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男,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生态和进化基因组学(FEEG, Functional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Genomics)。

中文名

刘培

性别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毕业院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

职业

教师

学位

博士

任职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

理学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86-1990年,在南京大学生物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师从曹日强先生,研究利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可行性。

1990-1993年,获得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在许智宏、曹日强先生的指导下,主持利用原生质体培养和遗传转化来提高紫草素产量的课题并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3-1997年,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夏镇澳先生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主持并参与水稻和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和遗传工程课题。

1997-200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 Pua 博士实验室, 从事香蕉果实成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2001—2007年,在康奈尔大学著名Nasrallah 实验室进行植物有性生殖的进化基因组学研究。

2007-2008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IBC研究所Browse实验室从事茉莉酮酸信号传导途径和基因调控网络的保守性和可塑性的研究。

2008年按特殊人才引进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生态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成就

研究领域

植物生殖隔离(杂交不亲和)的分子机制;植物激素茉莉酸(JAs)的生态功能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进化;种群内和种群间生物形态、代谢(油脂和精油)多样性的分子机制及其进化。

研究项目

1. 中国农业大学拔尖人才项目 "生态和进化基因组学"(2008.01-2020.12)

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生态和进化基因组学"(2009.01-2011.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茉莉酮酸整合雄蕊发育和授粉生态的分子机制及其进化(2009)

4. 教育部基础科研业务费团队培育项目: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调控(2009)

5. 农业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 玉米水稻氮素养分高效重要功能基因和调控元件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2010)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S位点蛋白基因家族的分子和功能进化(2011)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拟南芥属姐妹种间的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及进化(2013)

8. 科技部国家重大研究计划: 植物传粉与受精的分子调控网络(2013)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生长素和茉莉酸共受体的分子和功能进化(2015)

主要论文

1.Liu P, Mandaokar A, LiS , Browse J (2008) MYB21 is a key component in jasmonate signaling to coordinate late stamen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In preparation)

2.Liu P, Sherman-Broyles S, Nasrallah ME, and Nasrallah JB (2007) A cryptic modifier causing transient self-incompatibil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Current Biology 17: 734-740.

3.Liu P, Nasrallah ME, and Nasrallah JB (2007) Ectopic activation of S-locus receptor kinasepathwa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reveals overlaps between S-domain receptor and defens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in revision).

4.Nasrallah JB, Liu P, Sherman-Broyles S, Schmidt R, Nasrallah ME.(2007) Epigenetics Mechanisms for Breakdown of Self-Incompatibility in Inter-specific Hybrids. Genetics 175:1965-1973.

5.Sherman-Broyles, S, Boggs, N, Farkas, A, Liu, P, Vrebalov, J, Nasrallah, ME & Nasrallah, JB (2007).S-locus genes and the evolution of self-fertil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Plant Cell 19:94-106.

6.Nasrallah ME, Liu P, Sherman-Broyles S, Boggs NA, Nasrallah JB (2004). Natural variation in expression of self-incompatibil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selfing.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1(45):16070-16074.

7.Pua EC, Chandramouli S,Han P and Liu P (2003) Malate synthase gene expression during fruit ripening of Cavendish banana (Musa acuminata cv. Williams). J Exp Bot. 54(381):309-316.

8.Nasrallah ME*, Liu P, and Nasrallah JB (2002) Generation of self-incompatible Arabidopsis thaliana by transfer of two S locus genes from A. lyrata. Science 297: 247-249(* corresponding author)

9.Liu P, Goh C-J, Loh C-S, Pua E-C (2002)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metallothionein-like gene in Cavendish banana (Musa acuminata).Physiol. Plant. 114:241-250.rong

获得荣誉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