馈赠东征军1万大洋,会后,周恩来、钱大钧、黄柏远与商会代表合影留念。

同年5月12日,梅县工人武装暴动,当晚商会会长廖霭贞和叶树恩,在西门宫商团住地宴请参加领导暴动之共产党人、工人、革命知识分子等10余人,并商议成立梅县人民政府等事宜,5月19日梅县人民政府失败后,商会被列为“反动机关”而遭钉封,会长廖霭贞之“元盛复商行”及叶树恩之“振远公司”等八大商号被封,廖霭贞及叶树恩遭通缉。

上世纪30年代,这里还有一个梅兴车站,“在这个车站可以坐烧炭的汽车从梅州到广州,听我前辈说需要两天的时间,在河源还要住一晚。不比现在只需要四五个小时。”钟廷允说。

如今,走进中山街、中华街,斑驳的外墙掩盖不住上面曾经华丽的装饰,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景象,车站却早已不见了踪迹,连同一起拆掉的是老一代梅城人的青葱岁月。

人文繁盛古迹异彩纷呈

红杏坊人文古迹

“望杏坊”在竖立坊表后的两百多年里,虽未能如县令王仕云所期望的那样产生状元,但也并未辜负倡建者的一片苦心,人文一片鼎盛,至晚清,更出现“上市梁,下市黄”的说法,证明这时的望杏 坊与攀桂坊已旗鼓相当。

沿着窄窄的小巷走进这片社区,散落的池塘被古色古香的建筑包围,仔细看这些建筑的名称,联科第、醉经居、仁风楼、贻谷楼、鹤和楼、节操楼、都察院、秋官第、活泉书室……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

在一口池塘前面,有一座写着“鹤和楼”三个俊秀的大字的老屋,这是三堂一横枕式走马楼结构的建筑,门楼梁檐瓦底左右有彩绘立体灰塑双狮装饰,墙壁彩绘荷、松、仙鹤、梅花鹿等精美图案,推开那两扇大气的黑色木门,穿过绘着“鹤龄益寿和气致祥”图的屏风门,步入门楼,为小巧庭院,中堂前拜亭为水泥筑造,颇具西式风格,青瓷水瓶状栏杆,望柱装饰,亭罩为仿罗马柱支撑镂空花卉图案装饰,前左右形成拱券造型。抬头望去,堂屋内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上保留着卷棚、雀替等古建筑元素,集穿花、雕花、阴刻、描金、彩绘等工艺,以仙鹤、荷花、牡丹、麒麟、狮子、鲤鱼及古代人物等民族传统图案为主题装饰,甚是精美。

这是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位能书擅画的秀才、梅州教育界一代宗师、著名教育家、诗书画家梁伯聪的故居,他先后执教嘉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省立第五中学、省立梅州中学,著名画家林风眠,著名雕刻艺术大师、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开山鼻祖李金发,教育学家钟皎光、孙亢曾等为其学生。

在红杏坊,像鹤和楼这样精美又有故事的建筑比比皆是,“在那一带的民居有它们的特色,从建筑风格、历史底蕴等方面来看都值得去深入挖掘”,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说,乾隆时期的“联科第叶屋”,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医学院士梁伯强的故居“贻谷楼”,还有1921年时任县长彭精一修建的伯公巷南、北炮楼,距今1480多年的梅城最早寺庙大觉寺等都是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建筑。

在这片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社区,虽然大部分的民居都保存尚好,有些仍有人居住,也有一些在风吹雨打下渐渐破败。在新城迅速崛起的今天,曾经见证客都文化辉煌古建筑亦有其存在的价值,是梅州城区乃至整个客家地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中,西街(红杏坊)与东街(攀桂坊)、福禄岌、约亭顶四片区域被划定为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以整体风貌保护为主,重点保护风貌区内各级保护建筑和景观环境。[1]

轶事典故

300 年前,即康熙十二年(1673年),程乡知县王仕云在现今梅江区西郊的大觉寺前,立起一座壮观的坊表,题名曰“望杏坊”。16年后,附近一场民居引发的大火,令这座坊表倒塌湮灭。作为地表建筑物的“望杏坊”不见了,然而作为地名,“望杏坊”存在了200多年,直至民国前期,还以一个更通俗 的名字——“红杏坊”,在梅城江北西区灵动地闪烁,见证了科举时代当地人文鼎盛的荣耀,应验了王知县殷切的期望和预言。

