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与化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石油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截至2011年12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官网显示,《石油炼制与化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有26人。[2]

中文名

石油炼制与化工

出版周期

月刊

类别
语言

中文

主编

汪燮卿

创刊时间

1957年

外文名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国内刊号

11-3399/TQ

国际刊号

1005-2399

邮发代号

2-332

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编辑单位

《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编辑部地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18号

属性

中文核心期刊、CA、JST、Pж(AJ)、CSCD

历史沿革

1957年,《石油炼制》创刊。

1957-1960年,该刊以不定刊期发行。

1961-1973年,该刊因故停刊。

1974年,该刊复刊,并以双月刊发行。

1979年,该刊刊期变更为月刊。

1994年,该刊正式更名为《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人员编制

栏目方向

  • 报道内容

《石油炼制与化工》主要报道炼油、石油化工专业科技新成果及其应用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的新成果,交流企业技术革新改造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经验,介绍中国国外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 主要栏目

《石油炼制与化工》设有催化剂、加工工艺、基础研究、产品与添加剂、环保、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等栏目。

人员编制

截至2011年12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官网显示,该刊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有26人。

《石油炼制与化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员
山红红方向晨王兴敏王强
龙军华炜孙丽丽孙振光
达志坚齐洪祥张久顺李才英
李华杨勇刚汪燮卿宗保宁
段庆华洪定一凌逸群徐惠
展开表格

主要成果

收录情况

《石油炼制与化工》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Pж(AJ)文摘杂志(俄)(2014)、EI、API、《中国科技论文分析与统计》、《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收录,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3]

出版发行

2019年5月3日中国知网显示,《石油炼制与化工》共出版文献14246篇。

据2019年5月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石油炼制与化工》载文量为5080篇。[2]

影响因子

据2019年5月3日中国知网显示,《石油炼制与化工》总被下载1173222次、总被引40893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75、(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50。

据2019年5月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石油炼制与化工》被引量为26077次、下载量为182637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8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463名,在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动力工程类(139种)中排名第31名。

荣誉表彰

2009年,《石油炼制与化工》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石油炼制与化工》历年获奖情况表
奖项及等级获奖时间颁奖机构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年中宣部、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2年中宣部、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
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2001年中宣部、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
中国期刊奖1999年中宣部、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
展开表格

文化传统

征稿简则

1、征稿主要专业范围

(1)为符合中国车用燃料新标准和环保法规的清洁燃料的生产所开发和应用的新技术、催化剂、添加剂、技术措施、工艺流程改造及资源合理利用等。

(2)报道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如重质油深加工新技术、加氢裂化及加氢精制、新型催化重整、先进硫磺回收技术及相关催化剂的研发等。

(3)报道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尤其是介绍中国国内重点推广的技术文章。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的优化和技术改造的措施和对策的文章。

(5)反映高硫、高酸原油加工技术取得进展和突破的文章。

(6)清洁生产工艺和炼油厂环保技术。

2、投稿注意事项

(1)投稿请注明通讯联系人电话、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E-mail)、所在单位和部门及邮政编码。

(2)《石油炼制与化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文责自负。

(3)请勿一稿两投。如果相同的稿件已同时投到其它刊物,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4)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适当删改或摘录发表。如不同意删改,请投稿时予以说明。

(5)稿件应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层次清晰,逻辑性强。篇幅一般不得超过6000字(含图、表)。

(6)论文必须附上中文和英文摘要。一实验研究、技术改造、技术措施等技术报告类文章,一般应写200~300字报道性摘要。二综述、评论类文章,一般写约100字指示性摘要。

(7)投稿署名作者请明确排序并注明所属单位,不要多于4名,第5名以后的作者请在首页用页末注表示。

(8)文章定稿后,作者在清样校对时,请务必认真,并确认编辑部的修改意见。

(9)文中附表要精选,列出必要项目及有代表性数据即可,避免繁杂的大表。

(10)文中附图要简明示意,并有自明性。

(11)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

(12)外文字母请用印刷体书写,其大小写、上下角标务必清楚。

(13)英文缩写词,除常用的以外,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给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