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对有机化合物的这一项研究是从酒石酸旋光异构现象的发现开始的。所谓酒石酸,是指存在于葡萄中的酒石在酿造过程中沉淀出之后经盐酸酸化得到的物质。发现酒石酸的旋光性是法国化学家巴斯德。1848年,他研究了19世纪酒石酸盐的结晶,他发现这些晶体都表现了半个晶面,并且每种酒石酸盐的半个晶体面都出现在同一个方向。经过分析之后,巴斯德推测酒石酸盐的半面晶状可能和它的旋光性有关,因为如果这一现象与旋光性无关的话,其晶态应该是对称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巴斯德又进一步研究了酒石酸铵钠和葡萄酸铵钠,发现不仅酒石酸盐晶体具有半个晶面,而且葡萄酸盐也有半个晶面。又经过仔细分析,发现酒石酸盐的半个晶面全部向右,而葡萄酸盐的半个晶面全部向左,在旋光仪上则分别表现为右旋和左旋。在这上面的实验中,巴斯德将一个不旋光的物质析解成了两个旋光的部分,再将这两个组分沉淀为铅盐,用硫酸酸化之后,就得到一个与天然右旋的酒石酸相同的酸,另一个却是左旋的酒石酸。如果将等量的两种酒石酸混合,就得到了不旋光的葡萄酸。
乳酸的旋光性
巴斯德推测,右旋酒石酸的原子是组合在一个右向的螺旋上,或者是一个不规则的四面体顶点上,或是它们具有一些其他的非对称组合。与巴斯德研究酒石酸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乳酸的旋光性。乳酸是从酸牛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有机酸,是一种乳糖经细菌发酵生成的一种产物,又称为发酵乳酸。之后,人们又从肌肉的水提取液中得到一种酸性化合物,经过分析其化学组成与乳酸相同,称为肌肉乳酸。但是经过研究之后,人们发现肌肉乳酸具有右旋光性,而发酵乳酸是不旋光的。从1863年起,德国人威利森努斯对乳酸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到1873年利用合成和降解的方法,终于得到了确切的证据证明了发酵乳酸和肌肉乳酸具有相同的结构。最后,他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如果分子在结构上等同性质却有所不同,这一事实是由于原子在空间上有不同的排列造成的。
碳的四面体构型学说
在酒石酸和乳酸等有机物的旋光异构性研究的基础上,范霍夫于1874年提出了碳的四面体构型学说。范霍夫指出,如果假设组成分子的原子是处于同一平面的,则碳原子的四个从指向四个不同的方向,它们将彼此间相互垂直。依据这个假设,来看甲烷衍生物的异构体,如对于C来说则有三个,这个数目比实际已知的要多。如果假定碳原子的四个价分别指向四面体的顶点,碳原子居于四面体中心,C的异构体数目就减少为两个,与事实相符。这样,范霍夫得出了结论,当碳原子的四个价键被四个不同的基团饱和时,所得到的四面体只可能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镜像,不可能重合,故而在空间有两个异构体。
结构的张力学说
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尔又提出了结构的张力学说,认为在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位于正面体中心,四个价键指向四个顶点,各价键形成了109°28′的角度。如果这个角度偏离了则会产生张力,偏离的多少决定着张力大小。由此分析可知,各种碳环中丙烷的偏离度最大,张力亦最大,因此化学性质最活泼;环戊烷中键角偏离最小,其张力最小,最稳定。但是,从环已烷开始,按理论应该又有张力出现,然而事实是环已烷的性质更为稳定。可见,张力学说只能适用于三元环及四元环和五元环的有机化合物。
结构的无张力环
在张力学说之后,萨赫斯又于1890年提出了结构的无张力环的概念。他说,在环已烷中,如果成环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就可以保持正常键角,形成了无张力环。这种无张力环形成之后,有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对称的椅型,另一种是不对称的船型。这一概念在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实验条件不好,用物理方法尚不能测出环已烷确实的立体形象,所以并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直到1918年,德国人莫尔根据X衍射法得出了金刚石的立体形象,验证了无张力环学说,这一概念才被人们逐渐接受了下来。
环已烷的结构
挪威人哈塞尔在1943年用电子衍射的方法研究了环已烷的结构,发现环已烷的各个键角都非常接近109°28′,又一次从实验上证实了无张力学说。1950年,英国化学家巴顿在哈塞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使构象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甾族化合物的构象,并明确地将构象分析引入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在今天仍然不断地发展,对于有机化合物,揭示了其内在规律,解释了诸多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异构体、立体构型与生物效应
由于有机物空间构象复杂,其不同的异构体对生物活性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对一些药物及污染物的监测与生物效应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典型的例子是六六六,有七种同分异构体:常用的有α、β、γ和δ等,其中γ和δ-六六六具有急性毒性强的特征,而β-六六六则急性毒性不强,但慢性毒性作用则较大;α、γ-六六六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而β、δ-六六六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见,同样的有机物,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构象,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效应将可能存在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分子对称的>不对称的。