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捷 男,1955年1月生,辽宁省辽阳市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中国法医学会理事,中国法医学会物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在国际和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9篇,主编《法医学》、《法医物证学及其进展》,副主编《法医物证学》。获得教育部、辽宁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中文名

王保捷

出生日期

1955年1月

籍贯

辽宁省辽阳市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辽宁省辽阳市

毕业院校

中国医科大学

职业

学者

代表作品

法医学

简介

主要业绩:

首次成功地纯化人精液、唾液中的ABO血型物质和γ—SM蛋白,分别阐明了这三种物质的分子量、等电点、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

首次应用PAGIEF法研究动物的种属鉴别,建立了40种动物血痕的标准鉴别谱型,鉴定为国际水平成果。

首次获得了抗人精液ABO物质的单克隆抗体,在性犯罪的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成功地将TR—FIA法应用于人唾液中ABH、Lewis血型物质的检测,为法医物证学检查体液斑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首次明确报告了7种人体分泌液中的ABO血型物质的含量及比例,并证明了人唾液中H1物质的含量及H2物质检出与否可作为区分人类分泌状态的客观指标。

在国内首次开发了病理组织切片的ABO型鉴定技术。

应用基因亚克隆、DNA测序分析技术,首次证明了H缺乏分泌型(类孟买型),是FUT1位点两处单碱基突变(T460C和G1042A)所致。

应用DNA分子生物学技术,首次明确指出切FUT2位点的融合基因和Se3基因是真正的非分泌型基因,Se2是弱分泌型基因。

个人履历

王保捷教授

专家学者 王保捷,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1955年1月10日生,辽宁省辽阳市人。

1977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攻读临床医学专业。1982年获医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从事法医学专业。1987年与1992年分别获得医学硕士、医学博士学位。1991~2003年间6次赴日研修、交流与访问。

荣所获誉

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2次沈阳市科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及1次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04~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公共安全行业)评审专家。多次受聘为各类基金、重点学科、博士与硕士授予权评审专家。

社会兼职

中国法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法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法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物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医物证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法医学杂志》副主编;《法医学杂志》编委;《法律与医学杂志》编委;辽宁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辽宁省法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为“DNA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医学遗传学及人类遗传学意义”。先后主持各级科研项目8项,累积基金额度40余万。获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委、沈阳市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1项。国内外各级杂志发表论文近80篇,其中第一作者33篇,指导研究生论文21篇。已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9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8名。

主要研究业绩

1.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PAGIEF)法在动物种属鉴别中的应用

以血红蛋白为指标将PAGIEF法应用于动物种属鉴别研究,特别是动物血痕的检测。成功地建立了40种常见动物血痕的标准PAGIEF图谱,达到了除灵长类动物外,人与其他常见动物均可明确鉴别的能力,并成功的应用于法医学检验实践。本研究发表论文4篇,其中1篇被BA收录。

2.精浆血型物质和γ-Sm的纯化、性质分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从A型分泌型人精液中分离、纯化了具有A型活性的糖蛋白,阐明了分子量,等电点、蛋白含量、氨基酸组成。证明其具有器官特异性。同时免疫获得了单克隆抗体,并应用于法医学实践,纯化了人精液中γ-精浆蛋白(γ-Sm)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证明其可作为精液的定性指标。本研究发表论文3篇,其中1篇分别被CA、BA收录,1篇被BA收录。

3.人体液ABH、Lewis血型物质的定量与法医学意义

将TR-FIA法应用于检测人唾液中ABH、Lewis血型物质的含量,证明了该方法敏感、特异、重复性好;阐明了人唾液、汗液、泪液中ABH物质的分泌和含量;明确人唾液中H1和H2物质的含量;证明了H2物质的未检出是非分泌型的客观指标。本研究发表论文8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1篇被CA收录,1篇被BA收录。

4.类孟买型的DNA分子基础研究

应用血清学、基因亚克隆、DNA测序分析、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子表达产物的生化检测及免疫组化检测法证明了类孟买型是FUT1位点两处单碱基突变(T460C和G1042A)所致。基因重组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点突变可明显降低FUT1位点表达产物α2-FUT的活性,本研究发表论文3篇其中1篇被CA收录。

5.人类分泌状态基因座结构分析

应用PCR扩增、载体插入基因克隆、免疫组化及酶活性测定技术,证明了融合基因与se3基因是真正的非分泌基因,se2是弱分泌基因,建立了人类分泌状态基因检测方法。发现了3种新的属于错义突变的变异等位基因G868A、C664T、G760A,通过基因重组和表达分析,证明其为非分泌型基因。发现1种同义突变的变异等位基因A660G。本研究发表论文3篇。

6.Y染色体SNP、STR、VNTR基因座多态性与法医学意义研究

对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和日本群体的Y染色体M4、M9、M122等3个SNP,DYS19、DYS385、DYS390、DYS391、DYS392、DYS393等6个STR,DYF155S1等VNTP基因座和组成的单倍型的多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了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有意义的数据。并成功的应用于法医学鉴定工作。同时发现了2个具有民族特异性的VNTR重复序列。本研究发表论文9篇其中2篇被IM收录,1篇被BA收录。

7.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多态性的法医学意义研究

应用PCR及基因扫描技术对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和南非黑人群体的8个STR基因座及中国汉族2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调查,获得具有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重要意义的数据,阐明了FGA基因座等位基因嵌合现象。本研究发表论文5篇,其中1篇被BA收录。

8.人类精神状态的遗传相关性研究

以正常人、抑郁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通过对5-HT、DA等人类中枢神经递子的关键合成酶、代谢酶、受体、转运体的基因结构进行分析,正在进行中,已发现DA2受体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5-HT基因启动子和色氨酸羟化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抑郁症等有相关性。本研究已发表论文4篇。

教学工作

先后并正在承担6年制日文临床医学班《法医学》、5年制临床医学班《法医学》、5年制法医学专业《法医学导论》、《法医鉴定学、《法医物证学》、研究生《电泳技术》、大专临床检验班《血清学检验技术》等理论授课任务。

教材编写

1.主 编:《法医物证学及其进展》,成人教材,同济医科大学出版,1996年。

2.主 编:《法医学》,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3.副主编:《法医物证学》(第一版),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卫出版社,1998年。

4.主 编:《法医学》(第三版),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5.副主编:《法医物证学》(第二版),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卫出版社,2004年。

6.主 编:《法医学》(第四版),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7.参 编:《法医学概论》(第三版),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8.主 审:《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物证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