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洼村,位于平阴、东平、肥城三县交界处。春秋时此地为齐鲁交界处,现为泰安济南两市结合部,自古土地肥沃,粮丰草足,有“平阴第一粮仓”之美称。柳下惠所居的柳下,即今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展洼村一带,展洼现尚存明代隆庆年间“和圣柳下惠故里”碑。

中文名

展洼村

地理位置

平阴、东平、肥城三县交界处

人口

4946人

著名景点

和圣苑,和圣亭

所属地区

山东平阴孝直镇

行政类别

行政村

行政区类别

基本概况

展洼村现有人口4946人,总户数1069户,队组22个,耕地4597亩,全村共有党员98人,党小组4个,村支两委共6人。

展洼村主要经济作物以无籽西瓜种植及瓜套棉及其他经济作物规模在1000亩左右。

历史名人

柳下惠,姓展,名获,字季禽,春秋时期鲁国人,大智大慧者,因食邑柳下而得名。他是制作周礼周乐的周公的后裔,其父展无骇是鲁国的司空,是鲁国的一介贵族。柳下惠分析国政,谈论兵法,执掌刑狱,多谋善断,才能出众,死后谥号为惠,被世人称为柳下惠。据《论语》记载,孔子称之为“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在《孟子·万章下》称其为“圣之和者也”,“和圣”之称由此而来。另据《展氏族谱序》记载,“禽,圣人也,道承唐虞,学开孔孟。”

相关史料

柳下惠所居的柳下,即今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展洼村一带,展洼现尚存明代隆庆年间“和圣柳下惠故里”碑。柳下惠居此风水宝地,产生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反映了柳下惠的高尚品德,有的反映了他的大智大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柳下惠坐怀不乱。千百年来,“坐怀不乱”被人们作为评判人的品德的标准。他死后变作小白龙奉玉指去黑龙家大战黑龙的故事,在山东和东三省更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至今在平阴、肥城一带,每年六月份,东北方向乌云翻滚,暴雨倾盆时,人们就说这是柳下惠所化小白龙回来探亲。

平阴县孝直镇展洼村历史上曾隶属于肥城县,清光绪年间划归平阴至今。据清乾隆《重修肥城县志》、嘉庆《肥城县新志》及光绪《重修肥城县志》记载,该县展家洼有“和圣祠”。《展氏族谱·家祠志》记载:“明学道贺万祚题为和圣故里。肥邑邑侯王维精书丹立石。”目前,展洼村为展姓聚居村落,存有乾隆年间、光绪十一年(188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以及民国五年、1954年所修五部《展氏族谱》。民国五年《展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复自青州益都县卜里迁于平肥东三界间。”

至今以展洼村为中心点,展氏已辐射周围几十个村。当年鲁国灭亡后展氏宗族避难逃离鲁国。经过漫长的时期,到明洪武年间,天下太平盛世,展有才(柳下惠六十八代孙)认祖归根复迁回展洼。据展洼一带的人们说,展洼村一带即是柳邑,因为这里汇河以西,有一连串的五个柳沟村。这些村庄分布在平阴县南部孝直、孔村两个乡镇的汇河两岸。自古至今,此地一直有植柳的习惯,“柳”是“柳下”字意的沿袭。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通石碑最早是自己1976年带人从已经废弃的“和圣祠”旧址拉到旁边一个小桥上当成了桥板。2008年9月20日自己又带人费了很多气力从小桥上卸下来,拉到了家中暂时保管。由于石碑太沉,又被踩踏了几十年,已经裂为三块,但没有缺少,很完整。而且幸亏当时作为桥板时碑面朝下,没有磨损字迹。石碑就平放在展昭臣家的院子里,高约2米,宽0.8米,中间竖排的几个大字是“和圣柳下惠故里”,右侧上方字迹为“钦差提督学政山东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贺万祚”,左侧小字为“文林郎知费城县事关西王惟精立明隆庆陆年奉祀生员展芳名展尔仝修长清县生员王道元书丹镌字匠程起元”。展昭臣还说,在村里还有两通石碑也和“和圣祠”有关。说着,他带着记者一行来到村子中央,在路边倒卧着一通石碑,大小和上面那通差不多,上面的字迹为“重修和圣祠堂”,为“乾隆二十五年立”,碑帽上刻有精美的云纹,中间有“皇清”两个字。在这通石碑斜对面一个院子的最里面,同样倒卧着一通石碑,上面的内容是“重修始祖和圣祠堂碑记”,落款为“大清咸丰留念岁次丙辰阳日六十九代孙展瑞麟”。《碑记》的字迹有些漫漶,有的已经认不出来,大意是重修祠堂的经过。据介绍,这通石碑也是2008年拉到这里的,祠堂的旧址就离这里不远。展昭臣又带记者来到祠堂旧址,这里还残留着一座土坯房子的残垣断壁。展昭臣对记者说,祠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拆除了,后来上面盖了住房,被废弃了。镇和村里想重新修建“和圣祠”,并扩大面积,扩充文化内容,将其整体建成一座“和圣公园”。

除这通石碑,村里还藏有《展氏族谱》。是一套1954年影印版的线装本,第一册为总谱,第二册前面有柳下惠绣像,上面标明为“和圣祠孥神像图”。正文第一页第一行写着:“始祖和圣讳获字季禽,鲁公族上大夫食邑柳下谥曰惠,生于故县长于堰头葬于故赵村”。孝直镇文化站站长何鹰对这套《展氏族谱》非常有研究,他告诉记者,这套族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柳下惠原名叫展获,字季或者禽,因食邑柳下、谥号为惠,被后世人称为柳下惠。除了这套1954年影印版,村里还藏有清乾隆时期的一册手抄本,以及清光绪十一年(1885)和光绪十八年(1892)和民国五年(1916)所修的三部《展氏族谱》,这几部族谱都拿到外面去修整和进行续谱了,没在村里。他就此强调,通过这几部族谱和“和圣柳下惠故里”石碑,可以充分证明展洼村就是柳下惠故里。

展洼村是一个大自然村,后来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就被分为了前洼村、中洼村和后洼村3个自然村。这几个村子的村民大都姓展,而且以此为中心,周围多个县的10多个村中都有姓展的村民,人口达15000多人。而这些姓展的村民都是展获也就是柳下惠的后代。

地理环境

柳下惠是早期鲁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地理环境看,当年平阴南部先属鲁国,是鲁国的西北边陲,后属齐国管辖。展洼村北不足五公里的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古时称都君庄),与平阴县柳滩村相邻,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左丘明的故居。西北方向10公里处,平阴县孔村镇有古杏坛村和古紫盖山(今孔子山),山上有孔子教书堂和孔庙古迹。由此可见此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地位。柳下惠的历史故事能够在当地广为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