起名源自科举,见证崇文重教

“望杏坊”对一般的读者而言,似乎有点陌生和含义令人费解,但只要把它与梅城东郊黄遵宪故居所在的另一人文秀区——攀桂坊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恰似一对姐妹花。科举时代,人们把通过殿试进入三甲的士子喻为蟾宫折桂或攀桂,所以攀桂坊的起名,既是追崇科举文教的表达,也是褒扬该社区人才辈出的标杆。“望杏坊”的命名要比攀桂坊晚300多年,但也同样寄寓了这一美好愿望,在清中叶后,与攀桂坊一起成为在人文秀区梅城并立的双子星座。

谈望杏坊,就绕不开上面提到的程乡知县王仕云。王仕云号望如,安徽徽州歙县人,顺治壬辰科进士,康熙七年(1668年)知程乡县事,担任程乡知县十年,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离任。王仕云倡建望杏坊,已是他任期过半的时候,这位地方官员对当时程乡县一带浓郁的读书风气和客家人的吃苦精神,有了深切的了解和体会。

当时的梅城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民谣:“百花洲尾齐州前,诸生出状元”。康熙九年,刚为大觉寺完成祝圣殿兴建和三宝殿维修,王县令觉得大觉寺一带地方,正好符合民谣点明的范围。王仕云认为,既然程乡县城东郊的攀桂坊声名鹊起,出了不少文人雅士,西郊也很有必要促成一个人文社区与之对应,“不仅肃观瞻,而且鼓舞风云”,激励当地的读书人奋进,令更多的士子荣登科甲。经过筹划,终于在三年后建起一座坊表,他将之命名为“望杏坊”,即希望当地的读书人奋发进取,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荣登天子堂。唐代高蟾的诗有“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之句,天和日是天子的代称,天子之下的碧桃和红杏意为位极人臣的读书人。

“望杏坊”命名后的两百多年里,当地虽未能如民谣和王县令所期望的那样产生状元,但并未辜负倡建者的一片苦心,人文一片鼎盛,至晚清,更出现“上市梁,下市黄”的说法,证明这时的望杏坊与攀桂坊已旗鼓相当。

涌现书香家族,人才绵绵不绝

“望杏坊”的核心范围在西区市场背的萝卜坪、十甲尾、长巷子一带。在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中,作为文化社区,它的衍伸范围还包括黄泥墩、禾好塘、月影塘、更楼下周边地区。

走进这一社区,叨念着一座座古老建筑的名字,书香之气扑面而来,联科第、醉经居、醉经楼、仁风楼、贻谷楼、鹤和楼、节操楼、如意堂、都察院、秋官第、活泉书室……文雅隽永的字眼后面蕴藏着一个个动人的人文故事。

这些建筑的居住者均是“望杏坊”的著名书香家族,上面提到“上市梁,下市黄”里的梁氏家族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梁氏的十八世祖梁慎桢,嘉庆十六年考中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礼部郎中,后人称为礼部公;梁慎桢的六子梁心镜在道光二十八年考中举人,在福建任州官,人称刺史公;梁心镜的儿子梁国瑞(字辑五)也是举人,到了这一代,梁家与黄遵宪家族以及其所在的攀桂坊黄家之间开始频频通婚,梅城两大书香之家由此被人称为“上市梁,下市黄”。如梁家的民国本地著名女教育家梁浣春就嫁入黄家的恩元第。

“望杏坊”浓郁的文风,甚至感染了当地成长的两位将军。当地的市塘唇颜屋,在乾隆年间出了兄弟武进士颜鸣皐、颜鸣汉,颜鸣皋官至福建台澎总兵、诰封武显将军;颜鸣汉官至福建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诰封振威将军。武进士往往被人视为一介武夫,颜氏兄弟却能文善诗,名留广东诗坛,他俩的诗作在 《

国朝岭海诗钞

》、《

梅水诗传

》里流传至今。上世纪30年代初,针对敌人的劝降诗,革命家古大存用一首诗来调侃:“幼习兵戎未习诗,诸君何必强留题。江南美味你先尝,塞北风寒我自知……”这首诗的原版正是颜鸣皋的作品:“幼习干戈未习诗,诸公何必苦留题。朝廷爵禄君同享,边塞风霜我独知。剪发接缰牵战马,割袍抽线补旌旗。他日贼兵临城下,空有诸公百首诗。”这首酒席上的即兴之作,令有意刁难颜将军的文官们一座皆惊。

