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男,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主要从事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在加入微软研究院之前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副教授。曾经主持过多项自然科学基金、航天基金、博士后基金,并曾与日本、香港、韩国进行过多次合作。在国内和日本领导过三项商品化软件的研发。

中文名

周明

性别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

重庆大学

职位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

学位

博士

职称

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专业。

1988年和199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1年~1993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博士后研究员。

1993年起任副教授。

1995年和1996年访问过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担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1996年11月~1999年3月访问日本高电社公司,任第二研究室主任,主持中-日、日-中机器翻译项目。研制开发的商品化中-日、日-中机器翻译软件J-北京。

1998年和2000年开始在日本销售,是目前公认的世界领先的中-日和日-中机器翻译产品。

1999年4月~1999年8月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组负责人。

1999年9月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

主要成就

自从1986年以来,先后从事过中-英、英-中、中-日、日-中的机器翻译和中文自动校对软件的研究。所研制的中-英机器翻译系统在中国第一个通过国家技术鉴定。他所独立完成的中文分析器包括中文分词、词性标注、短语分析和依存分析,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实用化的中文分析器之一。曾三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中国软件著作权一项(唯一著作权人),发明专利两项。

是中国第一个中英翻译系统 CEMT-I(1989 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日本最著名的中日机器翻译产品 J-北京(1998年于日本高电社)的研制者。多年来,周明博士在顶级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了 100 多篇论文(其中包括 45 篇以上的 ACL 论文),拥有 40 余项国际发明专利,并多次获得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创新奖。他通过微软与中国及亚太地区的高校和学术团体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紧密合作,对推动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在区域内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999 年,周明博士从清华大学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任研究员,主要负责自然语言研究组。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微软输入法、英库词典(必应词典)、中英翻译、微软中国文化系列(微软对联、微软字谜、微软绝句)等重要产品和项目的研发,并对微软 Office、必应搜索、Windows 等产品中的自然语言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周明博士带领研究团队与微软产品部门合作开发了已拥有 4000 万用户的 “微软小冰” 和 Rinna(面向日本市场)等聊天机器人系统。[2]

获得荣誉

2021年12月,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1]

社会任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术语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并且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院校兼任博士导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