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作品 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末乐章的合唱根据席勒的《欢乐颂》写成,作品第125号。这部交响乐是贝多芬一生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它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在体裁上创造性地加入了合唱队和独唱、重唱,与交响乐队一起构成一部英雄史诗般的颂歌。全曲长一个多小时。

外文名

choral symphony

合唱交响曲

贝多芬作品 d小调第九(合唱)交响曲,末乐章的合唱根据席勒的《欢乐颂》写成,作品第125号。贝多芬22岁时便计划为这首诗谱曲,当他计划把这首诗用在一首有合唱的序曲中时,已经42岁了。最早的第九交响曲手稿是1817年写的,又过了七年才完成。1824年2月,他做了最后的润色。到1824年5月7日第一次在维也纳上演时,贝多芬耳朵已经聋得无法去考虑担任指挥。首演获得巨大成功,雷鸣般的掌声达五次之多,贝多芬却无法听到,直到女歌手把他转过身来,他才看到人们在拍手。在座的人猛然意识到他刚才之所以未转过身是因为没有听到,无不像触电似的感到震惊,接着,同情和仰慕之情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庄严的快板,第一主题像闪电似地在乐队中闪耀,具有悲壮的色彩,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尾声中,在低音区出现预示不祥的持续低音。

第二乐章

极活泼的快板,打破了传统交响曲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带有奥地利民族舞曲的特征。

第三乐章

如歌的柔板,用贝多芬喜爱的变奏曲式写成,这个乐章由于其前后乐章的冲力和戏剧性而显得更为深刻,表现出空前的温暖与情感的深度,超越了贝多芬的其它作品。

第四乐章

急板。冗长的引子再现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像是一闪而过的回忆,接着一个感人的新主题出现了,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欢乐颂》主题,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恢宏。诗作与谱曲完美结合,乐队与合唱队的配合已成为典范。这个空前感人的乐章是由最简单的旋律构成的庞大的变奏曲。它的情感深度和音乐的光彩是难以描述的。这部交响曲可列为人类精神的最伟大的成就。

乐器

长笛1,短笛1,双簧管2,单簧管2,巴颂管2,倍低音巴松笛1,小号2,法国号4,长号3,定音鼓2,三角铁,钗,低音鼓及弦乐组

备注

献给Moritz和Von Fries伯爵,首次公演于181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