“望杏坊”浓郁的文风,还吸引了两个家族迁入这一社区。一个是女诗人叶璧华的故乡白渡堡鸬鹚坑(即今梅县丙村镇芦陵村)叶家的一个分支,另一个是潮州府前溪(今汕头市澄海区前溪村)黄家。叶家的富商叶蕴斋在乾隆年间,带领八子中的四个儿子从鸬鹚坑迁入望杏坊附近,就是仿孟母三迁、希望让后裔能有个读书上进的良好环境。果如所愿,从乾隆四十四年起连续三年,叶蕴斋的孙子叶新鉴、叶新莲、叶新丰参加乡试接连考中举人,叶屋由此被称为“联科第”。由潮汕地区迁来的黄泥墩黄家的门联很特别:“前溪世泽;江夏家声”,依然留下他们对原来家乡潮汕深深的怀念。黄家从十一世祖定居梅城融入为客家的一分子,第十六世就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文人,他就是道光年间的翰林黄仲容,黄仲容一生不阿附权贵,淡泊自守,书法独步一时,人称“黄小楷”,黄仲容的一个弟弟黄仲宣也在道光年间考中举人。

告别科举时代,教育名家辈出

望杏坊如何变成叫红杏坊,后来又退出历史舞台,具体时间和原因目前还不得而知,可能与科举时代的结束有关。但记者从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一份《梅州中学教职员表》中看到,这一名字仍在使用。

1905 年后,科举时代结束了,望杏坊作为人文社区的地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它积淀的文化因子继续发挥影响。在此前一年,当地拔俊杨屋的一位名叫杨徽五的年轻人,被正在兴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的黄遵宪选派前往日本留学,作为重要的师资人才培养。杨徽五没有辜负黄遵宪的期望,一生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成为民国时期梅州地区的名教师,他的儿子杨广存毕业于北京大学,是著名的共产党烈士。那个出了多位进士、举人的梁家也有多人投身地方新式教育,作为梅县最后一批秀才的梁伯聪,善诗文工书画,把一生奉献在梅州中学的讲台上,培养出林风眠、李金发、黄药眠等一批杰出人才,他的堂姐梁浣春则首创嘉应州女校,先后创办桂里女子学校、梅县女子高等小学、梅县女子师范学校等,开梅县女子教育风气之先。

说到民国梅县的教育世家,不能不提当地更楼下孙氏的“活泉书室”,从这里走出的孙波庵(金声),为人师表,也是著名的教育家,而且他的儿子孙亢曾(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孙睿曾(桂林女子师范、梅州中学教师)、孙馥曾(中华文化学院教务长)、孙雄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亦继承良好家风,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人才。

红杏坊古迹

仁风楼——太平天国康王指挥部旧址

太平天国康王指挥部旧址仁风楼

仁风楼位于西郊黄坭墩短街口88号,其名出自《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 四海,仁风行于千载”,建筑为一堂八厅四横走马楼结构,有房100余间。正堂对面为镶贴彩瓷壁画牌坊式照壁,下为莲池,下堂左右各辟一道月门,堂屋穿斗与抬梁混合式九架梁,堂屋内有宋湘亲书楹联:“克俭克勤保世滋大是巽是训进德无疆”,中堂挂“思训堂”匾额。

清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天国余部由康王汪海洋率领从闽西进入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将总指挥部设于“仁风楼”。仁风楼作为太平天国余部大本营,指挥余众与清廷抗击,乃旧时战地遗存活标本,为研究太平天国史、清朝末年史、梅州地区战争史等有重要意义。[1]

炮楼

1932年,时任县长彭精一在梅城西郊十甲尾、伯公巷、百果围、西来庵侧、树湖坪附近、月映塘健身广场附近、杨桃墩黄屋、东湖路附近等环市区域共建炮楼10座,作防御工事。在红杏坊仍保存完好者,有伯公巷南、北炮楼和西来庵炮楼等4座。炮楼对研究梅州军事防御、工事建筑及相关历史意义重大。[1]

曾井

曾井

今列为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曾井”,坐落在梅城西区,即今梅州印刷厂内,为五代南汉时程乡县令曾芳所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本地流行瘴疠,向他求药者甚多。曾芳便以袋囊装药投入井中,众患者汲饮井水后得以治愈。人思其德,称它为“曾井”。

到了宋代,狄青征讨侬智高叛军,率五万大军路经梅州,不料许多官兵染上瘟疫。狄将军“祷井,水溢出,以给军旅,获济”。(《曾井记》)狄青奏凯回朝,便首先向皇帝奏明此事。宋仁宗随即降诏,追封曾芳为“忠孝公”,御笔敕赠曾井为“曾氏忠孝泉”。元朝延佑四年(1314年)曾福升作《曾井记》,勒石树碑,记录了这件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