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现在喜欢紫砂的人士对紫砂原料特别感兴趣,但又因为种种局限性,对紫砂原料的理解有些偏颇。在此尽量将对底皂青及紫砂原料的配制,成型,烧成等工艺流程对紫砂成品颜色的影响粗略作些介绍;底皂青是配制紫砂泥的主要原料。在以前每家每户多有自己"密而不传"的方法。但在今天的科技面前,也就毫无所谓的"密而不传"了。纯粹的底皂青原矿因其中间夹杂着共生的青色"硅砂"俗称"鸡眼"这些青色的硅砂在烧成以后是呈白色或金黄色。所以我们在看真正的紫砂品中间可以看到"金砂显现"不管烧成以后颜色的深浅,里面都可以看见白色或黄色的小颗粒。现代窑炉基本上都是氧化焰,大多底皂青为原矿料在氧化气氛中,烧成温度较高约在1240度的高温,才能烧透(烧结),颜色呈紫红色或综合色。只要温度略底烧成颜色就回呈土红色偏黄。一个有经验的配泥师父他会在保证紫砂质感不变的前提下在原矿料中添加一些其它陶瓷原料来改变烧成温度和颜色。例如;底皂青中加入石黄,不但可以降低烧成温度,而且可以提高紫砂的质感与滋润度。因此我们看见的紫砂制品,同样是底皂青颜色深浅差别很大。

在成型过程中,一个好的师父,在泥性的把握,工具的运用对紫砂烧成以后的颜色也会有影响。同样一块泥"泥门"打的紧,明真透,烧制后的颜色就深,滋润度就高,反之烧成以后颜色淡而且干涩,没有滋润感。以前的老茶壶颜色往往呈猪肝色,是因为以前是龙窑烧制,龙窑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烧成以后窑要封"鳞眼洞"这样在窑炉里边就相对缺氧。烧成制品也就呈弱还原气氛。紫砂的着色离子主要是铁离子。在氧化气氛中铁离子呈红色,而在还原气氛中低价铁离子是呈灰色。还有一种烧成方法叫"焐灰"就是古人巧妙利用还原气氛,故意将制品严实套在密闭的窑钵中,烧成以后呈灰色。经过泡养颜色发青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